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基因,我们要坚持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牢牢掌握网信事业发展。B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C初中生可能对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比较陌生,但语文老师对这些却是熟悉的。D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2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2分)A小张同志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们的好评。B一科室的小王整日忙个不停,连吃饭的时间也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真是日理万机啊!C听证会上,面对专家们略带挑剔的提问,刘工程师胸有成竹,对答如流。D庆祝“五一”节的联欢会场,张灯结彩,五光十色,好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3 . 下列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中,描写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 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B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想要突破时空的阻隔,让明月把彼此分离的人联系起来的美好祝愿,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C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游人的“乐”反衬太守的“乐”。表明了太守知音难遇,凸显了他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抑郁和孤独之感。D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雪景,使宇宙的广阔和人的渺小形成对比,烘托出水天之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4 . 下列选项中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协定溃退(gu)建树从容不破B颁发翘首(qio)仲栽锐不可当C凌空轻盈(yng)潇洒眼花缭乱D湛蓝着陆(zho)隽刻一丝不苟二、字词书写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那轻,那png tng,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连。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n nn,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png tng(_)n nn(_)鲜妍(_)柔嫩(_)(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_改为_改为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微塑料”是指自然界中的微小塑料颗粒,一般定义为5毫米以下,可能小到几微米甚至更小。这些颗粒都是来源于人类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丢弃到自然界的塑料。这些塑料会慢慢降解,从大块塑料慢慢降解成小块,最后成为“微塑料”。人类合成塑料的单体,本身就是“微塑料”,因为种种原因也可能进入到环境中。还有些生活用品,比如化妆品、护肤品和洗浴用品,也会加入一些微塑籵颗粒改善质感。这些微塑料,最终也是进入自然界。另外,化纤纺织品在洗涤中,也会洗出一些微塑料颗粒进入废水中,这些微塑料最终会流向海洋,并进入类似贻贝这样的海洋生物的体内。(节选自保护海洋,从了解海洋微塑料开始)材料二:我国的載人潜水器“蛟龙号”去年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料。今年初,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硏究所孙承君研究员等人在南极鲍威尔海盆进行科学考察时,通过船载泵取得500升表层海水样本,用显微镜观察过滤海水后形成的滤膜时,竟发现上面有五六个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我国科研人员的实地调查发现,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海洋微塑籵无处不在。据了解,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把海洋微塑籵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目前还没有研究直接证明海洋微塑料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塑料往往要几百年后才会分解破碎,如果任由它累积、释放和污染,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孙承君认为,研究海洋微塑料的目的之一在于探究其对海洋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尤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对人类产生不良影响。 (节选自关注海洋微塑料,人民日报2018年9月3日)材料四:微塑料进入海洋生物内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生物体的吞噬或摄食行为。由于微塑料粒径较小,海洋生物尤其是有效生物在摄食过程中很难将其与其他食物颗粒区分开来,容易造成微塑料的误食。(A)研究表明,在海洋生态系统的各个生态位上均存在生物“摄食”微塑料的现象,包括海洋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鸟类乃至大型哺乳动物等。根据室内暴露实验,摄入体内的微塑料对部分海洋生物造成毒性效应,主要包括生长发育不良、繁殖能力低、行为活动异常、基表达异常和生存率降低等。(节选自警惕海洋中的PM2.5,我们该如何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5月23日)材料五:博彦斯拉特,1994年出生于荷兰。17岁时,他计划清理海洋中的塑料废物;2012年,他提出的“海洋清理”计划荣获了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的“最佳工具设计奖”,之后还获得挪威国际海事奖与联合国地球卫士大奖。2014年6月,他在TED作了关于拯救海洋的梦想的演讲,以下是其演讲的部分内容:人类历史基本上包括两种事情:不可能做成的事和已经做成的事。一年半之前,在我的故乡荷兰,我正处在一个超兴奋的状态。在那儿,我创造了一个新的想法一一怎样把海水里的塑料打扫干净。我说过关于我在希腊潜水的经历。我在小塑料袋和鱼中间游过,让我震惊的是,在广阔的海洋中间,超过数千英里的海面上漂浮着大量的塑料垃圾,而这些地方很多甚至人类都没有到达过。(B)同时,更让我震惊的是,每年超过上万哺乳类动物和超过百万的海鸟因为这种塑料而死亡。同样让我震惊的是,一片小小的塑料垃圾就能威胁到它们的生命。但最让给我吃惊的是,当提到海洋清理行动的时候,很多人坚定的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尽管没有人曾经真正尝试去做过这件事。我们现在成功地证明了当初的一个想法,我要感谢你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工程师、志愿者、资助人、发起人帮助我们完成了这最重要的一步。但,我们还没完。直到我放眼望去干净的大海之前,我是不会停止这个项目的。(有删改)6 . 关于微塑料,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A微塑料是指自然界中的微小塑料颗粒,一般由几微米至5毫米,所以海洋生物易误食。B微塑料来自于大类活动,通过化妆品、护肤品进入人体,降解成小块后进入自然环境C微塑料在海洋中无处不在,在4500米水深处生物体内和南极海域都发现了它的存在。D海洋微塑料对人体直接有害,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更大,相当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7 .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塑料从陆地进入到海洋有多种途径,如河流输入、大气飘尘和船舶输入。B海洋微塑料一部分在海表漂流,绝大部分通过扩散和沉降成为海底沉积物。C海洋微塑料被海洋生物吞食,生活在海洋不同深度的生物都受到它的影响。D塑料以漂浮塑料、悬浮颗粒物和海底沉积物等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海洋各处8 . 材料四和材料五划线句都写了微塑料对生物的影响,但因为文体不同,体现的语言特点也不同。请结合句子内容简要分析。9 . 阅读材料后,你觉得作为非海洋治理专业人员的一般人,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减少海洋微塑料污染作出怎样的努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课内重点语段阅读。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0 . 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11 . 围绕如何读书,作者主要谈了哪些观点?12 . 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中的两处加粗成分叫插入语,它们有什么作用?13 . 作者说“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此你有何看法?14 . 作者是如何证明“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这一观点的?15 . 长期以来,对于读书就有“博览”与“精通”的争论,你持什么观点?说明理由。16 . 有关读书,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试写出一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17 . 解释无可挽回_18 .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所说的“这样”是指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好?奶奶说这句话时,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19 . 作者借奶奶的话批评了什么?20 . 文末画线部分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试用比喻句描述“我再也受不了了”时心理感受。四、句子默写21 . 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人生哲思的语句是_,_。诸葛亮诫子书中强调唯有“静”才能志存高远的两句话是:_。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22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陈康肃公善射_(2)但微颔之_(3)康肃忿然曰_(4)徐以杓酌油沥之_23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射于家圃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4 . 从文中陈康肃的语言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六、诗歌鉴赏阅读水调歌头,完成各题。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5 . 这首词上阕望月,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词人的情感多次起伏变化。请结合上阕中的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怎样写的。26 . 这首词下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月”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月”或思人怀乡,或怀旧感伤,或表现恬静闲适的心情下面诗句借“月”表达恬静闲适心情的一项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B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7 . 水调歌头是一首“中秋词”,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你读过的此类诗句还有“_,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的字用拼音替代)七、名著阅读28 . 名著阅读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坡煌切莫多言。老孙仲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上面文段出自西游记,文段中的“罗刹”是_(填人物)。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是西天取经路上的精彩片段。选文是孙悟空“_调芭蕉扇”(填一、二或三),并简要说说另两次是用怎样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务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6月质量管理体系(QMS)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真题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新版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口腔手术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救生人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公积金考试题及答案
- VTE相关知识试题附答案
- 2025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试题及答案
- 煤矿安全培训班标语口号课件
- 软件著作权无偿转让合同5篇
- 机械制图(第五版)全套课件
- 人卫慕课《走进肺功能》试题答案
- 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 北京市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试卷ABCDE
- GB/T 14048.7-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1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
- 议论文如何议论-使素材紧扣中心论点的方法
- 第十二章-地球系统科学课件
- 2022~2023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85
-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 公司产品报价单通用格式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