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历史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历史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历史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历史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历史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历史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观察下列四幅战争形势图,请回答以上四场战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图图图图B图图图图C图图图图D图图图图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杂交育种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和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大多整理记载在下列哪一部著作中?ABCD3 .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相同点是A发生在南方B曹操获得胜利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D以少胜多的战役4 . (2016江苏扬州23)“扬州八怪”之一,喜欢画兰竹,擅长书法,自称“六分半书”,这个人是( )A张若虚B郑板桥C史可法D崔致远5 . 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百家争鸣B秦始皇巩固统一C汉武帝大一统D北魏孝文帝改革6 . 下列事件中,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的是( )A商王盘庚迁都到殷B周平王迁都洛邑C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7 .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种历史现象的结果?A民族融合B长期分裂C民族矛盾激化D连年战争8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9 . 北魏一朝自孝文帝以后,皇帝逝世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和“孝明帝”。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学习汉语C该穿汉服,与汉人通婚D学习汉族风俗文化,以孝治国10 . 在期末复习阶段,老师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诸子百家的出现与思想的争鸣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的交融11 . 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它描写的这惨景发生在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三国D西汉12 .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是(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13 . 下列我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哪组的两项不属于同一领域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C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D缀术和天工开物14 . 对比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江南土地面积增加B江南经济得到发展C江南人口大量增加D江南一直比较富庶15 . 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 )A回族B匈奴C蒙古D女真16 . 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东晋西晋西汉南朝ABCD17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列选项中对该首词所反映的战争描述正确的是A曹操和袁绍在赤壁展开激战B为首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C曹操大败孙刘联军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 . 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A西晋建立B魏灭蜀C西晋灭吴D西晋灭亡19 .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A投鞭断流B草木皆兵C破釜沉舟D风声鹤唳20 . 如下表所示,这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步六孤陆独孤刘A改官制B禁胡服C通婚姻D改姓氏二、综合题21 . (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22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1)材料一中和处政权分别是、。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如下图)(2)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徙的意义。材料三 北魏政治“知识结构图”(3)材料三中所示改革的推行者是谁?其改革措施的显著特征是什么?23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其中魏的建立者是;都城在。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摇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美畴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图片,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表。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4.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材料二公元495年,他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与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族服装。他还自己带头穿戴汉人服饰。他下令官员上朝时改说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他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为元氏,为全国首姓,门第最高;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如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他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自己带头将汉族大地主之女,纳入后宫,又为他的几个弟弟娶中原汉族女子为妻同时,还将北魏公主下嫁汉族地主。(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什么变法的内容?发生在哪一诸侯国?(2)根据材料二,指出“他”是谁?指出他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变法的重要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5 . 千年大计,需要大智慧,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千年大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千年制度: 推翻商朝之后,实行 ,这个制度直到一千多年后的汉武帝时 期才正式宣告完结。 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 隋炀帝时, 正式诞生,这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2)千年文化: 编撰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编史 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3)千年工程: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下令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形成了“ ”,明朝 曾对它进行了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在秦朝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它一直发挥着 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