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有感-金永涨.doc_第1页
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有感-金永涨.doc_第2页
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有感-金永涨.doc_第3页
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有感-金永涨.doc_第4页
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有感-金永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之越深,慨之越切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有感永嘉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金永涨吴非(原名王栋生)老师可能是由于担任高中语文教师的缘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性来撰写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性论著,看他的不跪着教书一书,里面的内容更像是感慨式、哀叹式、劝勉式、批判式等五味杂陈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杂文集,因而显得错落、零碎,不够系统,不够大气,不够深远。不过还好,里面的文章都是吴老师出于真情实感的最真挚的写作,因此许多篇章都能切中时弊,令人感动,使人警醒。吴老师成长于最动荡、最黑暗的六七十年代,切身感受到了缺乏人文教养的所谓“教育”给一代人造成的巨大危害,兼之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对当今功利主义挂帅、极度缺乏人文思想的语文教学,尤其感慨,尤其痛心。他认为,现在的所谓教育,其实是非自由、不健全、非真爱、唯功利、非人文、无素养的。他感慨道:“有些高三学生,论数理化成绩,侪辈无与匹敌,可是论人文素质,与精神白痴无异。所以我以为,语文应试教育的最大危害,是把最有灵性的学科变得枯燥无比,是让原本站立的人变成侏儒,教师的教学个性也就在这样地压迫下消磨殆尽。”(不跪着教书第152页)不独如此,作者在许多篇章中,写了许多势利、浮躁、急功近利乃至虚伪、丑陋的家长、学生、同行和领导。说到领导,特别是校长,作者感叹道:过去的校长,“即便不敢说学富五车,也当学有所长,精于某一门类的研究,至少亦当是某一专业的实践家;同时在乡里要有威望,要有志办教育,或者有志救国,不为钱财;从个人修养看,都很淡泊,多数性情真诚”而现在的校长,是由上级任命的,“不是职,而是官”,所以,他“只对任命者负责,不可能对教学者负责,更难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负责”,即使“个个喊校长难当,却个个不辞职”。如此一看,高下立分也。接下去,我们不看领导,不看学生,不也看家长,单看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看他们是如何“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作者写了一件令人作呕乃至十分震怒的真事:一位模范教师,支教贫困山区,女儿被拖拉机撞伤,不去看望,实施救治,女儿最终不治身亡;妻子患病,不去探望,陪伴照料,最终妻子瘫痪;父亲弥留之际,想他回去照料一下,他无动于衷,父亲最终含恨而去,而这样的教师,最终却被评为“模范教师”,还到处招摇、宣传、推销!试想,如果让如此缺乏真情人性、缺乏伦理本能、缺乏健全人格的教师,去教育影响孩子们,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被克隆成如此没有真善美的人格、人性,如何能够教育、影响出一代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说,最大的腐败,不是官员的腐败,而是教育的腐败。再来说说待遇低的问题。有关待遇低的问题,作者写了一篇何不弹铗而歌?专门叙说此事。其实,谁都知道,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也就是说,教师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常人身上所具有的欲望、本性,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斗士也要吃饭、睡觉、性交”。可是,一个不健全、不理性乃至有点虚伪做作的社会,给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诉求和奉献诉求实在太高了;而待遇和权利方面,却只字不提。对于这个现实,广大教师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是因为没有精诚的团结和自由意志的表达,二是迫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冯谖可以向孟尝君要吃的、要住的、要乘坐的、要养家的,孟尝君也很好脾气地一一照给不误,直到最后才明白冯谖的真本事。但我们现在的广大教师,既没有冯谖那般的风骨,也没有那样能够扭转乾坤的本事。作者写道:如果有人敢像冯谖那样闹一下待遇,立刻就会被视为“境界不高”,视作是“思想落后”的表现,休说想吃鱼肉,一定会成为批判对象,三天两头就得弄去受教育。让人尴尬的是:不尊重知识分子的人经常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僚。不合理还在于社会对流汗流血的人总是强调“奉献”,对淌脓水流香汗的人却总能“按需分配”。 (不跪着教书第267页)所以,近些年来,许多教师都去考公务员,不遗余力搞调动,拍马溜须向上爬,这些表现,固然有“官本位”的思想在作怪,待遇问题本身也影响着广大教师内心深处的真实价值诉求。如果在学校里谋了个什么职位,不说课节立刻少掉,平时吃喝也少不了,说不定一个学期还能搞个几千块的辛苦费,到了关键时刻,说不定还有人请客送礼求办事呢;如果能够调到较好的学校里去,不说一年的奖金立刻能翻几番,假使冒点风险上点补习班、带几个学生什么的,年收入立刻由“发展中”提高到“发达”水平;至于能够考上公务员,那更是乖乖不得了,不仅立马光宗耀祖,而且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大的有。随便哪个贫困乡镇里的“官”儿,年收入都是普通教师正常年收入的三四倍,更不必说平时那些免费的吃喝玩乐了。这样的收入,这样的待遇,如何还不诱惑人?更可气的是,他们遇到教师时,还会得了便宜还卖乖式地调侃几句:“呵,你们老师现在的工资比我们公务员还高呢,真令人羡慕呢!”呵呵,如果提出交换年收入,把他们送入天堂或者打入十八层地狱他们也不会答应。现在形成了一种病态的社会氛围:对于教师的工作,只强调责任,不强调权利,权责严重的不对等。那么,我想,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人必将没有任何责任,也不会担任责任。关于这一点,那些当权者、管理者们难道不知道吗?或许是“刘项原来不读书”,不懂得社会学、教育学,所以表现差强人意;或许他们是知道的,却“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把唯一的一点精力都放到捞取自己的好处上去了。本人对于教育的特性,做了浅显的观察和总结,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隐含性、潜在性、超前性、迟效性、非直接功利性、和非万能性等等。触摸教育的本质,稍懂教育理性的人都知道,教育的任务和功能是隐含性、超前性的,它通过一定的媒介教育和影响孩子们能够科学、从容、勇敢地迎接明天的生活,而这过程却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而非“锣鼓喧天、花旗招展”的;这也决定了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是潜在性、迟效性、非直接功利性、不可明确衡量和非万能性的。也就是说,教育有用,却绝非靠几个优秀生、靠几个好看的分数、靠几个华而不实的奖状就能显现出它的作用和效果来的。可是,在现实中,实施者们却有着太多的功利诉求,包括上级的领导、学校的领导、广大的教师、乃至家长和许多学生,乐此不疲。即使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也只认为不够完善、亟需改进,绝不会判定现行的教育工作出了问题。于是,无休止的评比、检查,不断干扰教育教学工作的竞赛和充满形式主义色彩的活动,束缚教师教学的种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落后的评价机制等等,这么多年来,愈演愈烈,教师和管理者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从事没有价值的工作,耗尽精力。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理想和现实,总是有所距离的。事实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无奈!“天不变,道何以变?”现在的广大教师,以生存为工作的第一要素,正所谓“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谁敢“玩忽职守”呢?即使上级部门因为“财政问题”克扣我们几个月的补贴,我们也只是背后发发牢骚而已,谁敢组织示威游行和罢工罢课,谁就是社会主义事业不共戴天的敌人。为了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只有“舍小家,顾大局”了。当然,如果我们的县长、书记们,敢像二战败后日本的县长、市长们因为筹措不到教育资金而自杀谢罪,那么,我们中国说不定真的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正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作者在教学高考作文时,不得不顺应潮流,未能免俗。他这样说道:高校选拔用的是考试方式,学生不能不受这样的训练,他们只要经过一年有效的训练,就知道要审题,知道要看清要求,就知道要估字数,他们并不指望写出传世文章,他们要的是“分”,过了这一关,新的天地就出现了,他何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呢?我的学生都知道,我平时倡导“自由地写”,可是到了高三,知道应试作文,不得不教他们一些俗招,以帮助他们“通过封锁线”。作为教师,何尝希望如此?不得已也。(不跪着教书第262页)评职称是为了加工资,而评职称必须有足够的学分和一两篇论文。论文的抄袭、伪劣暂且不去说它,单说学分,有人学分如果不够,便不能评比。怎么办呢?有关部门想得很周到,交钱培训,可以买到学分,双赢。可是,每到培训的地方,总感到一阵悲哀:许多教师姗姗来迟,暂且不说,即使准时到达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在里面也要“兼职工作”海侃长聊的有之,瞌睡打盹的有之,大声接电话的也有之,而没到下课时分,许多人便已蠢蠢欲动;一到那个时刻,广大教师便如下山打家劫舍的土匪强盗,蜂拥而出,拥挤不堪,体质稍差者,很有光荣捐躯的危险。每每看到这个场面,我总想到,这样的表现,如何不让人鄙视你,看扁你?!自己都没有素质,如何培养出有素质的学生来。还谈什么待遇?至于哪位检查乱办班乱收费的教育局领导,忙不迭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去暑期培训班学习进修,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由此,我和作者都想到:应试教育的格局不改变,一切所谓的改革都只能是改良!但是又有谁知道,改良者会不会成为教育界的“戊戌六君子”,最终被“假革命”的“袁世凯”们出卖,再被“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们斩首示众呢?试想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本来是以北京地区为实验区,以20002010年这十年间为实验时限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2002、2003年间就向全国推行开来了。实验已经成功了吗?效果很好吗?我只听见不管城市、乡镇还是农村的广大教师都在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这会不会又是全新一轮的“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我们很赞同新理念的倡导,可是这符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的实际吗?虽然我们痛恨应试教育和中高考制度,可是就我们国家当前的教育发展水平,只配用现行的中高考制度,因为这样还能做到相对的公平。否则,就只能“世胄蹑高位,英伦沉下僚”了。而我们的一些领导们,早就没有了诚信方面的顾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过是把“素质教育”当成西装,而把“应试”当作背心短裤而已。作者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却只有深深明白的人感到痛心,那些开会、报告、评比、检查满天飞、满地跑的领导们,是不会觉察和体会得到的。所以,作者所谓的“教师要教得有尊严,学生要学得有尊严”,“学生不跪着读,老师不跪着教”,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提出问题,然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