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零丁洋1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在教学中要强调反复阅读,领会诗人当时的处境。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过零丁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活动2【活动】过零丁洋 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二)指导学生朗读。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2、全班齐读。活动3【讲授】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干戈寥落四周星。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活动4【练习】过零丁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但要死的其所,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答: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再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活动5【作业】过零丁洋 背诵这首诗;写出你知道得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诗。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3、学习作者不畏惧挫折的坚强性格。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古诗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心得,而这篇古诗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理解,因此可以采用自主研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文本、作家、老师及同学交流。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3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二、创作背景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杂诗诞生了。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他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比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三、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2.教师泛读3.划分节奏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四、诗意 1.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主要意思2.汇报交流A.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广大无边。离:离开京城、朝廷。白日:太阳(白日依山尽。)B.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鸣鞭。即:走向。C.落花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D.化作春泥更护花:花:暗指朝廷、国家3、总结诗意v满怀无限离别愁绪,在黄昏 时告别京城;v挥鞭策马,离京东去,从此辞官回到远在天涯的家乡。v落花并不是没有情感的东西;v它融入春泥后,会更好地护育新花。五、全诗解析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六、古诗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七、名句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理解:诗人将自己辞别京都比作落花辞别枝头。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还要去哺育未来的花朵。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身世,虽然仕途受挫,但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中,进行新的奋斗。八、考点概括 1.易错字总结:已 吟 鞭 作2.句意理解:一二句:通过写景表现诗人辞官南归的愁苦心情,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离去时的决绝。三四句:抒情。以落红自比,表明自己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主旨: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限愁思,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至死不渝的执着态度。九、小结本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黯淡的前途迫使他挥鞭远离京师。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远赴天涯,但不甘退伏,憧憬未来,有机会还要为国效力的决心,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活动3【活动】学生的活动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2、自主学习: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3、做笔记4、比赛背诵,做练习。活动4【练习】巩固 v1、表现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极度痛苦的诗句是,。v2、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2、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3、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会借景抒情感怀,提高写作能力。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二、重点 难点1、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同时有效地积累诗词曲知识。2、了解文章创作背景,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山坡羊潼关怀古 四、教学步骤: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在慷慨悲愤的音乐声中,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引出叹世、怀古这一散曲流行的题材,进而导出新课山坡羊潼关怀古。课前热身(1)、自由读课文(使学生排除朗读疑难,为理解文意作铺垫。)(2)、正音峦(lun)踌(chu)蹰(ch)阙(qu)兴(xng)(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4)、听录音范读课文。再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朗读时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2、整体感知、联合施教(1)、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让学生自主品读和翻译课文,并随机抽查提问。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遥望古都长安城,思绪万千,心绪纷乱。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在总体解构课文,排出疑难问题后,学生登台分析讲解课文,老师退居台下听课。事后再由师生协同总结,补充其不足之处。(意图: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新课改的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结合后两句来理解)明确:学生在分析讲解过程中首先,抓住关键字:聚、怒、望、行、兴、亡;其次,分析意境,引领大家领悟课文情感;最后,深化主旨发表自己观点,总结文意。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怒”:一方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奔流的险隘之处。也由此引发下文的感慨。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第四、五句,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感慨横生,激愤难平的样子。第六、七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点出了无限伤感的原因。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秦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全曲之眼。“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正因为这两句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3)、总结并拓展深化积累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销售代表面试宝典及实战模拟题集
- 2025年招聘面试全攻略模拟题详解及面试技巧
- 电仪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员初级面试宝典与答案解析
- 毕业设计-垫片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
- 买矿泉水 教学课件
- 五十米跑教学课件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训练题(含答案)
- 附件2-光明新区锂电池企业安全检查表
- 生鲜品类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工业厂房监理规划范本
- 墩柱专项施工完整方案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PPT
- 花卉学 二年生花卉
- 《矿业权评估指南》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管道工程隐蔽验收记录表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 微课(比喻句)讲课教案课件
- 辽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2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