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sh)”或“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谥号用字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以逸周书谥法解为参照,朝廷欲赐大臣谥号,往往援例此书办理。早期谥号多用一个字,如周平王、秦穆公、魏安王;也有用两个字的,如赵惠文王等。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忠烈公等。古代谥号是有一定制度规则的,一般而言,文臣谥曰“文”,武臣谥曰“武”。东晋的王导,谥号是“文献”。整个东晋,只有他一个人谥“文献”。到了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文贞”是对文臣最大的褒奖,是极美的谥号,朝廷不轻易授予。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在中国的历史上,宋代以降,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宋代的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第一次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文正”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一般是不肯轻易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曾国藩。所以,“生晋太傅,死谥文正”也就成了历代知识分子的至高追求。(注)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三公之一,正一品位,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1 .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卿大夫(di)给予(i)褒贬(bo)避讳(hu)B卿大夫(d)给予(j)褒贬(bo)避讳(wi)C卿大夫(d)给予(j)褒贬(bo)避讳(hu)D卿大夫(di)给予(j)褒贬(bo)避讳(hu)2 . 根据文意,文中划线词语解释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援例:求援以降:以后B援例:引用以降:国家破灭C援例:求援以降:国家破灭D援例:引用以降:以后3 . “为”字的第二笔是“丿”,“臣”字的第二笔是(_),“此”字的第五笔是(_)二、现代文阅读逝去的书信张抗抗在许多年中,我们依赖书信维持生存。书信是我们寂寞的日子里稀少的欢乐和光明。信中的每一个字都被我们贪婪嚼碎小心咽下,然后一字不漏地“输入”记忆珍藏。收信、读信和复信,常须躲闪避开周围警犬般的耳目,使得书信的来去变得隐秘而鬼祟,那仅仅只因为小小的信封承载了最大的私人空间,是充满敌意的生活中唯一的温暖和慰藉,支撑我们度过苦涩难耐的时光。那个冬天的小兴安岭,大雪封山,进山伐木的连队和农场断了联系,一连两个月,信件完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帐篷门口的雪地被盼信的人们踩得邦硬,林中只有飞舞的雪花但没有哪怕一只信封的踪影,寂静和寂寞让人透不过气,每个人都狂躁不安,快被逼得发疯。暴风雪的夜晚,我们在微弱的烛光下疯狂地写信,写给我们想得起来的任何人。一只只用饭粒黏的厚信封,在炕席下被压成薄片,一只只薄片积成了厚厚一摞,硌得人腰疼。我们共同守望着冰雪,却没有邮递员来把那些信接走。有个宁波女知青是个独生女,她和父母有约,每日互有一信发出,从不间断,没有书信的那两个月,她写的信已塞满了一个个旅行袋,她甚至吃不下任何东西,气息奄奄几乎快要死去。一个休息日,有男生帮她背着那只旅行袋,顶着风雪步行几个小时到林场的场部去寄信,把那个小邮电所的邮票用得一张不剩。很多日子以后,天终于晴了,山沟里突然响起了拖拉机的轰鸣,我们的欢呼声震落了树上的积雪,满满的车厢卸下了我们需要的食品和杂物,还有几只沉重的麻袋快被撑破的麻袋在几分钟内被无数双手迅速撕开,无数只沉甸甸的信封如泉水“哗”地涌出来,散落在雪地上,然后,一抢而空。我抢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几封信,信上的邮票已被雪花洇湿。那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节日,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同一份礼物。整整一个夜晚,帐篷里鸦雀无声,人人都在马灯下安静地读信,只听见纸页的翻动声和姑娘们喜极的啜泣。我枕着父母和友人的来信,在心里一遍遍背诵着信上的每一句话。如今想起来,信上讲的其实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二十多年前那个夜晚,信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使我兴奋不已。我倾听炉膛中燃烧的木柈在欢快地歌唱,伴着山林里低低的风声,夜色从眼前的信纸上一行行挪移,终是无法入睡,早起的值日生已开始担水扫地,帐篷顶上烟囱的缝隙处渐渐由灰而蓝最后变成一个金黄,天完全亮了,而我还睁大着眼睛。那是等待书信的有关记忆中,最为完整的一次。假如那些信再不来,我们还能在森林里坚持下去吗?小小的信封、薄薄的信纸,你真有那么大的魔力啊。到了盼望情书的年龄,书信就成了生命以及爱人的一部分。我们会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在收发室门口徘徊,像警觉的兔子一般时刻聆听着邮递员的脚步声。我一次次穿过黑暗的楼道,一日数次爬过几十级楼梯去开信箱。明明上午信已来过,下午还是忍不住再去一次。我的手颤抖着伸进满是灰尘的铁皮邮箱,把空空的邮箱搜索了再搜索。只要指尖触到了一点纸角,未等把信封从邮箱里拽出来,漆黑的楼道已是阳光灿烂。旋风一般卷上楼去,信封就像翅膀,平步青云,千里万里飘飘欲仙。书信的年代我们活在文字里。那文字充满了善意的夸张,虽有点自欺欺人却助我们度过精神饥荒。其实每一封书信都充满着被偷窥被检查被告密的危险,有多少悲惨的故事源于书信引发的祸端。但书信仍在继续着,仍有那么多人痴心不改。书信是书信年代连通外界仅有的通道,唯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盼信、拆信,还是回信、寄信,每一个琐碎的过程,都让人愿豁出去抛洒所有的废话和激情。如今我们已不再等待书信,若是有送报的邮差捎来几封书信,倒会让你觉得稀奇,拆开看,信封里除了会议通知,便是合同公文。我们想要同另一个人私下说的话,莫非都已用电话和Email说完?书信时代终结后,我不知道自己还能盼望什么。偶尔我会疯狂地用笔写信,也仅仅是为了寄托对书信的怀念而已。4 . 文题“逝去的书信”的含义是什么?5 . 文章选取了哪几个感人的细节来描述“知青”的书信生涯?6 . 文章为什么把第小段独句成段?7 . “我们会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在收发室门口徘徊,像警觉的兔子一般时刻聆听着邮递员的脚步声”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体会其表达效果。伟大的悲剧茨威格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 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与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几百万个月 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方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竞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一一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中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有删减)8 . 选文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9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试做品析。(1)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2)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0 . 从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的业绩作证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怎祥的品质?11 . 结合上下文 ,分析第段划线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12 .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茨威格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那么,你认为斯威科特行人的科学探险有什么积极意义呢?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3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清荣峻茂(茂盛)B属引凄异(连接)C虽乘奔御风(奔跑)D林寒涧肃(肃杀,凄寒)14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不以疾也自康乐以来C春冬之时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D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15 .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B本文带有骈文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C作者以凝练俭省的文字描绘景物,常只用寥寥数个字,即可将景物特征鲜明表现出来。D课文第2、3、4段抓住季节特点,先后写出秋天、春冬、夏天各个不同季节中三峡的自然景象。四、情景默写16 . 古诗文名句默写。 _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此夜曲中闻折柳, 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屈原的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亦发出相似感慨:“_,_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_,_。”五、名著阅读17 . 名著阅读。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1)以上文字节选自格列佛游记,这是(国别)作家(姓名)创作的一篇小说。(2)加点词语“这种发明”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1 生物的分类 说课稿+说课稿
- 启封用电申请书
- 入团申请书书结尾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课时3 硝酸说课稿 鲁科版必修1
- 小学副校长申请书
- 武汉公积金申请书
- 中职护理申请书
- 企业设立申请书查询
- 3.1 多变的天气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 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初中数学冀教版2012八年级下册-冀教版2012
- 垫资柴油购销合同协议
- 2025-2030国内地热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Unit1 Section B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bout a new friend?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Part A(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LED显示屏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 初中英语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GB/T 1503-2024铸钢轧辊
- 幼儿园社会教育专题-考核测试题四(第七、八章)-国开(ZJ)-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