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3).pptx_第1页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3).pptx_第2页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3).pptx_第3页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3).pptx_第4页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3).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考点链接】,1.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4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43.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3,【能力预测】,(2012年)下图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我国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2.目前,我国人口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2013年)右图为“2013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3造成深圳某大街2013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逆城市化加速B务工人员返乡C人口老龄化加剧D旅游人数增多,(2011年)陕西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完成45题。4.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C.消费水平D.开放程度5.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A.矿产枯竭B.经济落后C.政策扶持D.教育需求,【考点精析一】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考点精析一】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瞬间记忆,高,高,低,热带雨林中的土著居民,过高,缓慢,明显降低,高,上升,大多数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快,过多,迅速下降,较低,逐渐下降,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巴西,缓,低,低,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缓慢,【真题回眸】,(2011年)表1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1题。,1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A江苏B广东C江西D云南,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2015年)右图为“江苏省2005201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这一期间,江苏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A.波动下降B.增长加速C.增长减缓D.增长停止3.目前,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D.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我国民工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迁移困难)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军人家属的从军我国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考点精析二】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经济因素,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国家政策,战争,社会变革(政治),【考点精析二】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同时期,不同地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在人类社会早期,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现代社会,地区间的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任何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瞬间记忆,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资源,文化教育,经济发展,交通通信,婚姻家庭,战争,政策,政治变革,【真题回眸】,(2012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完成12题。1.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2.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2015年)春节前后是我国人口流动最活跃的时期。“百度迁徙”结合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定位,可以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这一大规模人口流动的轨迹。下图为“201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10时以杭州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图”,表为“进出杭州旅客部分来源地和目的地城市用其人数比例”。读图回答第3题。3.下列对表2数据的分析,合理的是()A.这一天的人口流动均为务工人员返乡B.上饶是杭州外来务工人员的来源地之一C.这一天人口多流向大城市D.29.47的人口从上海经杭州前往上饶,【考点精析三】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环境承载力又叫环境,是一个地区能容纳的人口数。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人口容量,最多,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最适宜,瞬间记忆,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真题回眸】,(2007年)1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A25万B30万C35万D45万,(2008年)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第2题。2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承载力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2010年)3.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2012年)4.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013年)5.人均消费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变式训练】,下图为“我国建国后不同时期的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完成第34题。3.按人口普查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是B.C.D.4.人口普查统计图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口已呈现老龄化特征我国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增加我国人口的死亡率不断减小,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