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M睡眠分期规则_第1页
AASM睡眠分期规则_第2页
AASM睡眠分期规则_第3页
AASM睡眠分期规则_第4页
AASM睡眠分期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ASM睡眠分期新规则,东莞市新涌医院睡眠障碍中心2010.6,.,概述,睡眠障碍现象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建立系统的标准化方法定义睡眠及其相关事件性质,对于睡眠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68年第一部经典的正常睡眠判读标准:R&K标准此后40多年发展逐步形成现代多导睡眠诊断技术,睡眠相关现象如觉醒、心律失常、,.,呼吸模式、运动以及行为的本质越来越重视,证实了睡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于2007年正式发布睡眠及其相关事件判读手册规则、术语和技术规范,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睡眠期成年人W期清醒期(Wakefulness)N1期睡眠非快速眼动1期(NREM1)N2期睡眠非快速眼动2期(NREM2)N3期睡眠非快速眼动3期(NREM3)R期睡眠快速眼动期(REM),.,睡眠期小孩W期清醒期(Wakefulness)N1期睡眠非快速眼动1期(NREM1)N2期睡眠非快速眼动2期(NREM2)N3期睡眠非快速眼动3期(NREM3)N期睡眠非快速眼动期(NREM)*R期睡眠快速眼动期(REM),.,成年人睡眠分期,AASMR&K清醒状态W期W期NREMN1期1期N2期2期N3期3&4期REMR期REM期体动-MT,.,睡眠分期判读,基本参数脑电:中心部、枕部、额部眼电:右眼外侧、左眼外侧肌电:下颌肌辅助参数:呼吸(婴幼儿较适用)心电,.,脑电电极位置,根据国际10-20电极安置系统安置。AASM推荐位置:额区电极(F3,F4)、中央区电极(C3,C4)、枕区电极(O1,O2),参考电极位置为左右乳突(M1,M2),6导+2导,地线可放在前额(GND)。,.,.,.,脑电图,推荐导联备用F4-M1F3-M2C4-M1C3-M2O2-M1O1-M2,.,眼电图,推荐导联EMG1-M2E1:电极安置在左眼外眦偏外偏下约1CM处EMG2-M1E2:电极安置在右眼外眦偏外偏上约1CM处,.,.,肌电图,须安置3个电极:A.下颌骨下方边缘中线上1CMB.下颌骨下方边缘下2CM及中线偏左2CMC.下颌骨下方边缘下2CM及中线偏右2CM推荐导联:A+B或A+C组成,.,脑电波形,波:主要见于清醒期,频率13Hz的低电位波,无振幅和形态标准。有时也出现在N2睡眠期,服用安眠药后出现较多。,.,波:频率813Hz,主要见于安静清醒闭眼状态下和REM期,N1期占50uV有时(尤其在幼儿及青少年)为短阵高电压波,需与癫痫波鉴别,有学者称为良性癫痫样睡眠移行波(BETS)。中央部位明显。,.,颅顶尖波:外形尖锐,与背景明显区别,主要见于N1睡眠期后期,常与波毗邻。无振幅和形态标准,时间一般0.5秒,中央部。,.,睡眠纺锤波:外形规则,频率1116Hz(通常1214Hz),持续时间0.5秒,波幅75uV,N2期睡眠75uV)低频率波(0.52Hz)占一屏20%,可判为N3期纺锤波可持续出现无眼球运动肌电活动幅度不一,通产较W期时低N3期睡眠图示,.,R期睡眠(快速眼动期睡眠)低波幅、混合频率脑电波,表现为低电压的波(37Hz)及低频波(较W期时的波慢12Hz),间有典型锯齿波出现。可见快速眼球运动,肌电活动幅度较NR睡眠期显著减弱至近乎平坦(整夜最低)。当以下现象同时出现时即可判为R期睡眠:1.低波幅、混合频率脑电波2.低肌电活动幅度3.可见快速眼球运动,.,一屏或多屏R期睡眠后,若脑电波仍为低波幅、混合频率,无觉醒相关K复合波或纺锤波出现,仍持续低肌电活动幅度,即使没有出现快速眼球运动,应继续判为R期。R期睡眠的完结:1.过渡至W期或N3期2.肌电活动幅度增大,符号N1期准则。3.出现觉醒后脑电为低波幅、混合频率及出现慢速眼球运动(判为N1期)。(如没有出现慢速眼球运动、肌电活动幅度维持低水平,应继续判为R期),.,4.在大型身体运动后紧接出现慢速眼球运动及低波幅、混合频率脑电,没有纺锤波或觉醒相关K复合波,应判为N1期。(如果没有出现慢速眼球运动、肌电活动幅度维持低水平,应继续判为R期)5.一个或更多纺锤波或非觉醒相关K复合波在一屏的前半段出现,即使肌电活动幅度维持低水平,该屏都应判为N2期。,.,N2期/R期睡眠的混合1.在明确N2期与明确R期之间的睡眠时段,肌电活动波幅于一屏前半段显著降低至近乎平坦。即使没有快速眼球运动,以下现象同时出现时该屏应判为R期:a.没有纺锤波b.没有非觉醒相关K复合波2.在明确N2期与明确R期之间的睡眠是时段,肌电活动波幅于一屏前半段显著降低至近乎平坦。以下现象同时出现时该屏应判为N2期:,.,a.纺锤波或非觉醒相关K复合波出现b.没有快速眼球运动3.在明确N2期(肌电活动波幅近乎平坦)与明确R期(肌电活动波幅再无下降)之间的睡眠时段,即使没有快速眼球运动,以下现象同时出现时该屏应判为R期:a.没有纺锤波b.没有非觉醒相关K复合波R期睡眠图示,.,大型身体运动超过半屏的脑电记录被运动及肌电伪迹干扰至模糊不清而无法辨认睡眠期判读标准:1.如节律在该屏中出现(即使少于15秒),判读为W期。2.如无节律节律出现,但前屏或后屏被判读为W期,则该屏亦判为W期。3.其它情况下该屏与后一屏的判读相同大型身体运动图示,.,成人睡眠期呼吸事件判读,事件持续时间判读规则:A.判读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事件,测量事件所持续的时间,是从第一个波幅明显下降呼吸曲线的最低点起到波幅接近基线的第一个呼吸曲线始点止这一段时间。,.,B.基线呼吸波幅确定困难(即呼吸幅度变异较大)时,也可根据呼吸幅度明显稳定增加,或在已经出现血氧饱和度减低的基础上事件相关的血氧饱和度增加至少2%,判读为事件终止。呼吸暂停判读:A.满足下列所有标准时判读为一次呼吸暂停:1.热敏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呼吸气流曲线峰值下降90%基线值。,.,2.事件持续时间至少10秒3.至少90%事件持续时间内,呼吸气流波幅降低符合呼吸暂停规则标准。呼吸暂停的分类:1.阻塞型呼吸暂停事件符合呼吸暂停标准,整个呼吸气流缺失期间存在相关的持续或增强的吸气努力,判读为阻塞型呼吸暂停。,.,阻塞性呼吸暂停,.,2.中枢型呼吸暂停事件符合呼吸暂停标准,整个呼吸气流缺失期间不存在相关的吸气努力,判读为中枢型呼吸暂停。,.,混合型呼吸暂停事件符合呼吸暂停标准,事件开始部分没有与之相关的吸气努力,但事件后部分出现相关的吸气努力,判读为混合型呼吸暂停。,.,说明:判读呼吸暂停不需要最小血氧饱和度降低标准。低通气规则:满足下列全部标准判读为一次低通气:1.鼻压力信号幅度下降30%基线值。2.一次下降持续时间至少10秒。3.血氧饱和度较事件前基线值下降4%。,.,4.至少90%事件持续时间内,呼吸波幅减低必须符合低通气标准。,.,陈-施呼吸判读规则:至少连续3个呼吸周期,呼吸幅度存在逐渐上升和逐渐下降变化,并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判读为陈-施呼吸:1.每小时睡眠时间中存在5次或以上中枢型呼吸暂停或低通气。2.周期性呼吸幅度逐渐上升和逐渐下降的变化连续出现至少10分钟。,.,多导睡眠图报告及其评价,睡眠资料:1.关灯时间2.开灯时间3.总监测(卧床)时间(TIB)minTIB=(开灯记录帧号-关灯记录帧号)/24.总睡眠时间(TST)minTST=各期睡眠时间总和5.入睡潜伏时间(SL)SL=关灯到首屏任何一期睡眠开始时间,.,6.R期潜伏期睡眠开始到首屏R期睡眠时间7.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睡眠开始到开灯时间内总清醒时间8.睡眠效率(SE)%总睡眠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9.各期睡眠时间10.各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11.总睡眠间期时间(SPT)(各睡眠期潜伏时间;睡眠变化次数),.,睡眠呼吸资料: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数*60/总睡眠时间。多导睡眠图结果评价1.睡眠参数:睡眠效率(SE)SE:正常年轻人95%,如果无明显睡眠事件出现,SE80%可能与睡眠环境或精神因素有关。(PSG上指标:W期SPT%5%),.,入睡潜伏期(SL):SL30min睡眠连续性:入睡后觉醒次数10次睡眠结构:N1:2%5%N2:45%55%N3:20%25%R:20%25R期潜伏期:正常为90120min如果入睡后20min进入R睡眠,则为入睡期REM在新生儿属正常,成年人与以下因素有关:,.,检查前睡眠严重欠缺睡眠长期紊乱,如严重OSAHS入睡时间显著后移服用抑制REM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严重OSAHS患者初次接受CPAP治疗发作性睡病重症OSAHS患者等待检查时已经入睡日间多次小睡(MSLT)平均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