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余光中的乡愁 中的意象具有母子之情,父女之情、丧母之哀、恋乡之思等特殊内涵。B曹刿论战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C桃花源记 以南阳刘子骥进入桃源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顺序来写的。D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写了整个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世的心态。2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想起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B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C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D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3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妻常常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A酸辛预兆叮嘱B酸楚预警叮咛C酸辛预警叮嘱D酸楚预兆叮咛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怦怦(png)攲斜(j)黄晕(yn)粗糙(co)B栖息(q)菡萏(dn)脸颊(xi)应和(yng)C着落(zho)蜷伏(qun)屏息(png)枯涸(h)D祷告(do)荫蔽(yn)匿笑(n)霎时(sh)5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张这个人就爱故弄玄虚,和别人谈话时,总是一说到节骨眼儿上就不往下说了。B国庆假期之间,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C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在为梦想而努力着。D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6 . 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童年时曾和舅舅、表哥及学校的校长对抗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B格列佛游记讲述的利立浦特和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C“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出自鲁迅的作品二十四孝图D童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诀别会晤忧柔寡断麻木不仁B怯懦侥幸宏篇巨制悲天悯人C狼藉囿于震耳欲聋严阵以待D鄙薄交缷如失重负今非昔比8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这篇说理短文出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B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本文从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C纪念白求恩一文采用了夹叙夹议,以叙为主的表达方式。D海燕是一首散文诗,选自散文诗集春天的旋律,它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 “即将来临” “逼近之时”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9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多读如果彻底。少读如果彻底。多读而不求甚解。少读而不求甚解。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楹联趣话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米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A】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孟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B】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辙。据簪云楼杂话载,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C】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D】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就应用类型而言,随着时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圆墅等。而按字数来分,又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按联语来源来分,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日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联的第五个字平仄不必严格相合,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要相合。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而又不能重复。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10 . 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有此特点。11 .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联是在古代“桃符”和“偶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对联又叫“楹联”、“对子”、“春联”。C春联源远流长,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D楹联习俗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12 . 上文围绕“楹联”,第一段依次介绍的内容有:(1);(2);(3);(4)楹联的文化价值。13 . 下列文字若要放回原文,放在A、B、C、D哪处最合适?请写出你的理由。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多有沿袭旧贯,将春联称为“桃符”。14 . 假设你的爷爷要过六十大寿了,下列最适合送给他的一副对联是( )A春至百花福满地时来万事祥临门B人顺家和福星照心想事成鸿运开C八月秋高仰仙桂六旬人健比乔松D爆竹声声福来到祥和处处岁时新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香椿的味道李红霞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15 . 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炸香椿、 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16 . 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17 . 第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8 . 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9 . 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20 .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_。四、情景默写21 . 古诗词名句默写。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_,_。木兰诗中“_,_”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军旅生活的悲壮、严酷,烘托出木兰勇敢、坚毅的性格。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体现诗人的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五、诗歌鉴赏古诗阅读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营营:往来劳碌。22 . 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该词的词牌名为“临江仙”,“夜归临皋”是该词的题目,按照字数分类,它属于长调。B“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C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D“夜阑风静縠纹平”,以江面的平静反衬词人内心的不平静,写出词人不甘被贬,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E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在情感上,该词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属于豪放词。23 . 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六、综合性学习24 . 综合性学习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材料)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材料一)类 型一维码二维码数据容量大约20字符大约2000字符数据密度120100(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优势一:优势二:七、作文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