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生物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137 古生物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董曼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100) 摘 要:由于传统的古生物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我们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 发,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解决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时差问题,使学生在 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巩固了学生的综合地质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野外地质实践 能力。 关键词:古生物 实验教学 多元化 地质 实践 一、引言 古生物学作为地质学主要分支之一,以化石为研究对象,研究保存在各地质时期岩层中的 生物遗体及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地质记录。古生物学这门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作为我 校资源勘查工程、 地质学、 地球化学专业的必修课, 是地质类专业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尤其是古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质知识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1. 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平常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部分在校的大学生并不是以第一 志愿就读于本专业,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本来就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还有部分学生抱着考 上大学就万事大吉的态度,本身就对学习缺乏主动性,那么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可能 学着学着,兴趣就越来越少。再加上传统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多,采用的是满堂灌,学生可能 都没明白地质是什么,学地质有什么用,古生物又是什么,就开始讲解各种古生物的结构、特 征,而这些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进一步削弱。 2.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时差问题 传统教学中,我们是在课堂上先讲授古生物理论部分,详细讲解每一个古生物门类的主要 特征及其结构,主要采用幻灯片结合部分模型的教学手段,上完一个门类后,再安排实验教学 内容。由于要考虑学生们的课表安排,实验室的安排等问题,这个中间就存在了时差,通常每 一个门类的古生物实验安排在该门类理论课之后 4 天甚至更久。 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18) 138 于是,在随后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极大一部分学生早已遗忘理论教学中讲授各种结构和 构造特征,只有少数学生能记得部分结构和构造特征。而古生物的结构、构造特征本来属于比 较抽象的概念,尽管在课堂上我们准备了部分标本或者模型,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 时间好好观察,仅通过课堂有限的时间,记忆抽象的结构是完全不足够的。所以传统教学模式 里,理论和实验教学存在的时差问题就变得更加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在实验课的教学中, 又得重新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回顾理论课的知识点, 这样就使得学生们仔细观察标本的时间大大削减了,实验教学的效率也显得非常低。 3. 学习与实践的时差问题 通过古生物实验教学, 尤其是实体标本的观察, 学生基本掌握了各门类古生物的主要特征, 能区分主要的化石种属。而作为古生物实验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 辨认各门类的主要化石。这个目的看似是在现阶段完成了,但是我们的很多学生在掌握这些知 识点后,至少半年甚至一年以后才有实践的机会,去野外实地考察,采集化石,观察标本,到 那时,学生们对古生物实验的内容又能记起多少呢? 而野外考察采集到的标本和实验室的标本毕竟还是有区别,破碎不完整,特征不明显,都 为鉴定带来很多困难。这也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和实践存在时差问题。 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讨 1. 走出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校园,不仅要重视教学结果,还应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 力的培养。 而作为老师, 不仅要教授学生们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有了兴趣,同学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那么这种有兴趣的学习就是主动 的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学生们对古生物的兴趣从何而来?对实验课的兴趣又从何而来呢?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我们的教学局限在教室里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灌输,那如果走 出教室呢?应该去哪儿?去化石陈列馆、去古生物博物馆、去化石产地,我们可以在教授理论 课之前, 先带同学们去看下古生物标本, 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 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古生物化石, 然后使他们带着问题,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再来学习,这样的效果可能 会更好。 2.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古生物实验教学中,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的教学存在时差问题,导致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 中很大程度已遗忘理论课的知识点。 如何解决这个时差问题呢?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实验课相 对理论课的滞后引起的,那我们就消除这个滞后,是不是可以把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在一起上? 教室里肯定做不到,哪里做得到?实验室可以,所以我们可以让教学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里不仅有多媒体,还有模型和古生物标本,这是教室所没有的。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直接把课堂带入实验室,在这里我们把同学们分成多组,每组 的实验台上都事先摆放好古生物标本,这样我们在讲授古生物课时,讲到一个门类的古生物, 古生物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139 不仅可以通过幻灯片来讲解,还可以借助模型,因为模型更加立体,能更加直观地给同学们展 示各种古生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讲解的同时,同学们可以边听边看模型和标本,实时观察, 实时提问。 多媒体、模型、古生物标本三者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的时差问题,使其实现无缝对接,让实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增强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3. 实践中得到强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同学们在教室里上理论课, 然后去实验室观察下标本, 完成实验报告, 再考试,这门课就结束了。至少要再隔半年甚至一年,才可能有机会去野外实地考察,采集化 石,观察标本。而实地考察时,同学们会发现野外的情况和实验室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野外的 化石更加破碎,不像实验室的标本完整,特征显著,且很多知识点或许都已遗忘。 古生物实验教学主要是为古生物学这门课服务的, 对于学生们来说不仅要掌握古生物个门 类的主要特征,还要初步具备鉴别古生物化石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 够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上完实验课后,直接走进野外,现场实地勘察,寻找化石标 本,并将其带回实验室仔细观察、描述、鉴定种属。也就是在实验室里完成教学后,将所学的 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中,不仅最大程度的缩小的学习和实践的距离,同时也解决了理论和实践 的时差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野外实践的能力,理论知识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传统的古生物实验教学过于单一,所以新时期的古生物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而多元化教 学模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首先带领学生参观古生物陈列室、博物馆、实验室,充分调动 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将课堂直接引入实验室,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 掌握各个古生物门类化石结构特征,课程结束后,再带学生直接去野外考察,采集标本,回到 实验室再仔细观察、鉴别种属。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由背动变为主动,也解 决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时差问题,且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强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野 外地质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地质学科建设输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传桃.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概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1-27. 2 杜远生,童金南.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1-13. 3 蒋玺. 地质实习课程的建设与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土壤理化分析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水溶肥料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血液用水试题及答案
- 沟渠改移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警示标志使用试卷及答案
- 2025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家畜解剖基础实验报告蛙解剖和牛解剖没有套用实验模版-可搜索
- 2025年管工等级试题及答案
- 工程原材料送检方案(3篇)
- 工程应急小组方案(3篇)
- DG-TJ08-2062-2025 住宅工程套内质量验收标准
- 单位交纳公积金协议书
- 收割芦苇施工方案
- 《激光切割机操作》课件
- 仪表安全培训课件
- 吊篮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电机与变压器》全套教学课件
- 电能质量技术 绪论、第1章 电能质量概述
- 江苏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住房补贴政策
-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各章作业习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小麦加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