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功夫得力.doc_第1页
如何才能功夫得力.doc_第2页
如何才能功夫得力.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净空法师:如何才能功夫得力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净空法师 发布时间:2010-12-11 15:07:14【看破、放下】弥陀经中,世尊三次劝导我们要发心求生净土。六方佛劝勉我们当信是经,也是劝告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六方佛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此可知,世尊劝导我们求生净土,也就是十方一切诸佛都劝我们求生净土,这个劝告是真实不可思议,恳切至极。佛为何如此劝导?佛教化众生,无非是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而往生极乐世界才是圆满的破迷开悟,得究竟乐,永不退转,直至成佛。此是一切诸佛成佛道、度众生的圆满大愿,所以一切诸佛才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们读经研教要能深深体会这个意旨,认真努力,老实念佛,才不辜负一切诸佛。我们皆有此心念,何以功夫不得力?这是烦恼习气在作祟,障碍我们的道业与精进。金刚经教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原则,破除障碍的方法就是看破、放下。不但世法要看破、放下,佛法也要看破、放下。看破就是明了事实真相。若我们本着经上所说的原理、原则,仔细观察世出世间一切现象,就能明了。明了事实真相,于世出世间法不再起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放下。放下之后,不但在修行上没有障碍,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也得大自在,和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游戏神通,无二无别。金刚经说,我、人、众生、寿者全是假的,全是梦幻泡影,其存在的时间如露亦如电,这是事实真相。三十七道品是修行的总原则、总纲领。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首先四念处就是教我们看破。四念处所说的,与金刚经讲的我、人、众生、寿者全是假的,是一个意思。金刚经是对大乘人说的,而四念处是下下根机之人得受用。所以,三十七道品如同六字洪名,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法界众生修学都不离此原则。四念处:第一、观身不净,观此色身不净。第二、观受是苦。第三、观心无常。仔细思惟,一个人来到世间短短几十年,纵然长寿活到一百多岁,也是一弹指,刹那之间。第四、观法无我,包括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观身、观受、观心都是属于我相,与金刚经的旨趣完全相同。看破之后,要放下;三十七道品里的四如意足,就是放下,于世出世法都不再放在心上。【修三学、六度、十愿】佛教导我们,既得人身,要在世间住几十年,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所以,聪明人、有智慧之人懂得积功累德,因为他们明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积功累德应该如何做?这就是四正勤的教导,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断恶一定要断自己的烦恼习气,修善决定要修戒定慧三学,修菩萨六度,修普贤十愿,将三学、六度、十愿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持,就是积功累德。与戒定慧三学相违背的是贪嗔痴三毒。佛教导我们以戒学断贪,以定学断嗔,以慧学断痴,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这是断恶修善。菩萨六度说得更详细,以布施断悭贪,以持戒断恶业,以忍辱断嗔恚,以精进断懈怠,以禅定断散乱,以智慧断愚痴。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能遵守这六条原则,此人就是菩萨。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与此原则相应。普贤十愿是菩萨圆满的大行,经上讲,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普贤行的核心是圆满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普贤菩萨的心量;以此大心量修一切善法,皆是普贤行。华严经上,将普贤无量的行门归纳为十大纲领,即普贤十大愿王,这十条是普贤行的总纲领。这十个顺序不可颠倒,第一礼敬诸佛,是行门的根本。对一切人事物、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要恭敬。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以孝顺父母之心孝顺一切众生,以尊敬师长之心尊敬一切众生,此人即是普贤菩萨,其所修学的就称为普贤行。这是普贤行的核心,普贤行的根基。以礼敬为基础,第二修称赞如来。古圣先贤教人隐恶扬善,这是修养自己的德行,也是为了社会安定,希望大家都看到好的一面。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尚未断除,有丑陋的一面,丑陋的不必提,美好的要尽力去宣扬,让一切众生都能觉悟到应该断恶修善。你造恶,人家原谅你,一句话不提,你就生惭愧心;你造一点善,别人表扬、称赞你,这是鼓励修善。此用心很善、很好。第三广修供养,一切众生无论在物质、精神方面有缺乏,我们若有能力,要尽心尽力主动去帮助,不必等人来求,这是布施供养。以菩萨来说,这是布施;而普贤菩萨的布施,则称为供养。因为普贤菩萨看一切众生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以是供养,这是对一切众生尊敬到极处。第四忏除业障,这是讲自己的修行。普贤十大愿王里,每一条都包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