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历史八级下册第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_第1页
春人教版历史八级下册第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_第2页
春人教版历史八级下册第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_第3页
春人教版历史八级下册第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_第4页
春人教版历史八级下册第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奎屯市一中李新亮,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日常生活的变化,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1、背景:,一、日常生活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布票,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山装,50年代,列宁装,“革命”,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蓝灰色的海洋”,“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60、70年代,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198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出访欧洲,80年代,“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90年代以来,绚丽多彩时尚个性,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衣食住行的变化,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有一位开国上将,每月工资4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个月的工资。上将的秘书撰文说:“司令级别高,有些补助,当时叫特供,一个月4斤猪肉,4斤黄豆。司令有4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半夜里吵着要吃的”。建国初期上将们的生活高薪却刚好温饱,改革开放前,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不足!,“吃饱肚子成奢望”,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的粗粮票(买玉米面),米票(可以买大米),油票(可以买食用油),“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票证年代,面票(可以买白面粉),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绿色年代”,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改革开放后,营养健康,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包括: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等。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粮食。,1、早上醒来.应该喝一杯水?,2、饭后宜吃水果?,3、空腹时不宜喝牛奶?,4、炸薯条、炸鸡腿、巧克力好吃可多吃?,5、汽水、可乐类比白开水更营养?,6、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7、每天应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8、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YES,NO,YES,NO,NO,YES,YES,YES,饮食常识,问题思考,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人们开始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一、衣食住行的变化,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相关史事,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平房,筒子楼,现代楼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3.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休闲娱乐,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研读,由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和133.6元,到2013年的26955.1元8895.9元。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_前列。民用航空: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_,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_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第二位,世界,航线,直通,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步行、自行车、公交车。,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自行车潮,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乡间的土路,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立交桥,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便捷的高速公路,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民航飞机,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行驶中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1)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_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_,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和生活方式。,全球,快捷和简便,思想观念,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5、通信:,你知道吗?,我国很多地方在姑娘出嫁时往往娘家要陪送嫁妆,嫁妆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你们知道这“四大件”指的都是什么吗?,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新四大件,改革开放后,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电话,住房,电脑,汽车,新新四大件,改革开放后,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丰富多彩,营养均衡,休闲娱乐,电信网络,本课小结,知识点1日常生活的变化1人民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右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A三大改造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改革开放新时期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2马齿苋、荠菜、苦菜、香椿、槐花等野菜,原本都是人们因为粮食不足用来充饥的,现在却成为餐桌上的稀罕物,受到大家的喜爱。这说明现在人们在吃上注重()A饥饱B猎奇C绿色健康D粮食,C,3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32.3%。对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北京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供不应求B改革开放后,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C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缓慢,长期滞后D居民工资低微,无力购买粮食,B,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所示内容中对应错误的是()A.BCD,B,5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是()A基本持平B时增时减C大幅度增长D幅度下降,C,知识点2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6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下列关于人们的出行方式不准确的是()A私家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B长途可选择汽车、飞机、轮船等C自行车出行已经不存在D公交车、出租车等快捷方便,C,7全国电信网络的形成是在哪一时期()A新中国成立后B改革开放后C近十年D21世纪初8下列关于中国互联网的描述正确的是()A起步较晚,发展迅速B使信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复杂C互联网普及率居世界第一D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保持传统,A,A,9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B,10某班同学准备举办专题展览,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善展览内容。【任务一】第一组负责搜集改革开放前购物用的票证,下面是一张粮票和一张油票。,(1)请你说说当时我国使用粮票和油票等票证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等。(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任务二】第二组负责搜集身边生活变化的图片,下面是一张20世纪70年代太原市民主要交通工具的照片和一张现在太原市民主要交通工具的照片。,(2)请你从衣食住行四方面说一说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改变。衣: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食:改革开放前,人们饮食结构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提倡绿色食品。,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行:改革开放前,人们以步行、自行车等方式为主。改革开放后私家车出现并增长很快。(本题注意语言表述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任务三】(3)运用所学知识,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取得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科学技术的推动;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全国人民的努力等。(言之有理即可),11(2017海南)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A经济落后,物资匮乏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A,12(2017江苏镇江)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D,13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景象有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BCD,D,14想一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