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论项羽背关怀楚问题_第1页
【课外阅读】论项羽背关怀楚问题_第2页
【课外阅读】论项羽背关怀楚问题_第3页
【课外阅读】论项羽背关怀楚问题_第4页
【课外阅读】论项羽背关怀楚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论项羽背关怀楚问题“背关怀楚”一词,出自司马迁项羽本纪赞的一段话:“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本文拟就“背关怀楚”一词的含义,内容及其实质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一、背关怀楚的含义背关,指违反楚怀王与诸将所商定的让刘邦做关中王的约定。唐朝人颜师古说:“背关,背约不王高祖于关中。”师古又说:“约,要也,谓言契也。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有关此约的表述如下: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等等。以上内容不尽相同。首先,主约者不同。有的说是楚怀王;有的说是刘邦,后者显然是错的。刘邦既然承认是楚怀王派遣他择机从西线入关,后来又说是自己与诸侯约定,如此自相矛盾的说法,明显是别有用心的。其次,封关中王的条件不同。有的说是入定关中者;有的说是先入关者;有的说是先破秦入咸阳者。由此可见,背关的“关”字的含义,应当包含三层意思:一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和武关(今陕西商南南);二指关中;三指关中王。怀楚,颜师古说:“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指思归楚地,即项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建立理想中的西楚王国,最终选择离开关中,东归故里;同时也反映旧贵族后代子孙光宗耀祖的虚荣心态;体现些许对故乡父老的思念之情怀。背关指的是项羽反对刘邦做关中王;怀楚指的是项羽最终选择离开关中,等于主动把关中拱手让给刘邦。如此看似自相矛盾的举动,居然同时发生在项羽身上,似乎让人费解。二、约定的提出和争夺入关约定的提出是楚怀王重要的战略决策。关中地势险要,是秦王朝都城咸阳的战略要地。想要闯关灭秦绝非易事。陈胜起义军曾两次进军关中。早在陈胜自立为王不久,曾令周文带领数十万起义军攻入函谷关,直逼咸阳,被少府章邯打败。之后,陈王又令宋留准备入武关,攻咸阳。旋即遇陈王不幸被害,宋留以军降秦,被车裂而死。说明当时秦朝军力仍较强,入关灭秦的时机尚不成熟。陈胜死后,各地反秦力量处于重新整合阶段。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在居鄛(今安徽安庆市北)人范增的建议下,项梁拥立楚怀王之孙叫心的为楚怀王。在巨鹿之战前夜,楚怀王一方面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起义军北上救赵;另方面单独派遣刘邦率起义军由西线攻秦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时由章邯所纠集的秦朝军队主力准备渡过漳水攻打赵国,西线秦军相对薄弱。因此,楚怀王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楚怀王的入关约定不仅是适时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诱惑力。当时,在秦朝军队的压力下,多数将领大都觉得入关无利可图。唯有项羽心潮起伏,不能自持,竭力要求和刘邦共同入关攻秦。史载“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事实上,项羽的心思在于不能让对手刘邦建立奇功,因为这对自己的宏伟目标极为不利。然而,项羽的要求却遭到诸将的反对:“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殘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在诸将抑项举刘的声浪中,楚怀王经过权衡利弊,果断采纳诸将的意见,单独派遣刘邦率军西进。这个决定应当说也是正确的。但是,却埋下日后项羽加害楚怀王的伏笔,此是后话。三、巨鹿之战加速项羽反对刘邦做关中王的进程巨鹿之战是项羽政治生涯的转折点。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一月,当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击秦时,项羽以宋义贻误战机为由,以楚怀王的名义私自斩杀宋义。十二月,项羽亲率义军救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经过九次激烈战斗,大获全胜,解了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之围。项羽由此大大滋长骄横霸道的作风。他俨然以君王自居,再也不把楚怀王放在眼里,使日后反对刘邦做关中王日益白热化。与此同时,由于项羽在北线牵制秦军主力,刘邦得以从西线较顺利进军咸阳,途中几乎没有遭遇大战。秦二世三年三月,刘邦率义军从砀郡(今河南商丘市南)出发,三月,攻开封(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南攻颍川(今河南禹县北),七月,经由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丹水(今河南淅川县西)等地,所过秦军皆降。“八月,沛公攻武关,入秦。秦相赵高恐,乃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不许。”九月,刘邦引兵绕过峣关(今陕西兰田东南),大破秦军于兰田(今陕西兰田西南)。十月,刘邦率军至霸上(今陕西兰田西南),秦王子婴投降,于是义军从容西入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秦王朝的覆灭,刘邦顺利攻占咸阳,使刘邦、项羽之间的斗争迅速升温。当时项羽拥兵四十万,驻扎在陕西新丰鸿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刘邦拥兵十万,驻扎在霸上。项、刘兵力的这般悬殊,使得刘邦在入关后,不敢公然举起“关约”的大旗自称关中王,而让项伯(项羽的季父)给项羽带话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之后,刘邦并亲至鸿门向项羽解释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从而上演了一场闻名古今、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席间,项羽的谋士范增想借机谋杀刘邦无成,而刘邦的谋士张良伺机让参乘樊哙进来解围。在这过程中,樊哙顺势说:“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番话意为倘若项羽撕毁约定,必然重蹈亡秦的覆辙,自取灭亡。其中抓住问题的要害,指出后果将不堪设想,有力地给项羽当头一棒。当时项羽没有思想准备,居然无言以对。刘邦乘机撤离现场,总算逃过一劫。“鸿门宴”使项羽和刘邦的关系彻底破裂。紧接着,项羽率义军进入咸阳,随之对楚怀王的态度也发生变化。一方面,项羽完全否定楚怀王当初与诸将约定的权威性。他说:“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另方面,自立为西楚霸王,公开撕毁约定,反对刘邦封关中王,改立刘邦为汉王。此时,项羽虽然在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暗地里却指使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派人把义帝淹死在长沙郡郴县(今湖南郴州市)耒水中。如此残忍地杀害楚怀王,除了显示西楚霸王的威权外,似乎还包含对当初楚怀王不肯让他入关灭秦的报复。四、应当怎样看待项羽背关的举动一般来说,诚信是履行约定的根本保证,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孔子就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敬事而信。”东汉包咸注说:“为国者举事必敬慎。与民必诚信。”孔子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西汉孔安国注说:“言人而无信,其余终无可。”唐朝孔颖达注说:“人有五常,仁义礼智,皆须信以成之,若人而无信,其余四德,终无可行。”是说,给国家办事的官员,应该恭敬谨慎,并且对老百姓必须讲诚信。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就不可能办好事情。可见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从政的官员,要想办好一件事情,履行某种承诺,离开诚信原则是万万不行的。在阶级社会里,各个国家之间,抑或一个国家内部各个阶级、民族、集团之间,为了各自的经济、政治利益共同达成某种妥协,做成某种交易,在一定时期内双方制定某些条款以共同遵守,其中最关键的是双方必须贯彻诚信原则,否则这个条约将不可能维持。在秦末汉初的特定历史时期,项羽、刘邦及各路反秦势力为了推翻秦王朝,共同拥戴楚怀王作为他们的主约者,提出进关的约定,以期尽速瓦解秦朝统治。根据原来约定的内容,无疑应当封刘邦为关中王,从而体现诚信原则。由于项羽违背约定,所以在楚汉之争相持未决之时,刘邦竟然理直气壮地揭露项羽十大罪状,其中两条就牵涉到项羽背关的内容:“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刘邦所揭露的内容毋庸置疑都是切中项羽要害,就是违反诚信原则。说明背关的实质是违约,而违约的要害是失信。然而,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某些特殊的背景下,比如有时为了既得利益,尤其在关乎国家的命运、某些政治集团或者个人的私利所驱动时,往往会不顾一切地迅速作出反映,轻而易举地撕毁盟约,背离诚信的道德原则。当项羽刚刚经历一场血与火的生死较量的巨鹿大战后,得知他的政治对手刘邦居然顺利地率先入关,想起当初楚怀王拒绝他的入关要求时,顿时怒火中烧,加上他固有的狂热暴躁的性格,断然背关毁约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当时条件下,要求他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刘邦入关后应得的封赏,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司马迁说“难矣”是有道理的。正因为项羽缺乏诚信,失去民心,终于招致最后的失败。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特定条件下,尤其需要讲求、提倡诚信的道德观念。前不久湖北武汉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诚信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两个普通的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哥哥孙水林在年关回家过年的途中,意外惨遭车祸身亡。弟弟孙东林强忍悲痛,首先想到的是完成哥哥的遗愿,把拖欠农民兄弟的钱款如数还给他们。这件感人肺腑的事例,一时间轰动了武汉的家乡父老,震撼了全国,这就是诚信的力量。我们要为中国有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并以实际行动向孙家兄弟学习,让诚信的鲜花开遍祖国大地,并不断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五、怀楚是项羽“王者归来”思想的本能反映当项羽在鸿门放走刘邦之后,紧接着便迫不及待地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粗暴地洗劫秦都咸阳,是他旧贵族复仇心态的本能反映,也是他选择离开关中的自然流露。他“心怀思欲东归”,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恢复楚国祖业,建立他理想中的西楚王国。汉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这样的政治抱负,项羽早已有之。在他翩翩少年之时,胸怀大志,要“学万人敌”。到了风华正茂的年青时代,“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巨鹿之战是他卓越军事才能最集中的成功检验;同时,也无限放大他实现政治理想的决心和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遇到不同的政见,必然不加思索地加以拒绝。尤其在生死攸关、军事胜败的关键时刻,表现尤为固执。也因为如此,最后在统一与分裂;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在关中建都抑或在彭城建都等大是大非面前,他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判断必然是错误的。相比之下,刘邦就略胜一筹。他吸取亡秦的历史教训,在西入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深得关中百姓拥护。事实说明,个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不能违背国家和人民大众的整体利益,必须顺应历史的潮流,否则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必定会碰得头破血流,身败名裂,这就是项羽的悲剧所在。六、怀楚反映项羽对故乡父老的眷恋之情如上所说,项羽强烈的怀楚意识,无疑在政治上犯了战略性的错误,给刘邦最后夺得反秦的胜利果实帮了大忙。不过,项羽作为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在性格、思想、情感方面具有极端的两面性,既有粗暴、残忍、狂妄自大的一面;也有细腻、柔情、谦逊的一面。如项羽在大搞分封时,曾处心积虑地三分关中,并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用以牵制刘邦;在楚汉之争相持未决之时,“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羽曾表示“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又有一次,项羽引兵攻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曾遭到顽强抵抗,数日后外黄官兵投降。项羽一怒之下,欲坑杀十五岁以上男子。此时,外黄县令的舍人有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儿子自告奋勇向项羽建议说:“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居然采纳少年的话,等等。尤其在项羽最后兵败垓下,欲东渡乌江的生死关头,他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些说明在项羽的思想深处,仍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项羽人性化的一面,反映他对江东父老的眷恋的情怀。子女对故乡的热爱,对故乡亲人的热爱、眷恋、思念之情怀;反之,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惦念之骨肉亲情,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关于父母与孝子之间互相思念的生动记载。如诗经说:“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巳。”西汉毛公【传】注:“山无草木曰岵。”东汉郑玄注:“孝子行役,思其父之戒,乃登彼岵山以遥瞻望其父所在之处。”唐朝孔颖达注:“孝子在役之时,以亲戚离散而思念之言。.我本欲行之时,而父教戒我曰:嗟!汝我子也,汝从军行役在道之时,当早起夜寐,无得巳止。”说明其出发点是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惦念;子女对父母的思念。由此延伸到对妻儿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