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媒体讨论.doc_第1页
医患关系媒体讨论.doc_第2页
医患关系媒体讨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患关系媒体讨论(大部分来自天涯论坛):病人网友:青蛙变王子1990:这是为那些无良的医生辩护,病人基于对自己病情的了解向医生咨询一下用药,这就是对医生的不尊重吗,我觉得谈不上。难道医患间的交流就只是医生讲,病人只管听,连话语权都没有吗?做医生做到这个份上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侠客令:医生拿红包是普遍现象,而不是个别现象;药价虚高,医院是罪魁祸首;医院行政人员太多,医院经费困难不能转嫁到患者头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应该害怕媒体的监督,现在人们谈得最多的是贪污腐败问题,你敢说这也这媒体过分宣染的结果?葳蕤堂主人:不仅仅是医疗事故的问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更是令人寒心。上周在医院等待手术,术前先服用引导药物,医护人员居然将我撂在空荡荡的观察室里,也不说明服药后的症状。疼痛难忍,我强自扶起到走廊里找人,终于叫出来一个护士,她让我回去,说没事的,这是正常反应。此时我已疼得难以移步,蹲在地上,头靠着暖气,护士却径直从我身边走了过去。那敲在回廊上远去的脚步声,令人感到说不出的寒意走过不留痕:关于费用:检查的费用,药费,远远高于真正用于治疗的费用;手术材料的费用远远高于手术费;住院期间量体温的费用高于支持生命的生理盐水的费用。关于事故的责任认定:现在的医生都不是傻瓜,手术风险单上说的明明白白除了割错地方,其他所有手术前手术后出现的问题都是患者自身的原因。不签字就不开刀。非飛密:说到你讲的药品比例,连带医院的很多规章制度,比如住院天数限制等等,都是卫生部门给下的硬性指标,为啥呢?因为老百姓老喊看病贵看病难,政府总得有点表示吧,于是就不断得医改医改,做的就是这些表面文章。当初也是为了限制医院使用贵药,回扣药,但我想啊,你不去想法子根治以药养医,却以低级的类似堵火山口的方式,规定限制药品比例,行啊,那我把检查费用提上去,这不就成了?还有,你老百姓说住院贵是吧?好,规定你医院必须把住院天数限制下来,费用少了吧,但是事实上,有些情况是病人认为病未痊愈,要求继续住院,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让你出院,再入院(其实就是走个程序,病人还好好地躺在床上),病人多叫点出入院手续费,上级医生美言几句:咱医院有规定的哦,你违反了咱医生可要扣奖金,你也得为医生着想着想是吧?于是还得乖乖走过场走程序。 所以,老作表面文章,就是医改改了更看不起病的一方面原因,其实医院只是国内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各行各业,特别是关系民生的教育、住房的问题,都在于我们国家自上而下的管理是发号施令式的,而不是回路反馈式的。想起郭德纲形容德云社时说过:我们和其他的团体不一样,我们是纯民间团体,我们吃饭就指望着观众的每一张票,我们的衣食父母就是你们观众,而他们的衣食父母就是一到两个人,就是什么王局长,赵书记,只要保证那一位不被双规,他们就活的很好!什么时候我们的病人,老百姓可以在对医生、医院的评价上、甚至医改时起到积极的作用的时候,我们就有希望。REOMIN医生当先开关怀处方 从事人际沟通技巧培训工作的高级培训师王勇说,中国医生的理念必须改变,要先给病人开“关怀处方”,再来谈治病。他说,每个医生不妨牢记美国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上的那段道出医学和医生角色本质的箴言:“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发言:Woxinyijiupl:很多病人都要求医生对一个病百分之百的诊断,天啊!世界上公认的诊断某些疾病的“金标准”(病理检查)都只能有百分之九十几的把握啊!误诊很常见的!至于要求把一个病治“断根”那就更是难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病(比如说慢性支气管炎、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鼻窦炎、慢性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虽然不是很大的病,但是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治愈,都只能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展。经常有病人投诉医生,说病治不好,过一段时间就复发,就说医生技术差、黑心,天!如果哪个医生能“治愈”以上的某一种病,他绝对可以的诺贝尔奖!我心清新淡雅:其实医生也有很多无奈,私立的医院对每种药品都会给每个医生下任务量的,完不成那奖金没了还是小事,被炒鱿鱼也不是不可能 的事情!这些都是无奈的事!医生是服务大众的,不好的医生存在我承认,可是不要总是拿这些坏医生的例子来否定所有医生。其实我认为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给那些 黑心的医生严厉的惩罚,是这样的行为让人敬而远之就好了。未署名网友:一旦出了医疗问题那张所谓的手术风险单根本就没用,根本就不是医生的护身符,只要病人吵,就能拿到赔偿吵得越凶拿到的就越多,不管他到底有没有理。在我们这里,已经有专门靠在医院闹事来获利的黑社会。只要不出现人命,公安就不会来管,(公安局就在我们医院马路对面)反正,我们开刀时首先想到的是自保(除了自己的亲人),不要为了病人,冒不必要的手术风险,不要看他们在求你,出了事,吵得最凶的就是他们,我们已经有两个医生良心太好,结果被封刀了。心寒啊!飞飞的薇薇: 其实久病成医也不全对的,有些病我们只能看到表征,看不到里证,所以自己给自己看病大多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且有些时候还是不要自己乱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啊至于医患关系,只能说,医生是现有国家体制下的替罪羊,我不说,你们都懂的,我是一个五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已经干腻了,等过两年我老公有能力了,我肯定不干了,或者去个社区看个感冒发烧。这一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浪费了十来年学医,没有真正的双休,没有真正的假期,还要倒夜班,家里有事根本不敢完全放下工作请假。面对着各种病毒细菌,非典的时候百分之九十死的都是医护人员,不知道下一个非典是什么时候?我想说每个行业都有不太妥当的人,都会有一些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的行业也有这样的人,可能就是这部分人使我们所有的医生都背了黑锅,我认识的一个麻醉科老主任前些日子因肝癌去世了,其实他就是年轻的时候因为给人麻醉时因为针不小心扎到自己丛病人那里传染的乙肝和丙肝,致使他六十岁就因为这个慢性病毒性肝炎去世了,但他无怨无悔,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我至今乃到以后会一直崇拜他。老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渐减少对医院的补贴,把医院推上市场,而不是过去那种靠国家补贴的非盈利单位;更由于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进入医疗单位,致使医疗单位的财政更加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就是提高治疗费用,但由于既往的医疗费用相对较低(九十年代初,阑尾炎手术费用为八十元,一条好烟钱),也使人们在心理上承受不了。其实,医院的治疗费,相对检查费、药费来说,只是很少一部分(外科约占30%,内科更低)。而较高的检查费、药费,并不是医院造成的,也不是医院能完全解决的,而是由于昂贵的医疗器械,越来越多的高价药品等大环境因素造成的。无论怎样,由于人们习惯了既往较低的医疗费用,也由于过去职工的医疗费用大部分由国家承担,因此,急剧增高的医疗费用很难被人们所承受,人们对医疗部门就必然产生不满,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很大原因。 虽然医疗费用普遍较高,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医院的财政状况都很困难,这就使医务人员的收入相对同一层的人来说,是比较低的。虽然如此,大部分医务人员还是能坚守自己的岗位,讲求医德,兢兢业业工作的,但总会有少数医务人员,耐不住清贫,做出有背医德、昧着良心的事。例如收受病人红包,拿药品、医疗器械的回扣等。因为医疗单位面对的各种困难,人们了解的比较少,而医务人员直接面对的是病人,只要有少数的医务人员有违背医德的事情发生,就会激起人们的极大反感,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对于医务人员中这些不讲医德的少数害群之马,尽量加以打击或者清除是必要的,而人们对他们的抵制也是必须的,这容我下边再谈。 医务人员中有少数害群之马是不可置疑的,但媒体过分的宣扬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大原因。病人治病,相对医院来说,的确是弱势群体,但媒体打着保护弱势群体的幌子,有意无意的扩大医疗事故、医生收红包、收回扣的报道,也是很不负则任的。全国一年要做成千上万例手术,有几个遗留纱布、器械的?每年有多少病人需要输血,可有几个输错血型的?可媒体抓住一个就不放,而且都是医院的过错,动不动就赔偿病人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人民币,使人们错误的以为医疗事故处处可见,医院就是摇钱树。要想富,告大夫,成了有些人的口头禅,你们说,这算是怎么回事?医生收红包的现象也的确是存在的,但经过媒体的过分宣扬,在人们的心目中,好像找医生看病都需要送红包,甚至没有钱交住院费也要先送医生红包,其实这基本是误解。大部分医生是不收红包的,索要病人红包的医生更少。即使你不送红包,医生也不会因此就不认真给你看病了,除非那些极少数道德恶劣的医生,大部分医生是不会这样做的。我在几个大小不同的医院工作过(包括学习)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医生。媒体这样报道,表面上看是为了病人,但从深层里考虑,是对病人很不利的。找医生看病要送红包,医生为了不出医疗事故,加大检查费用,尽量用贵重的药品,甚至为了明哲保身,该做的手术也不敢做了,该做大手术的也成了小手术,钱花了不少,病却没有完全根除,最后受害的还是病人。这就是媒体恶意宣传的结果,不但损害了医患关系,而且损害了病人的利益。 媒体对医疗单位的弊端加大力度的报道,再加上国人随大流,人云亦云的思维特点,使人们对医务人员越来越没有好感。正如以上所说,人们的心里总以为义务人员黑的很,而他们又没有办法不与医务人员接触,只好随大流继续向医务人员提供黑的条件。虽然对医务人员收红包等现象恨之入骨,但真到了自己病了,还是要给医生送红包,然后再回过头来骂医生,长此以往,病人送的多了,医生收的就多,到时候医生是真的越来越黑了。人们心里的这种对医务人员不客观的误解,危害是最大的。我奉劝有这种想法的人们,千万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势,要相信大部分义务人员是好的,不送红包,他们照样会给你治好病。只有大多数人们有了这种观点,才能从根本上根除给医生送红包这个毒瘤(现在病人给医生送红包的就有所减少)。假如你遇到一个不负责任,道德败坏的医生,没有红包就不认真治疗,那你完全可以找到医院领导,反映这个医生的问题,也可以要求调换主治医生,相信大部分医院会给予妥善处理的,为什么非要送红包呢?对于医疗事故,由于媒体极力扩大报道,使人们以为现在的医生越来越没有责任心,没有医德,医疗事故也越来越多,其实这也是一种假相。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对来说,医疗事故较以前少多了;也随着人们对医疗事故的重视,医生的责任心也加强了,责任事故也就更少了。那种把医疗事故故意扩大,把医生看作是刽子手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当然,由于人体的复杂,当前医疗技术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再有,医生也是人,一个医生一辈子不出一点差错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医疗事故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如果出差错的医生都像媒体报道的那样,都要赔偿几十万人民币,谁还敢做医生?没有了医生,我们找谁看病? 总之,医患关系的紧张,有很多原因,其中的很多因素不是医院及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解决的。处理好这个问题,义务人员首先要自重,有职业道德是主要的;人们多一些对义务人员的理解,特别是不要盲从媒体及人们对医务人员不客观的误解,相信大多数医务人员是好的,而不要把他们看作一窝黑,并自觉抵制医务人员中的少数害群之马,不要给他们败坏的机会,更不要无中生有的想找个医疗事故告医生。只有这样,才会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务人员和广大人们群众都得到益处。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医院运行监管处处长钟东波:破除“以药养医”,实行“医药分开”、破除“以药养医”,重在切断“医”与“药”之间的利益关系。“医”不仅指医疗机构,也包括医生。媒体态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涂光晋:作为媒体,这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实肩负着很大的社会责任,可能记者的初衷也是想进行这种舆论监督,能够使在医患关系中的一些问题得以曝光,然后促进这类问题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但是它的前提是我们对专业知识了解的程度,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城市健康报道的记者都具备和医生一样的专业素质,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十分的把握,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向在这方面有着专门造诣的医生或者那些专家做一些采访,希望是做一些必要的这种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核实。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也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狼来了的故事人们都知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不断有人重复着狼来了的故事,有朝一日狼真的来了,就悔之晚矣。中国青年报:作为媒体,应该是医患间中立的第三方,一个客观的记录者和公正的旁观者,在医患发生冲突时站在不偏不倚的公允立场,用扎实的调查而不是想象的新闻去报道冲突双方的声音,而不能被某一方牵着鼻子走,先入为主地选择站在某一方利益的立场上。荆楚网:当初肯定是有人对“8毛门”进行过辟谣,也进行过澄清(医院就是典型),那么这些声音为什么当初没有被重视呢?亦或者,它们为何被淹没在滔滔的骂声当中呢?现在的社会几乎是信息化的,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但又有多少人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过考证呢?如果把这个责任都交给媒体的话,显然是不合适的,媒体在负责提供完“事实”后,自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有核对“事实”的义务。当初是一窝蜂的拥进“8毛门”的漩涡当中,现在又迫切的想赶快从“8毛门”的泥潭中挣扎出来,仿佛当初骂过医院、对事实没有核实的显然和他无关,把责任一下子全推给了媒体,试问,这样算公平吗?医患关系紧张原因专家观点: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医疗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也有医务人员思想观念转变方面的问题, 还有管理监管不力、媒体宣传片面性等诸多因素。从医疗体制上来看,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经营程度的加深,使得医疗机构不断加大对小团体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当代社会,医院管理中衡量一个科室及医务人员的标准不再是救死扶伤,而是创收能力;衡量一个医院的能力不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年收入额多少。因为只有更多的收入才能盖更漂亮的大楼、采购更精密的设备、引进更尖端的人才、开展更顶尖的业务,与此同时赢得更多的收入。在这种管理目标的指引下,医生在医疗行为中也参杂了诸多的利益因素,以致医生选择开大处方、过度医疗、进行不必要的检查等,使得病人对医生的医疗行为不信任。任何传媒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客观真实”、“媒介真实”、“主观真实”种真实。当今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