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 第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指定区域内。第卷(阅读题,共74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周易是中华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以太极为本原的、秩序谨严的有机整体。此即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蕴含的太极整体观。易传序卦则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详尽、气势恢宏的宇宙图景。易经六十四卦便是对这个宇宙图景模拟所得的一套严整的象数符号系统。这些是对中华文化之天人合一主流思想的独特表达。由于宇宙万物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个成员,当然是宇宙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应摈弃那种让人类走了很长弯路,只顾局部、短期利益的鼠目寸光式的行为方式,进而建立起一种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现代行为方式。而这也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核心理念。在太极整体观的基础上,周易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此之谓周易的生生不息观,即易传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和“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所显示的发展观。这告诉我们,由于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因此,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也是宇宙发展过程中的、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悲观绝望。当然,我们反对对人类前途的一切悲观论调,绝不意味着人类可以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恰恰相反,人类应该迅速警醒,从容应战,精诚合作,以顺利渡过难关。易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其中的“天地”不应只狭隘地理解为蓝天、大地,而应看作代表宇宙间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如天人、男女、上下、泰否、身心、内外等,易传以“阴阳”统称之。这就是说,如果阴阳两方面处于相互交感融洽的状态,则彼此都能亨通兴盛;反之,如果阴阳双方处于相互封闭隔绝的状态,则彼此都将走向衰败。此为阴阳交泰观。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的全球问题,实质上便是天人之间长期紧张对立的后果,是人把大自然当作可以任意宰割的沉默羔羊而一味征服索取、大自然对人的无知妄为“忍无可忍”而进行“报复”的必然结局,是传统发展观以物为中心、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诚如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巴里康芒纳所说:“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易经曰:“节,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说,保有节度则会万事亨通,若以节制为苦,则诸事不利,不必占问。易传进一步阐发说,以谈笑自若的大将风度履险蹈危,以随时使自己居于恰当位置的自觉意识保持节度,以居中守正的刚健气魄创造亨通;大自然正是因为保有节度才使四季得以形成并各有成就;人类也应随时使自己保持节度并形成严格制度,这样才不会伤财害民。此之谓周易的节以制度观。大自然的负荷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因此,中华文化一贯主张,知足者富,知足常乐。为了使人类达到更高的生存质量,为了使人类能有更理想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时刻告诫自己注意节制。(摘编自赵建功周易的生态伦理智慧)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周易认为人对待自然不应只顾及局部、短期利益,而应顾全大局和长远。b. 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是因为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c. 在面对宇宙的发展、前进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应当从容应对,而不必悲观。d. 易传将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统称为天地,也叫阴阳。阴阳合则万事通。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说周易的价值,然后从四方面分述,层次清晰。b. 文章后四段都是先阐释易理,然后再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具有针对性。c. 文章引用周易等有关论述,为当今某些问题的解决开具中华文化的药方。d. 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逻辑性非常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易之所以被称为光辉的杰作,是因为其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对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主流思想有独特表达。b. 周易提出的节以制度观启发我们,为使人类有更高的生存质量、更理想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需时刻告诫自己注意节制。c. 老子认为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这一思想与周易蕴含的阴阳交泰观是相通的。d. 中国大跃进时期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严重违背了周易的节以制度观,造成了伤财害民的结果。【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a项,移花接木,“人对待自然不应只顾及局部、短期利益,而应顾全大局和长远”是作者依据周易推理出的观点,不是周易本身的观点;b项,强加因果,“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是同一说法的不同表述,不是因果关系;d项,易传将宇宙间所有对立统一的事物统称为阴阳,不叫天地。故本题选c项。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述方法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d项,没有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无中生有,故本题选d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a项,强加因果,按照原文,周易被称为光辉的杰作的原因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题选a项。【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最近车市中最热的一项政策,便是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简称国六)的实施。对不少车企来说,在销库存的同时,攻克国六标准所带来的技术难关也是当务之急。各大车企纷纷加强技.术升级,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长城汽车已推出多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主力车型,吉利帝豪家族四款车型全系满足国六标准,还有一些品牌如别克、雪佛兰、领克等推行三缸机代替四缸机以降低排放。号称史上最严的国六排放标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从行业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洗牌的利器。一些技术储备较弱的车企很可能会因此而被“清洗”掉。得益于对汽车前瞻技术的思考和实践,长城汽车探索出应对之道。2019年,长城汽车逆势“破冰”。今年16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493538辆,同比劲增4.7%。与此同时,长城汽车积极兑现全球化战略诺言。6月5日,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图拉工厂不仅展现出中国汽车制造水平新高度,更引领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由以往的产品贸易输出转向工艺技术的标准输出。6月,长城汽车共出口新车6711辆,同比增长83.3%。业内人士表示,各地在推行国六之际,要考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尊重汽车行业客观发展规律。地方政府应给予国五车型适当的过渡期,并着力解决国六提前实施区域的国五库存积压问题。(摘编自任国省国六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汽车行业积极应对)材料二: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等方面做出要求。其中提出:“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有15个省、直辖市出台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的文件。相对而言,北京对于私家车国六标准的施行时间最为宽松(2020年施行),其他重点地区大都将在今年7月1日起对轻型车施行国六标准。此外,北京、上海、天津等五地将跳过国六a.,直接施行国六b.阶段标准。(摘编自鄂智超“国六”已来,中国汽车迈入清洁排放新阶段)材料三:当地时间7日,德国斯图加特检察官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公司已接受5.35亿欧元罚款,成为因柴油车尾气排放造假被处罚的又一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德国方面的检察官表示,保时捷的开发部门忽视了其法律义务,最终导致柴油车在欧洲以及其他不符合排放规定的地区销售。保时捷接受了此次罚款,并且表示,保时捷品牌本身从未开发柴油发动机,但其管理人员未能正确监督柴油发动机在车辆中的使用。回顾近几年的“排放门”丑闻,除了保时捷之外,大众、奥迪等不少其他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出售了柴油发动机汽车,而这些汽车不符合清洁空气规则并欺骗了排放测试。保时捷此次罚款使大众在“排放门”丑闻中的总罚款金额上升到了300亿欧元。因为“排放门”罚款的继续,大众集团的股价隔夜下挫超过2%。德国监管机构态度很严肃,而挽救“德国制造”,德国车企需要做的还有不少。(摘编自“央视财经”“排放门”还没完!这个豪车品牌被罚40亿元)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ab. bc. cd. d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来看,国家对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非常重视,目的清晰,要求明确,因地制宜,逐步推进。b. 北京虽然将直接施行国六b.阶段标准,但在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的15个省、直辖市中,对于私家车国六标准的施行时间最为宽松,说明北京考虑了百姓的用车利益。c. 因在欧洲及其他一些地区销售柴油车,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公司被罚款5.35亿欧元;受此波及,仅隔一夜,大众集团股价下挫2%以上。d. 德国大众公司旗下的大众、奥迪、保时捷等不少品牌近几年接连出现“排放门”丑闻,大众集团的总罚款金额已上升至300亿欧元。6. 从长城公司经验和大众集团的教训来看,在实施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的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如何应对?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答。【答案】4. d 5. c 6. 进行技术攻关:培养前瞻性眼光,加强技术升级,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长城汽车已推出多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主力车型。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国五库存积压问题:一方面争取政府支持,给予国五车型适当的过渡期,一方面努力促销。强化品牌意识:诚信经营,承担法律义务,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标准,避免大众汽车“排放门”那样的丑闻造成的声誉和经济损失。【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d选项,无中生有,由“号称史上最严的国六排放标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从行业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洗牌的利器。一些技术储备较弱的车企很可能会因此而被清洗掉。”可知,结果是技术洗牌。并非中小企业不堪其扰。故本题选d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c项,由“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公司已接受5.35亿欧元罚款,成为因柴油车尾气排放造假被处罚的又一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可知被处罚并非因为销售柴油车,而是因为“柴油车尾气排放造假”,故本题选c项。【6题详解】本题考察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做答此类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从长城公司的经验和大众集团的教训来看,在实施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的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如何应对?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答。注意根据材料中的“各大车企纷纷加强技.术升级,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长城汽车已推出多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主力车型,吉利帝豪家族四款车型全系满足国六标准,还有一些品牌如别克、雪佛兰、领克等推”、“地方政府应给予国五车型适当的过渡期,并着力解决国六提前实施区域的国五库存积压问题。”、“回顾近几年的“排放门”丑闻,除了保时捷之外,大众、奥迪等不少其他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出售了柴油发动机汽车,而这些汽车不符合清洁空气规则并欺骗了排放测试。”概括答题要点即可。【点睛】作答此类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新年礼物侯发山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刘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受电话。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选自小小说月刊)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母亲接到李娟的电话,始而激动,继而沉默,再后怯怯地问话,表现了她对女儿由思念、期盼到理解、关心的变化,这是小说的细腻之处。b. 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很久不知道给母亲买什么礼物,就打电话问母亲缺少什么,这样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了下面母亲为李娟寄礼物的事。c. 李娟听弟弟在电话里讲述母亲对她的思念和期盼,于是也开始思念母亲,亟不可待地想回家和母亲团聚,感受母女亲情,所以流下了泪水。d. 弟弟回到家里过年,而且还帮母亲劝姐姐回家过年,说明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超过了姐姐,他是小说着力树立的一个鲜明的孝子形象。8. 小说在刻画李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9. 新年礼物对李娟和母亲来说,意义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新年礼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答案】7. b 8. 不怕吃苦。常年在外打工当保姆。有孝心。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享福,意识到母亲可能不高兴,就换了欢快的语气。细心。看到别人有的东西,想到给母亲买。 9. 作用: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凸显小说陪伴比物质对老人更重要的主题。使主人公李娟有孝心但疏忽了母亲心灵需要的人物形象丰满。【解析】【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理解、关心”脱离文本实际于文无据。原文母亲的沉默是对女儿不能回家的黯然,买火车票让女儿回家是对女儿的思念,渴望见到女儿。没有体现“理解、关心”。c项,“亟不可待地想回家和母亲团聚,感受母女亲情,所以流下了泪水”中“亟不可待”于文无据,文中流泪表达的是面对母爱的动容,没有说要马上回家见母亲。d项,“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超过了姐姐”以偏概全,姐姐由于工作繁忙,没时间回家,给母亲买的礼物,隔三差五的打电话实际上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着力”“鲜明”言之太过。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题干问的是“小说在刻画李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答题的模式为:某某是一位的形象,事例(描写)体现了特点。首先到文中找到人物的言行举止,这些内容是正面描写,从中分析人物的特点;然后找作者和文中人物对其的评价,这是侧面衬托。这题主要是正面描写。常年在外打工,过年也不回家,说明她不怕吃苦。“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给母亲买各种东西,说明她有孝心。“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看到城里人有啥就给母亲买,体贴地想到母亲一个人孤单,买个收音机,说明她细心。【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题干问的是“新年礼物对李娟和母亲来说,意义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并简要分析新年礼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小说情节作用题要从几个角度考虑:人物、情节、主旨、文章结构等,一定要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本题中,从情节上讲,“礼物”贯穿全文,如“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母亲给李娟寄“礼物”因此,“礼物”是本文的线索,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从人物形象上来讲,从原文“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等内容可以看出,主人公李娟有孝心,但疏忽了母亲心灵需要,而“礼物”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文章主旨来看,小说中两份礼物不同,对李娟来说新年礼物代表她对母亲的孝心,而对母亲来说新年礼物传达的是她对女儿陪伴自己的心灵需求。这就凸显小说陪伴比物质对老人更重要的主题。【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少有志操,介特。习鲁诗,师博士许晃。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太守刘咸强召之,业乃载病诣门,咸怒,出教曰:“贤者不避害,譬犹彀弩射市,薄命者先死。闻业名称,故欲与之为治,而反托疾乎?”令诣狱养病,欲杀之。客有说咸曰:“赵杀鸣犊。,孔子临河而逝。未闻求贤而胁以牢狱者也”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莽之世。及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譬旨曰:“方今天下分崩,孰知是非?而以区区之身,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身名俱全,不亦优乎!今数年不起,猜疑寇心,凶祸立加,非计之得者也,”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投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述闻业死,大惊,又耻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吊祠,赙赠百匹,业子犟,逃避不受。蜀平,光武下诏表其闾,益部纪载其高节,图画形象。(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注彀(gu):使劲张弓。赵杀鸣犊:赵简子杀其大夫鸣铵。鸣犊,人名,孔子世家作窦鸣犊,春秋时期晋国大夫。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b. 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来&c. 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d. 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选举官员的科目。其实,察举各科都有经学内容,把“明经”特立一科,说明经学在汉代政治中的地位。来b. 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来又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 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或者超越自己本来地位的称号。如文中的公孙述于建武元年在蜀地称帝,并立国号为“成家”。d. 居摄,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皇后或太子、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历史上“居摄”都是为篡位耍的花招,如王莽。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业致力经学,政治志向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拜博士许晃为老师学习鲁诗,最终得到社会承认,以“明经”科目被推荐,并被授予为郎官。b. 李业为人孤高,不愿追随世俗。在王莽代理朝政期间,太守刘咸强迫他出来做官,他托病推辞,实是他不愿意与刘咸之类的人同流合污,而有辱自己的名声。c. 李业刚正不屈,严守做人底线。面对公孙述授予他公侯爵位的诱惑,不为所动;面对尹融根据公孙述旨意的劝说,也不肯屈从,最终毫不畏惧地饮下毒酒而死。d. 李业节操高尚,受到光武嘉奖。公孙述在得知李业死后,怕承担杀贤者的罪名,就亲自前去吊唁祭祀。后来光武帝下诏书在他家门口建造碑坊予以表彰。1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莽之世。(2)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王莽任命他担任酒士,李业因病不去上任,于是到山谷中隐藏,不露姓名和踪迹,一直到王莽代结束。(2)李业说:“大丈夫在心中早就决定了,叫妻子儿女做什么?”【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的意思是:有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去,有祸乱的国家不要居住。自己亲身做不善的事情,这是道义所不允许的。君子遇到危险献出生命,为什么要用高官和很多的钓饵来加以引诱呢?”尹融见李业言辞志向不肯屈从,又说:“最好叫来您全家商量。”其中,“危国”、“乱国”、“君子”为名词,此处应断开;“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句子成分完整,此处应断开,排除ad;“君子见危授命”主谓宾俱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居摄,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皇后或太子、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表述错误,应为“居摄,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公孙述在得知李业死后,怕承担杀贤者的罪名,就亲自前去吊唁祭祀”错,公孙述并没有亲自前去吊暗,而是派使者去的。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以为”,任命为;“之”,去;“终”,直到。第二句中,“于心”,在心中;“妻子”,妻子儿女;“何为”,叫做什么。【点睛】参考译文: 李业,字巨游,广漠梓潼人。李业从小有志气和操守,孤高,不随流俗。他学习鲁诗,拜博士许晃为师。元始年间,被推举为明经,任郎官。赶上王莽代皇帝处理政事,李业托病辞去官职,关起门来不接受州郡的任命。太守刘咸强行召他任职,李业于是抱病到郡府。刘咸发怒,发出告谕说:“贤明的人不躲避灾难,就像张满弓向人多的地方射去,命薄的人先死。我听说李业的名声,所以想同他一起治理政事,他竟然以生病为由推托吗?”下令要李业到狱中养病,打算将他杀掉。有位宾客劝说刘咸:“赵简子杀了其大夫鸣犊,孔子走到黄河边又返回来了。没听说过谁访求贤明的人却用监狱加以胁迫的。”刘咸这才放他出来,推举他为方正。王莽任命他为酒士,因病不去上任,接着到山谷中隐藏,不露姓名和踪迹,一直到王莽朝代结束。到公孙述僭称天子名号,公孙述一向听说李业有才德,就征召他,想要他担任博士,李业竭力以生病为由不动身。这样有几年,公孙述羞于不能将他召来,就派大鸿胪尹融带了毒酒捧着诏书来威胁李业:如果他动身,就授予他公侯的爵位;不肯动身,就赐给他毒药。尹融根据公孙述的旨意晓谕李业说:“现在天下分裂,谁知道谁对谁错,却以区区身体尝试难以预测的灾祸吗!朝廷贪求仰慕您的名声和德行,将官位空着,到现在已有七年了,保留着四季的珍贵用品,没有忘掉您。您应当上为侍奉了解自己的人,下为子孙考虑,身体名声都可保全,不也很好吗!现在多年不肯动身,使仇人心里起疑,灾难立刻降临,这不是妥善的办法。”李业叹了口气说:“有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去,有祸乱的国家不要居住。自己亲身做不善的事情,这是道义所不允许的。君子遇到危险献出生命,为什么要用高官和很多的钓饵来加以引诱呢?”尹融见李业言辞志向不肯屈从,又说:“最好叫来您全家商量。”李业说:“大丈夫在心中早就决定了,叫妻子儿女来做什么?”于是喝毒药而死。公孙述得知李业死了,大为震惊,但又耻于背负杀害贤人之名,就派使者去吊唁祭祀,赠送一百匹助丧用的布匹。李业的儿子李翚避而推辞不受。蜀郡平定以后,光武下诏书在李业家门口建造碑坊,益部纪记述了他的高尚节操,还有他的画像。(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岑参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注: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其那:那,奈何。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b. 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c. 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d. 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15. 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高度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宦海漂泊的感叹。颔联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安。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如流水”“今又起”悲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选项b,“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说法错误,不是“不敢抱怨”,而是没必要抱怨,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故答案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情感赏析的能力。这类试题最重要的是认真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要注意抓住体现情感的关键词,还要注意诗歌的创作背景作答知人论世。本题只要注意认真理解诗歌内容即可: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三度为郎,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平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诗的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平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题)(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过秦论(2)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3)_,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4)盘飧市远无兼味,_。客至(5)吴楚东南坼,_。登岳阳楼(6)浴乎沂,_,咏而归。子路侍坐(7)心非木石岂无感,_。拟行路难(8)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9)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皆有所养。礼运(10)_,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11)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12)战士军前半死生,_。燕歌行(13)熊咆龙吟殷岩泉,_。梦游天姥吟留别(14)_,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答案】 (1).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3). 三顾频烦天下计 (4). 樽酒家贫只旧醅 (5). 乾坤日夜浮 (6). 风乎舞雩 (7). 吞声踯躅不敢言 (8). 究天人之际 (9). 矜、寡、孤、独、废疾者 (10). 人生代代无穷已 (11). 竹喧归浣女 (12). 美人帐下犹歌舞 (13). 栗深林兮惊层巅 (14). 古来圣贤皆寂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期”“樽”“醅”“雩”“踯躅”“喧”“栗”“巅”。【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第卷(表达题,共7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b 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c. 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d. 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b. 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c. 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d.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b.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c. 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d. 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 仰望天空【答案】17. c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前边的语言环境是“在时代的战场上”,故用“冲锋陷阵”;“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江山,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前文是“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此处不应该用贬义词,应用“指点江山”;“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此处形容“生命之土”,应用“安身立命”;“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此处形容“精神之天”,指的是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故应用“超凡脱俗”。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c、d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排除ac;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土地和天空”,后面也应是先“土地”,后“天空”,排除b。故选d。【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