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老子无为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学号:20106665 姓名:邓秋平论老子无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开篇第一章就充分阐明了“道”在整个体系乃至整个宇宙中的重要地位。“道”贯穿老子思想的始终,是老子思想的基础。 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在老子思想中,“无为”指基于天道的自然本性,顺任万物的本性无心而为;不是无所作为的“不为”,而是要人在遵循事物自然固有本性的前提下因应善为。老子强调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老子无为之无为而治“无为”作为一种治国思想,是道家创始人老子首次提出的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的落脚点,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具体分析,可涵盖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指自然而然、不加人为造作,让万物各顺其性命各自为,“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社会目的。经中有云“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其次,指不妄为、不过度而为,不能超过事物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限度,“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其三,还指不为私欲、无心而为,去掉私欲蒙蔽,才能真正令万物各顺其性命、清静无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无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老子的“无为之路”,正是在这三层意义上展开的。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有为”指与“无为”对立的违背万物自然本性的肆意妄为,用虚使诈、违背人之自然性情的仁义礼智、甚、骄、奢、不知足以及执著于事物的末端而抓不住根本等等在老子看来都是“有为”,这些“有为”导致了冲突、磨擦、不平等、不自由的混乱无序,从人类社会讲是致乱之源,“有为”政治反而适得其反,越“有为”越混乱。当然,这种贬义的“有为”与“有为价值”中的“有为”根本不同,“有为价值”中的“有为”是指积极意义上的“有所作为”,是“无为”的目的。可见,老子的“无为”是一种不显露锋芒的积极有为的主张。另外,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即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一样,要“无为”,不可“有为”,道德经中曾有这么一段话;“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认为“无为”即什么都不干的看法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一种误解。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以“无为”达到“无不为”。 老子强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无为”字面意思,是无所作为,实指“道”对万物的不设不教,自然而然,这种任其自然,是靠人的感官无法把握的,老子称“无为”正因为“道”对万物任其自然,万物才能得以保存其原来真朴境界,都能各适其性地去生活。这也是“道”无不为的体现。这里“无为”是“无不为”的前提,而“无不为”正是“无为”的结果,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大智者不敢为也。”“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主张“以静治国”,老子又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作为圣人之治的原则,可见老子的“无为”是以静制动的“为”,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的“为”,并且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为,天下大治。老子无为之圣人论和因果观不同的思想家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都要把自己的倡导、自己学说的追求浓缩出来,集中在一个典型的人身上,这个人或许是真人,如儒家的孔圣人;或许不是,如庄子,它的理想全分散在他的一系列寓言和比喻里面了;或许没有提到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而又在其著作当中多次描述他的一些特点,如老子。于是,儒家有了自己崇拜的对象,道家也有了自己追求的目标。老子第二章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那么,什么是圣人呢?和儒家的观点不同,老子认为圣人不是像孔子那样广纳门徒,积极推行自己的一系列政治、道德主张,迫切希望自己的主张能马上实现。而是圣人是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事做到过后,千万要功成而不居。居功容易自傲,自傲不是人的本性,不符合自然的法则,故不能居功自傲。此外,圣人是一理想化的模型,在那里老子得到了他的施政观,即“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些是老子施政立场的最集中的体现之一。 除此之外,第二章中还反映了老子的因果观。佛家有佛家的因果论,老子也有他自己独特的一套因果论。其中说“夫为不去”,为什么能够“不去”呢?乃功成而不居。换句话来说,就是唯有功成而不居,才能“不去”,如果说这种现象的发生来源于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的话,那么不妨看一个外国的著名的例子,就是苏联的朱可夫元帅,他可谓是为苏联的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可是他却贪恋权力,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被斯大林多次贬谪,几近无法翻身。居功,功劳便会慢慢被抹杀,也就是因为刻意去为,最后事与愿违。再者,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也和老子的无为思想吻合。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其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一脉相承。如果还有大道,那么就不会提倡仁义了,因为根本没有那个必要。对于这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得到佐证,孔子提出他的那一整套主张是在春秋年间礼乐崩坏的大背景下,目的就是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老子习惯也善于从反面论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最好的注解。再看当代,贪污之风屡禁不止,于是天天强调反贪,并宣扬了很多典型,有廉洁的,同时伴有反面的教材。试想,要是我们的社会没有这些丑恶的东西,为官都自清廉公正,哪里还需要宣传,那时宣传已无多意义。老子无为之水性老子的大智慧在于主张“上善”,在于对水性深刻把握。老子认为水是一种最柔弱的物质,但水能攻克最坚硬的东西,而且从来没有输过给坚硬的东西,如水能滴水穿石;洪水可以冲毁道路桥梁,淹没庄稼田舍;柔弱的水中潜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柔弱也是一种新生的象征,是生命处在种萌发的状态,拥有勃勃生机,发展的态势旺盛;变坚硬的东西意味着到了生命的尽头,变得衰弱,失去了生机;从这样一个事物发展趋势来看,柔必胜刚,这也是符合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柔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刚强,而刚强是事物的发展到了个最顶盛的状态,终归要被削弱的。正如他自己说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认为,最高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喜欢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短长,水总是居住在众人所不愿去的低洼之地,而水的品德更接近于“道”。综观人类历史,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哲人,无论圣经还是佛教,多以向善为做人处事之原则。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上善,无疑是讲最高德行。老子还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他讲,生养万物,却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却不居功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插画人物头像绘制技法
- 2026届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九上化学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文职类的月度工作总结
- 公司晋升工作总结
- 2026届山东省禹城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西防城港市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福建福州延安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护理文书考试题(附答案)
- 急救中心规范及建设标准
- 各国国旗(中英文对照版)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检测试卷【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
- GB 9743-1997轿车轮胎
- DB225118-202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USCAR培训资料完整版经典培训教材课件
-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03.中药制药课件
-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课件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对》课件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 Unit 2 Assessing your progress(34张)
- 液压传动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