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繁琐(su)穿凿(zo)亢(kng)奋莫名其妙B晦(hu)暗狡黠(xi)拮据(j)与日俱增C羸(li)弱磕绊(bn)悲怆(chung)迟疑不决D滞(zh)笨恐吓(xi)丘壑(h)自出新裁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都搁在了一边。B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法治进校园”,市检察院工作人员赴各学校,作法制教育专题讲座。C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D他幽默诙谐的谈吐,令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3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B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C红星照耀中国,也叫西行漫记,是美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936年在陕北根据地采访写就的一部纪实文学,文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志丹、邓发、徐海东等诸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风采,它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的真实生活。D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雪花,是上天降落人间的精灵,纯洁无暇,风姿绰约。它是一位纯洁的少女,在白茫茫的世界里婷婷玉立;它是一片洁白的云朵,在深邃的天空中飘来飘去;它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稀疏的山林间翩翩起舞。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这个世界也因雪花的莅临而变得分外纯净,分外妖娆。4 .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绰约(chu)纯洁无暇B琼枝玉叶(qing)婷婷玉立C粉妆玉砌(qi)纯净D莅临(l)妖娆5 .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拟人夸张B拟人排比对偶C比喻拟人排比D比喻排比对偶二、基础知识综合6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当前,“书香三明”已成为三明市构建城市文化体系的一项工程。可以说,更多的人在行动,让浓浓书香浸润(A.rnB. ln)山城,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在“我从书中来”展演和好书漂流活动中,孩子们依次登台表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演绎经典名著精彩片段,或表演大家甲(A. 耳濡目染B. 耳熟能详)的童话寓言故事,或乙(A.声情并茂B.绘声绘色)演唱经典名著中的歌曲。“乐淘淘书市”摊位上的书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可谓书源充足,孩子们在摊位前挂起了亲自制作的招牌,设计精美,五彩缤纷,让人应接不xi(A.暇 B.瑕)。(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_ 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乙_(3)填入文中第三段横线处的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这里举行“我家在景区,书香满尤溪”公益捐书活动。尤溪是朱子的故里,朱子文化的内容之一是读书。现场捐赠书籍,所捐赠的书籍集中在公益读书机构“青年公社”中供借阅使用。为传承朱子故里崇尚读书的优良传统,尤溪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更加浓厚的读书氛围。A. B.AB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读书是风雅乐事鲁先圣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选自语文报,有删改)7 . 请说出第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8 . 请分别说出林语堂和黄山谷对待读书的观点,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持什么态度?9 . 请结合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节选,完成下列小题。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巾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10 .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1 .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12 .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1)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2)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13 . 下列选项中“之”充当代词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2)谈笑有鸿儒鸿: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15 .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6 . 你认为刘禹锡符合周敦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吗?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理由。五、句子默写17 . 按要求填空 荡胸生层云,_。(杜甫望岳)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春潮带雨晚来急,_。(韦应物滁州西涧)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美好品质的句子是:_,_。 杂说(四)中表明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六、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18 .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B空乏其身/庭下如积水空明C必先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D舜发于畎亩之中/有时朝发白帝19 .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出则无法家拂士/水不在深有龙则灵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渔者歌曰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面山而居D舜发于畎亩之中/相与步于中庭20 .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B一个国家要避免“亡”,必须具备内有“法家拂士”和外有“敌国外患”两个条件。C文章运用排比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说理,行文有气势,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D文章从造就人才说起,再论国家存亡之理,得出国家没有外忧内患就会灭亡的结论。21 .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七、诗歌鉴赏22 . 阅读下面的诗歌。菊花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第一句的“绕”字写出菊花_的景象,第二句的“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_的情态。(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_)八、作文2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庄子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漫不经心拒绝所谓的“无用”时,其实放弃了很多隐藏在“无用”后的“大用”。比方说,参加公益活动,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我们融入社会有着大用;再比如说阅读名著,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丰富我们的阅历有着大用。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