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ling)褪色(tu)枯涸(h)发髻( j)B诀别(qu)琢磨(zhu)憔悴( cu)占卜( b)C攲斜(q)菡萏(dn)霎时(sh)狭隘(y)D殉职(xn)热忱(chn)虐待(n)烧灼(zhu)2 . 如果你身边有人在餐桌上浪费粮食,你将怎样去劝说他?下列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不要浪费粮食,你把剩下的饭菜都吃了!B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行动”吧!C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赶紧把剩下的饭菜倒掉,不要让别人看见了。D不想吃的食物就这么倒掉了,你不觉得这样太浪费了吗?二、基础知识综合3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的学习,没有,只有,还需保持。增长知识见识、练就过硬本领,可以说是一辈子的功夫。保持,扩大知识的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不断掌握真才实学,我们的青春一定能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1)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_A进行时B加速度C完成时(2)第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3)请给第句补上一个与画线文字结构相同的短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三、现代文阅读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教育子女的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墨翟就是墨子,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无论对什么人,与自己的关系不管亲疏,都要一概施之以爱,热心救世。墨子的弟子们组成一个学派,行游天下,不但在理论上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且从事实际的政治,试图阻止各国之间的常见征战,电影墨攻就是对墨家学派这种特征的形象再现。所以孟子说他们“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不怕劳苦,不顾个人的身体,一心为别人考虑。杨朱,也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张和墨子正相反。杨朱宣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拔下我一根汗毛,即使能让全天下都得到好处,我也不干,因为我自己受到了损失。他的实际行动也是如此,“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从来不参加军队,遇见打仗的地方绕着走,也从不掺和别人的是是非非。杨朱认为,天地万物,都没有自己的身体尊贵,凡是有利于我的,就干;不利于我的,一律不为。颜之推说,像墨子那样的,就叫做热腹,太过热心;像杨朱那样的,就叫做冷肠,又太过无情。冷肠和热腹,都是走极端,都不得其中,正确的做法,是“肠不可冷,腹不可热”,一切以仁义为标准。颜氏家训的时代,虽然距离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年,但是它所提出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们。比如,朋友遇到了困难,帮不帮忙?帮多大力度的忙?什么样的事一定要帮,什么样的事可帮可不帮,什么样的事又坚决不能帮?什么时候要量力而行,什么时候又必须全力以赴等等。有的人,属于“有事您说话”型,待人非常热情,热心肠,朋友有难,两肋插刀,朋友没难,不分彼此。“义字当先”,只要别人张嘴,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事情能做不能做,从来没有二话,赔钱搭力气也要办好,甚至对亲戚朋友“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主动发现困难也要帮”,即使是社会上八竿子打不着的闲事,也都要管上一管,对自己的家里却一百二十个不在乎,真正是“心里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就跟墨子的所作所为差不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事先看是否与自己有关,“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假如确实和自己有关系,那也得衡量衡量利弊,有利的事不做白不做,有害的事避之唯恐不及。总之,无利不起早,他人是非,干我甚事!这是往极端里说。其实,现实中墨子和杨朱这两种人都极少,但是,冷肠和热腹这两种倾向,却是普遍存在的。颜氏家训的作者身处乱世之中,更懂得帮助人有时是要冒生命危险的。他举例子说明符合道义的忙,即使有风险,也应该伸出援手:“穷鸟入怀,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伍员之托渔舟,季布之入广柳,孔融之藏张俭,孙嵩之匿赵岐,前代之所贵,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甘心瞑目。”_4 .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表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 . 写文章讲究构思,讲究架构。结合全文,文章第段的作用是什么?6 . 文章第两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并分析其作用。7 . 请在第段横线处补写几句话,阐明作者此处想要表达的观点。家乡,那棵银杏树施敏(1)老宅在小漾河的边上。这条宽不足十米的小河是当时堡镇和五滧的界河。顺着小漾河的对岸,往北不到一公里的四滧村,有两株非常高大的银杏树紧紧依偎在一起,如伞盖般的树冠,几乎遮天蔽日。村上老人说,它们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2)银杏树成为十里八乡的“地标”,上学途中的孩童,田间劳作的农民,水桥边浣洗的女人,总习惯抬头望一眼,知道离家不远了,心立刻平静踏实了下来。(3)儿时玩伴涛子的家离银杏树很近,他的话题也总是少不了那棵树。 “昨天刮大风,树上那个喜鹊窝掉下来的枯枝,差点砸在我头上。” “今儿开春后,银杏树的枝桠都够到我家屋檐了,不相信的话可以过来看一下。” 他的语气充满了骄傲,好像银杏树就是他们家的。(4)以前总是远远地瞻望这棵银杏树,这次正好有机会走近它。站在树下,抬头仰望,只见庞大的枝桠撑向蓝天,树身底部犹如伸开的五指深深地插入泥土中。叫来同伴手牵手合抱,三个人竟然连一半都没抱过来。从此,“银杏树那儿”成了我们快乐的天堂。在它的满树绿荫之下,玩打仗、捉迷藏、用弹弓射树上的鸟巢唧唧喳喳地笑呀、闹呀,好不自在。(5)银杏树是自然界中少有的雌雄异株,雄银杏只开花不结果,雌银杏才会结果。说起银杏果的味道,爷爷记忆犹新,“那时,雌银杏树每年挂的果儿少说也有百斤。缺粮的年代,村里人爬上树拿竹竿敲落还没有成熟的银杏果,以此来充饥。银杏果蒸着吃,吃口像糯米,只不过味道有点苦。” (6)那年夏天,海岛经历了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台风肆虐,好多大树被连根拔起,西边那株雌银杏树也未能幸免,它遭到雷击的消息很快在村子周围传开了。据说在银杏树遭雷击的那天,树身的空洞中猛地钻出一条大蛇,急忙慌张地游进了附近的小漾河里。这仿佛是个凶兆,惶恐的村民很长时间都不敢靠近它。到了十月挂果的时候,银杏树始终不见一颗果儿,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大家对惨遭重创的银杏树还怀有一丝复苏的希望,但是第二第三年,依然没有动静。村民请来园林局专家来“会诊”,最终还是宣布了它的死讯。(7)雌银杏树日渐枯萎的身躯依然紧紧依偎在雄性银杏旁,似乎是一对饱经风霜的情侣坚贞地拥抱在一起。然而,风吹雨蚀,无法阻止它慢慢衰朽坍落,直到有一天,村民一番商量后还是锯掉了已是千疮百孔的树干,现只剩下那棵雄银杏树茕茕孑立,孤单而冷寂。(8)后来,我念初中、高中了,到银杏树旁玩的次数越来越少了。(9)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冬日,我又一次来到银杏树下。它依然孤单地挺立在空旷的田野中,周围已经加设了护栏,树旁一块编号0073的古树名木保护牌,上面镌刻一行字:银杏,树龄460年。我终于知道了银杏树的“身世”,原来,它是列入崇明县古树名木目录里四棵古银杏中的“老大”,是岛上已发现的年代最久的古树,堪称“崇明银杏之王”。(10)这棵银杏树历经四百六十多年风雨,即使扯破了容颜,歪曲了身姿,依然遒劲挺拔,枝繁叶茂,巨冠参天。它见证了村庄几百年的盛衰沧桑,目睹了被它庇护的子民一茬接一茬地长大、老去 每次回家,经过那个路口,我的目光总是会搜寻这棵古银杏树,仿佛是要从它背后去寻找童年的所有点滴往事。家乡一直在心里,在记忆里,尤其那棵古老的银杏树。8 . 文章写道“家乡一直在心里,在记忆里,尤其那棵银杏树”,这课银杏树为何能让作者一直难以忘怀呢?9 . 请阅读文章第(3)段,说说写涛子的那些话有什么作用?10 . 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4)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撑”的妙处。11 . 联系全文,请谈谈你对第(10)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四、句子默写12 . 古诗文默写。,君子好逑。(关雎),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 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送别的意境写得悠远绵长的,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句子是 :,。13 . 名句积累。(1)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2)妻子象禽兽,_。(曹植梁甫行)(3) 曹操在龟虽寿中,表现自己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的名句是_,_。(4) 借物抒情与借典抒怀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借笛声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情。“_,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诗人开篇便借牛郎织女的典故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14 . 古诗文默写。(1)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2)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4)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岐途,所以孔子说“_,_”。(论语为政)五、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在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狷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釆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南君是其苗裔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辟命:征召,任命。仄陋:同“侧陋”,指出身卑微。岩穴:山洞。古代隐士多住在山里,所以以岩穴指代隐上。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吴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孟源之河:黄河。盈握之壁: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苗裔:后商、后代。15 . 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16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采贤俊于岩穴B先主器之君吴、楚之士C而智术浅短有何异才而应斯举D将军岂愿见之乎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17 . 解释句中加点词。凡三往,乃见(_)先主遂诣亮(_)欲信大义于天下(_)昔武王伐纣(_)18 . 翻译(甲)文中画线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19 .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进行了侧面描写。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壁,不必采于昆仑之山。”这里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这是一个判断句。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这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20 . (甲)文讲的是刘备为求贤而_(填一成语)的故事。这个故事正好为(乙)文中蔡洪的观点做论据。蔡洪的主要观点是_。由此我们进一步想到了:舜发于_,傅说举于_,还有“举于海”的孙叔敖,“举于市”的_。六、诗歌鉴赏阅读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完成后面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1 .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22 .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1)下列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的一项是( )。A、二十四孝图中最让作者反感的两件事情是“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B、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C、白龙马原为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纵火烧了玉帝赐的明珠被贬到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驼负唐僧取经。D、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佛祖规劝,皈依佛门,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2) 本段文字中“裙钗”为什么“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为什么要说“亲由”?“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24 . 名著阅读。(1)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_)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