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第1页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第2页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第3页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第4页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川集团推荐单位: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环境保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金川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 “环境保护一流”是金川人对环境、子孙的百年承诺。 金川坚持落实自然保护、污染防治环保措施,坚持绿色开发、清洁生产、回收利用、节能减排等原则,通过持续投入与科学、严格管理机制,以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管理,建设和保护某地区碧水蓝天。金川集团公司自愿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计划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累计投入环保资金超过100亿,实施重大环保技术改造项目。 研发先进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技术,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通过工程措施加强资源削减和基层管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三废”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水平,进一步优化物质消费、能源消费、环境指标,全面完成“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任务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幅减少。 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从“15”末的10.29万吨下降到了4.99万吨,达到了政府的总量规定目标,冶炼烟气二氧化硫的利用率从“15”末的81.5%上升到了96.1%。 截止到2011年底,公司已形成年产硫酸252万吨、亚硫酸钠15万吨的能力,成为国内行业利用SO2烟生产硫酸的最大企业。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显着改善。 20062010年,金昌市区二氧化硫年均值由0.108 mg/m3下降至0.073mg/m3,下降32.4%。 2011年,十大“蓝天”项目发挥投资效益,市区二氧化硫浓度连续两年持续下降,分别为0.0593mg/m3和0.0584mg/m3,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于国家二级标准,2012年,市区优良天数达到333天,创金昌市空气质量日报以来最高水平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实现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处理能力的匹配和达成处理后的综合利用,2012年,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3.5%,中水利用量达到1360万吨,水的回用率达到96%以上。 2000年公司有色金属产量约6万吨,新用水量6173万吨,2010年有色金属产量超过50万吨,新用水量6707万吨,产品产量增加8倍以上,新用水量仅增加8.65%,公司是我国节能减排的最佳选择一、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大幅度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第一家创新型企业,金川集团公司一直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数十年的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大型科技联合难关与基础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抱着“研究结果领先未来”的科学研究观,一方面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实施核心技术战略,开发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设备。 建设了世界第五、亚洲第一的镍闪速熔炉、世界第一的氧顶吹铜自热熔炉、世界第一的合成铜闪速熔炉,特别是国际上首次开发和应用了时间处理能力超过100万吨的氧顶吹熔池镍熔炼技术,与中国镍铜钴冶金技术冶炼一方面大力开展基础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创新成果,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企业综合技术能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排名世界镍产业前三位。金川集团公司在提高企业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取得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目前,公司在拥有一个研究院、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三个联合实验室、十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配置,与国内着名的大学、研究院和企业联合建立了“镍钴资源综合利用产学研创新技术联盟”,与我国镍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在二次电池和电池材料、有色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环保节能材料等领域,开发了具有领先水平、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装置,切实加强了我国镍钴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2009年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共同颁发的企业技术中心成果奖,在有色行业名列前茅。 2012年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再次获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其中一等奖项“高效利用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镍铜钴采制技术的创新成果,在矿产资源利用方面将镍采收质量下限从0.5%降到0.3%,新的资源价值达到2825.88亿元科技创新对金川集团公司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 “十一五”期间,公司安排科研课题近500项,负责“金川铜镍资源高效产业化技术开发”等国家科技难题7项,科技活动经费达62.7亿元。 完成46项国家标准、64项行业标准的制度修订,主持和参与4项国际标准的制定。 获授权专利217项,91项技术开发成果获得公司科技进步奖、甘肃省和有色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励。二、实施蓝天碧水综合管理项目,全面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保护一流”目标“十一五”以来,金川集团公司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镍铜产量大幅度提高,公司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同时也带来资源、能源过度依赖、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问题。 2009年,公司对企业、社会和民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达到环境三年标准,全面提高环境质量”的目标,承诺“三年根治环境污染,大家真的有蓝天”。三年目标实现管理坚持“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项减排原则,遵循“减排、过程控制、基层管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增产不增污染”三项污染治理思路,坚持环保设施配套建设和整合运行五项原则,建立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体系, 规划并实施环境三年目标达标管理工程,其中“蓝天”项目10项,“碧水”项目10项,固废管理项目4项,科研项目2项,累计投入环保资金23.18亿元。 早期完成“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显着改善金昌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提高工业废水处理和反复利用率,各项环境保护指标超过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环境保护一流”目标。(1)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二氧化硫冶炼烟气的最大资源化二氧化硫是有色金属冶炼的特征污染物,受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低浓度二氧化硫烟雾、浮游烟雾的回收利用一直是行业面临的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公司研制出多炉窑多种复杂难处理冶炼烟“三位一体”的网络化混合气体配置管理技术、双效蒸发串级吸收连续生产无水亚硫酸钠的技术、柠檬酸钠双碱法低浓度排烟处理技术、碱性尾矿浆旋流板塔硫酸排气吸收技术等。 通过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的应用,实现了二氧化硫烟气的最大资源化,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率达到96%以上,年形成252万吨烟气制酸能力,成为国内利用二氧化硫烟气生产硫酸的最大企业。 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显着改善。 复杂镍铜钴冶炼聚集区烟气治理及控制技术获得201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图1金昌市环境空气质量SO2浓度图(二)加强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作为用水大公司,公司坚持“按质量分配、合理使用、串联利用、回收用水”,以综合节水措施技术研究为重点,积极推进节水技术,减少废水排放和新用水。 3年环境综合管理投入资金4.5亿元,新建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废水处理设施,建立厂区废水采购网络系统,大力实施清浊分流系统、废水开关循环系统、水回用系统改造等工程,实现工业废水源减排、分级处理、集中回用的总体目标酸性废水的减排再利用是废水管理的关键,公司开发了镍铜冶炼酸性废水的多级管理净化工艺,镍冶炼酸性废水的排放量从以往的3263.6m3/d减少到979m3/d,铜冶炼酸性废水的排放量从13200m3/d减少到3800m3/d,处理后3800m3/d 用于浓酸混合,30%实现了铜冶炼酸性废水的除砷工艺,实现了镍冶炼酸性废水的“零排放”。 铜镍冶炼的酸性废水处理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冶炼行业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金川集团公司通过完善废水处理和水回用设施,使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 处理后的水用于选矿浮选、冶炼渣、洗砂和排烟净化等工程,实现了“现场利用”和“近循环”,大幅度减少了新水的使用量。 2012年水回用量超过1360万t,回用率超过96%,吨金属新水消耗量为120t,为2010年的35%,达到我国钴镍冶炼行业最低吨产品的水消耗量,减轻了金昌市的压力。图二金川集团公司“十一五”水资源利用状况(3)加强科研难关,有效利用固废资源,降低环境风险根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自主开发了铜渣、白灰、黑铜渣、阳极泥等固(危)废资源化的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铜、锌、铅等多种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大幅降低了重金属污染防治风险。 其中,铜冶炼粉煤灰等废弃物的湿式处理技术和流电解回收镍铜冶炼渣中的有价金属技术进入了2012 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2010年3月,投资8752万元的白灰综合利用项目完成生产,每年可综合回收铜962t、氧化锌1016t、氧化铋201t、三碱硫酸铅2000t、精铟1.69t。 2011年12月,投资4650万元黑铜渣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将黑铜渣中2000吨铜转为阴极铜制品,生活减少约1.2亿元资金占有的2010年3月完成生产110kt/a铜渣选矿工程, 年产铜品位24%的矿渣精矿42955.2吨,投资实现经济效益31958.68万元的2012年建设2.45亿元的铜阳极泥处理项目,年产金3.8t/a,银267.9t/a,精硒117.2tt/a,年创税收3151万元,利润5035万元三、发展金川特色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以“减量化、再利用、回收利用”为原则,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研制开发新型、高效、节能的冶金提取技术,广泛开展企业内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积极推进环境保护、节能技术与装备,构建区域协调、园区辅助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行业特别是镍、钴冶炼提炼业,走出可持续发展道路积累经验,形成了具有金川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有色金属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公司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中心,构建了八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了内部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1)构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矿山资源的贫富和开采,不断提高开采、筛选、冶金和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2) 发展镍铜钴有色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3)完善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矿石、尾矿砂、镍渣、铜渣、粉煤灰、白灰、黑铜渣、酸泥、污泥的综合利用,成为公司的“第二矿山”;(4)废水资源化产业链不断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量(5)完善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扩大低浓度SO2回收利用力,扩大氯碱等下游产品生产规模(6)完善馀热回收利用产业链,改善低温馀热回收利用工艺,逐步提高馀热回收利用量(7) 建立清洁能源产业链,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太阳能和天然气,提高清洁能源在企业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8)完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产业链,不断提高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实现废物再利用。在拓展自己产业链的同时,金川集团公司充分发挥区域核心企业的作用,采用互补、共生、结合等多种思路,促进当地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金川公司以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与金昌市全面配合地方企业,引进新川化工、甬福化工等企业,与金化集团、金泥集团等本土企业形成环形产业链。 金化集团每年金川公司能消耗70万吨硫酸的金化集团发生的烧碱也被用作金川公司镍精炼过程的原料。 金川公司每年生产20万吨碱性燃烧项目产生的液氯,新川化工生产2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聚氯乙烯生产中的电渣、金川公司的粉煤灰和镍冶炼废弃物,以及金泥集团生产水泥。 金泥集团生产的水泥主要用于金川公司的矿山充填,初步形成了区域间循环产业链。“十一五”期间,金川集团公司通过循环经济建设,实现了废气、废水、固废的最大资源化和排放量的最小化,实际节能了28.01万t煤炭,万元产值的能耗、耗电、耗水量以及电解镍、铜的综合能耗比“十五”末分别为28.16%、5.37% 镍矿中含有的21种有价元素中,抽出了16种,利用的冶炼烟的二氧化硫利用率从“十五”末的81.5%上升到96.1%,上升了14.6个百分点。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空间,解决了资源性企业经济发展变革和可持续发展难题,公司逐渐进入友好快速发展轨道。 2010年成为国家首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2011年首次成为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2011年首次成为国家级铜镍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2011年成为国家首家有色金属筛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业技术中心2012年成为国家循环经济先进企业四、示范履行社会责任,着力环保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金川集团公司坚持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责任”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支持、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显着效果,得到高度赞扬。2009年建成总面积19.92km2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融合矿山环境管理、矿业遗址保护、采矿历史变迁、循环经济发展等自然人文景观,融合科研、教育、旅游、休闲为金川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为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向金昌市政府捐赠2000万元进行西干渠管理,对各城市废水进行分流排放分类处理,同时进行道路硬化和绿化美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