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2 送李愿归盘谷序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2 送李愿归盘谷序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2 送李愿归盘谷序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李愿归盘谷序一、基础知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旗旄(mo)遁藏(dn cn)轻裾(j) 才畯满前(jn)b便体(bin) 黜陟(ch zh)刑辟(b) 濯清泉(zhu)c嗫嚅(ni) 趑趄(z j)黛绿(di) 含辛茹苦(r)d侥幸(jio) 徜徉(chn yn)鲜少(xin) 膏车秣马(m)解析:选b。便体(pin)。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宅:位于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 畯:通“俊”,才智出众c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濯:洗d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便:方便解析:选d。便:安适,舒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b濯清泉以自洁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伺候于公卿之门能谤讥于市朝d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选d。a项,都是用在主谓之间;b项,都是表目的,来;c项,都是介词,在;d项,语气词;代词。以下各项全都属于李愿隐居盘谷的原因的一组是()宅幽而势阻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触刑辟而诛戮abc d答案:c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介绍盘谷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又以其名字的由来吸引“我”的朋友李愿居住在这里,而完成了文章第一段的叙述。b本文的主体段落作者以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类人:一是声势显赫、穷奢极欲的达官贵人;二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的人;三是怀才不遇、归隐山林的人。c文章末段写作者韩愈听了李愿的话后,由此生发,并用歌唱的形式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d全文属于亲友别离、赠言规勉类的赠序,结构谨严,浑然一体,语言风格与师说相同。作者是在朴实的叙述中完成了全文的说理的。解析:选d。本文语言风格瑰丽而刚健。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飘轻裾,翳长袖翳:遮蔽,遮掩b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怜:宠爱c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陟:流放d膏吾车兮秣吾马 膏:加油使润滑解析:选c。陟:升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升高而望远 是岁十月之望车服不维 维子之宫a两个“望”字相同,两个“维”字也相同b两个“望”字相同,两个“维”字不同c两个“望”字不同,两个“维”字相同d两个“望”字不同,两个“维”字也不同解析:选d。望:眺望。望:阴历每月十五日。维:维系,羁拌。维: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愿所说的话描述了三种人:“遇知于天子”者、“不遇于时”者、“伺候于公卿”者。作者借李愿之口,对这三种人均持批判态度。b本文精彩处在于把当时官场的得意者和钻营者刻画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c作者极力赞美李愿的观点,称道隐居的乐趣,甚至表示自己也要去做隐士,其实是作者当时与李愿一样“不遇于时”。d本文用李愿自己的话描写世上的三种人,赞李愿为正直的“不遇于时”的大丈夫;再用歌的形式,衬托李愿甘于恬淡。全文如清代刘大櫆所说的洋洋洒洒,藏蓄不露。解析:选a。作者对于“不遇于时”者,无批判态度。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译文:_(2)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译文:_答案:(1)才华出众的人聚集在他们面前,谈古说今,赞扬他们的美德,听着顺耳而不感到厌烦。(2)给我的车轴上抹上油啊,喂好我的马,跟随先生你去盘谷啊,让我一辈子在那儿安闲自得。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赠医者汤伯高序元揭傒斯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选自揭傒斯全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摒弃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 容:容纳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 恚:怨恨d其治以脉,不以证 证:症状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a项,“即屏去”中的“去”是舍弃不用的意思,从结构上看“屏”与“去”为同义复指,从通假联想来看“屏”通“摒”。据此可以推断“屏”是“摒弃”的意思,正确。b项,“以为容”即“以(之)为容”,“把它作为”,据此推断“容”是名词,根据它有“容貌”的义项,可引申为“表象”的意思。c项,“怨恚”从字形和内容推断两词为同一意思,句中的“而”表转折关系,结合语境解释为“怨恨”,正确。d项,“以脉,不以证”结构一致,内容相反,从通假角度推断“证”通“征”,意思是“症状”,正确。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段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词“乃”之前要断开,从而排除d项。“责”是“要求,索要”的意思,“信”是“相信”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所以不会同在一个分句里,从而排除a项。“去”是“离开”的意思,“不顾”是“不回头看”的意思,“自是”是“从此”的意思,所以“不顾”与“自是”之间应该断开,从而排除b项。故c项正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c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解析:选a。本题从缩小范围、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a项,原文中“终不一语加咎巫”的意思是“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选项说“很少受到谴责”,把“没有”说成“很少”,缩小了限制范围;“学者不愿行医”在原文中没有任何体现,原文中“学者日以怠”的意思是“学医的人一天天懈怠”。故a项与原文内容不符。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译文:_(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译文:_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定语后置句。(1)“殚”“竭”是同义词,联想成语“殚精竭虑”可知,是“用尽、耗尽”的意思。多义词“卒”在此语境中是“最终”的意思。虚词“且”联想课文中“不出,火且尽”,译为“将要”。“交责”字字落实应为“相互指责”。“是”代词,译为“这”。(2)对句“一方之良”“一言之善”是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即“一良方”“一善言”,“一个好的药方”“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币”是古今异义词,指财物重金。“师”活用为动词,联想课文中“吾从而师之”,译为“拜师”。虚词“乃”联想课文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译为副词“才”更合语境。答案:(1)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2)(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参考译文】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奏效不奏效,巫师总是受到上等的赏赐而医生总是在他之后。所以医生稍稍想要急于求利、取信于人,就一定要借助邪气魅惑的征兆来作为表象(迷惑人),即使是大智之人也很少不被迷惑。更严重的是沅湘之地是用人来祭祀不该祭拜的鬼,求取好处,遭受严重的刑罚却不怨恨,因而巫术的祸害已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能解决了。从医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胜过巫术了,即使有好的医生也不能施展他的才能,来成就他的威名,而且学医的人一天天地懈怠,所以有时在几个郡的广大地区求取一个好医生都不能得到。哎呀,难道是先王的法度不开明吗?为什么巫术的祸患到了这个地步!人们能够得以终养天年,不也是幸运的吗!我的家乡有位徐若虚先生,他家是郡中的大姓人家。他十五岁考中进士,就拒绝做官回乡行医。(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历经几十年,他的医术大有所成,著成易简归一几十卷。分辨疑难补充遗漏,广博简约明晰详审,贯通精深融汇聪敏,都说他是古人重生。他治疗凭借的是脉象,不依靠症状,无论富人还是穷人,不索求回报,相信医术就去治疗,没有不奏效的,如果不能治疗,一定先让求医的人家知道,只要一用到巫术,就离去不回头。从这以后,我们乡里的巫师,渐渐地不能独享治病的功劳了。我走了几千里路也没发现比得上他的,偶尔遇到的,又只研究一门学问,擅长一个方面而已,没有同时擅长的。(我)来到旴江,得以认识汤伯高,(他)明晓知识、沉静高深,不夸耀、不骄傲,跟徐先生很相似。我正担心巫术的祸患,从医的风尚不能显明,袖手旁观百姓的性命受摧折却不能救助,而且爱惜汤伯高的学识与徐先生相似,并且试验(他的)医术都起效,所以一起写出巫师、医生的行为带来的祸害和好处以及徐先生的根本始末来赠送给他。唉,假使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一样,相信医术的人都像我们乡里的人们一样,巫师还能长久取胜吗?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听说庐山有个姓郭,号南寄的人,也有名望。四、语言运用面对种种自然现象,我们常常会产生一些人生感悟。请仿照例句的结构,写两句人生感悟,感悟对象和感悟内容不得同于原句。黄昏给人的不仅仅是伤感,也有对黎明的期待。答:_答案:示例:秋天给人的不仅仅是凄凉,也有对春天的憧憬。或:天灾给人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