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合肥市高三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a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是宗法制强化的产物解析:“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表明士阶层崛起,他们希望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要求社会变革,这就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所以a项符合题意;土地私有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与题干无关,所以排除b项;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宗法制,排除d项。答案:a22020福州市高三模拟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解析: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以华夏和蛮夷之间的区别来强化华夏族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感,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民族冲突,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带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32020衡阳模拟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b儒学家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c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嬗变d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结构也随之改变,士大夫称谓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在社会结构领域的体现,故c项正确。答案:c42020重庆调研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舂。”“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舂。”(城旦舂: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a厉行轻罪重罚 b保留原始习俗c条文细密完备 d维护伦理秩序解析:材料中“杀子”不能称为轻罪,故a项错误;材料法治体现明显,故b项错误;两条法律条文体现不了细密完备,故c项错误;父子和祖父子体现家庭伦理,故d项正确。答案:d52020成都质检后世史家评论汉朝政局时说:“先有其政治机构之崩坏,而后有外戚宦官之擅权国家大权,逐渐由三公而旁落于刺史州牧之手形成豪杰割据之势。”这表明当时()a地方王国的问题亟待解决 b皇权与门阀政治相对平衡c中央集权制在变革中发展 d监察官员缺乏制衡的机制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为解决外戚、宦官专权威胁皇权的问题,汉朝政府中央官制发生相应变化,刺史、州牧制度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长官,在加强专制皇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上的割据势力逐渐形成,也表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应对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因此c项正确。地方王国的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已基本解决,排除a项;皇权与门阀政治相对平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现象,不是汉代的特征,故b项错误;皇权至上,监察官员在制度上不可能不受约束,故d项错误。答案:c62020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兴盛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解析:言谏制度随着专制制度的强化而衰减,故a项错误;言谏制度是封建专制制度自我调整、自我补救、自我充实提高的一种制度,并未受西方思想影响,故b项错误;由材料“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兴盛于宋,终结于明”可知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言谏制度衰减,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故c项正确;言谏制度的适用对象是封建帝王,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c7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解析: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故a项正确。答案:a8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三国志魏书苏则传),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解析:由材料可知门下省主要是皇帝的近臣,地位低下,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说明皇帝重用近臣以削弱大臣的权力,这是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故b项正确。答案:b92020开封模拟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唐代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b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c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d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解析:唐代墓志署名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的变化说明世家大族走向没落,反映了科举制的实施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故选c项。大一统局面在秦汉时已经出现过,故排除a项;摧垮世代荫袭家族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而不是藩镇割据,故排除b项;题意与民族交融无关,故排除d项。答案:c102020太原模拟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解析:根据题干中“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还有儒家经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古代法律的以礼入法的特点,故b项正确。答案:b112020重庆调研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b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解析:结合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可知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a项正确。答案:a122020兰州市高三模拟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a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解析:依据材料中“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君主的个人智慧与能力对于国家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强调的是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的情况;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康乾盛世的功绩;c选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高度集权下可能带来的危机,并未涉及皇帝勤政的内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明初三司在事权上互不统属,致使行政效率较为低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一是注重调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因地制宜地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第二小问,根据明清改革的时代背景,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清末新政其着眼点则是整顿吏治,维系统治;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导致整个官僚队伍贪污腐化的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官僚制度的不合时宜和落后,政府机构的臃肿而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也是重要原因。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2)相同:改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维系其统治。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142020山西45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中央官制 地方管理 选官制度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授爵制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制隋唐 三省六部制 藩镇割据 科举制宋 二府三司制把军、政、财权收归中央 设通判、转运使科举制元 中书省 行省制度明 废丞相 设内阁八股取士清 南书房 军机处八股取士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表格可知,表格从“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三个方面叙述了从秦朝到清朝的发展变化,从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规律,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叙述过程中只要把每一个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如何强化的史实说清楚即可,也可选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如汉武帝强化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夷水文言文课件
- 工业地域与工业联系课件
- 2025年氢能产业投融资与政策环境分析报告
- 夜鹰的叫声课件
- 2025年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性与技术创新报告
- 新能源商用车辆在天然气行业的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
- 农发行岳阳市岳阳楼区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夜间驾驶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农发行广元市青川县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郑州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集
- 传统琉璃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表现性研究: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视角
- 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研究
- 《老年人生活照料与基础护理实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急性会厌炎的治疗与护理
- 医院集团大部制管理制度
- 老年医学知识技能培训
- 预备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JG/T 455-2014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
- 管道试压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白山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