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踏浪亭地处崖边,进入亭中,峡谷美景一览无余。离石马上方不远处,有一座玲珑的观景亭,唤为踏浪亭。在这深山之中,赏石浪,观石马,确实别有一番风情。此区域奇石众多,其中多有形似浪花者,猜想此亭因此而得名。ABCD2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代表街道参加会议的人选才得以产生。B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 .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B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寺庙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C在经历“修旧如旧”的修复工程之后,北海老街古朴、沧桑的风格一如既往。D法家主张军权至上,纵横家以士为贵,在当时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谓别具匠心。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泄气(xi)要塞(si)摧枯(k)拉朽(xi)B仲裁(zhng)翘首(qio)酷似(k s)锐不可当(dng)C悄然(qio)桅杆(wi)娴熟(xin)屏(bng)息敛声D镌刻(jun)挟持(xi)咆哮(po)殚(dn)精竭虑.5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逊 懊秘犀利 不可明状B愚钝 搓捻 凛冽 落英缤纷C凄惨 朱儒酒肆 暗然失色D轩昂 睥睨 蜿蜒 冥思暇想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冬霜暖阳钱红莉上午,我坐在客厅的日影里,剥平包菜,一片一片撕碎,放到洗菜盆里做这些零碎琐屑的事,一屋子都是安宁因为专心,杂念,情绪也随之平和。宛如一些美好的时光,因为短暂,让人贪恋。把平包撕完,日影移走大概因小区前面起了三四十层的高楼,冬天的日光贵重,但凡投罩下来,必然暖融融的,所以美好。儿时,我们村里老人集体坐在背风的草堆旁,无别事,也就为晒晒太阳,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不知他们在日光下想些什么,但,那一刻是安宁的。一年里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望见蓝天了。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常年的失眠纠缠,让人感叹青春岁月一去不还。医生建议,唯锻炼,方能缓解一二。于是,清早买菜,特意拐弯去屋后的荒坡走了走。荒坡上的枯草仍有霜迹,寒光凛凛,踩上去格外清脆。水渠里倒伏的莽草身上,霜意犹深,迎着光,直刺人眼。这些自然界中的东西,比如雾呀,霜呀,总是招人喜爱。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雾天,白茫茫,一个人走在上学路上,前后均不见人,到了学校,头发拎出水。我妈妈每次去一个叫作“横埠河”的集镇买柴,总是有雾的天气。站在村口,我望着她去时的方向,渐渐地,渐渐地,茫茫白雾里一个妇女挑柴的身影终于显现出来,她把一担柴来回换着肩,一点一点地出现在圩埂上我总是幻想,她或许会带一根油条回来,或许别的好吃的呢,总会有的吧。我站在原地,仿佛胜券在握。只是,每次都落空。也不介意,至少望着她一点点自白雾里现身那么漫长的等待过程,我起码是快乐的,充满着企盼和渴念的。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过来一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有时,更甚至,失去未必比得到更沮丧。失去,可以让灵魂痛苦;得到时的狂喜,永远那么浅薄轻飘,不值一提。生命只有在一次次失去时的煎熬里,才会慢慢强大无摧。失败也是升华,如浊浪淘沙,日日年年,总有一天成就你珍珠或者金子,只要自己不先撒手放弃。所以,一直喜欢雾天,天地同白,湿了山川草木,及行走其中的人。如今,雾已难见,雾霾常有。幸而还有霜,让我魂牵梦绕。(11)相比雾来说,霜更美,满身寒气,肃杀而来,又呼啸而去。小时候村庄里每一户人家的鱼鳞瓦,都是霜的同谋。童年,每到严冬,屋头上皑皑一片浅白,不是雪,是霜。泡桐树被冻僵了生在原地一动不动。在日光下,唯有霜是跳跃的,麻雀一样忽东忽西。最疼爱的事情是,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稻草,被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包裹起来,呵护备至一一你说霜为何这么疼惜掉在地上的一根稻草呢?夜里,一根稻草独自躺在地上,孤单无依,没有谁肯给它暖意,唯有霜是宽厚仁慈的一一还是我来裹它取暖吧。(12)天地之中,真是有情有义。霜不仅裹落单的稻草,还裏稻草垛、棉花垛霜想把天地一切孤单的东西都暖起来。(13)脚下的荒草,在霜的包裏中依然清脆,迎着光,熠熠生辉。我内心的狂热,竟也在日光一点点激发出来,然后点燃。或许命送不尽完美,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暖、有期盼这一生,何曾白活。6 . 请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7 . 文章回忆了儿时的哪些场景?请简要概括。8 . 文章第段中“荒坡上的枯草仍有霜迹,寒光凛凛,踩上去格外清脆”这句描写有什么作用?9 . 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第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10 . 文章第段中说“一年里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望见蓝天了”。为什么?11 . 文章结尾说“或许命运不尽完美,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暖、有期盼这一生,何曾白活”。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我们怎样活出自己的精彩?请谈谈你的观点。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宁静是一种诗意的回归向俊(1)人的一生,总是随着岁月的流动而向生命的纵深处不断前行。然而,对于内心宁静的人而言,无论走多么遥远的路,都能在穿越世界喧嚣后看见生命的本真,以至于不会忘记自己为什么而出发。(2)我们到底为什么而出发?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历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与利似乎已然成为了许多人一生的支点,他们为名为利出发,在水泥丛林之间往来穿行,却最终让自我内心迷失在一片都市繁华之中。(3)其实,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归来,而归来之后,人才能够在一种宁静中看见真正的自己,体会到生命中那份盎然的诗意。(4)苏轼有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人在宁静之中,内心光明莹洁,就会了解千山万水和人间万象的动静;内心空明澄澈时,一点觉醒就能容纳万种境界,当今人民的种种烦恼:都是因为繁琐之事萦绕于心,总有些放不下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填塞满满当当,又何来空明宁静可言?(5)许多人会说,生活的节奏如此之快,工作的压力如此之大,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容不得一些松懈,又如何在空明宁静之中去寻访诗意的生活呢?(6)在我看来,空明宁静无关乎外在失误的纷纭扰攘,却关乎人的内心世界。空明是宁静的起点,心中了无挂碍,才能让自我生命在逐渐腾空后归于宁静,菜根谭中有一段非常好的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风吹过疏朗的竹林,吹过之后竹林里不再留有风的声音;大雁飞渡寒冷的潭水,飞过之后潭水上也不再留有雁的影子。所以一个天地间的真君子,当有事情来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就认认真真用心去做,所谓“事来而心始现”,但是做完了要“事去而心随空”,因为只有腾空了心思我们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7)也就是说,真正的宁静不是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事物,而是让我们放空内心的纠葛宁静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失天真烂漫之心,保持“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自然情怀,让我们在繁忙的都是都市生活中,也能体悟到一点山长水阔、清风入怀的隽永悠长。(8)我一直深深地相信,能够从宁静中归来的人,必定懂得生活的艺术,让自己在一种静谧娴雅中获得轻盈飞扬的力量;能够从宁静中归来的人,必定拥有一份晴朗明澈的心境,让自己在洞悉了世事沧桑后懂得亲山临水的妙趣;能够从宁静中归来的人,也必定颐养着一种通透辽阔的气象,让自己在高旷自由中呈现出更为超越的生命格局。(9)宁静是一个静水流深的过程,它涤除着我们内心深处的烦恼与喧嚣,也让自我内心在真正得以腾空后,变得更加舒缓与从容。在这样一种空阔的生命境界中,我们欣赏着人生旅途的风景,细细体味着生命流转的光阴。让我们每个人,珍惜每一份因宁静而带来的欢欣,于忙碌中让然葆有一份诗意情怀,回归一颗清明之心,即是生命的圆满。12 . 第(6)自然段中引用菜根谭的:“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属于哪种论据类型,以及引用这句话有什么用意?(含标点限60字内)13 . 文章的的标题是“宁静是一种诗意的回归”,请你从第(7)(8)自然段中找出“宁静”带来的“诗意”的具体表现。(含标点限120字以内)14 .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限100字内)三、对比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5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3)谈笑有鸿儒(4)无案牍之劳形(5)子欲居九夷16 . 翻译下列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或曰:“陋,如之何?”17 . (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和“_”。(用原文语句填空)18 . 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四、句子默写19 . 古诗文默写:_,_,_,此之谓大丈夫。知否?知否?_。卖炭翁中以矛盾心理反映卖炭翁悲惨生活境遇的句子是_,_。孔子认为可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的句子是_,_。论语中“_,_”是讲人们对待先进与落后的态度。五、诗歌鉴赏古诗阅读(6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0 . 词的下阕中两次用到了“欲说还休”,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21 . 词的上阕是对下阕的对比衬托,诗人说“而今识尽愁滋味”,“尽”字极具内容,试作分析。结句“却道天凉好个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六、名著阅读22 .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他被公认为是“”。这部作品主要讲述号潜艇的故事。这艘潜艇是(人名)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异常坚固,结构巧妙,利用来提供能源。七、综合性学习23 . 你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时想拟一幅对联,同学们想了上联,请你从下面八个词语或者短语中选用四个组成下联。词语:品味树立欣赏提高楚辞汉赋美文华章文化自信文学修养上联:诵读唐诗宋词,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升护理素养的途径试题及答案
- 杜绝误区确保2025年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试题及答案
- 深度考察的2025年行政管理语文试题及答案
- 执业护士职场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学习优化秘诀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民俗文化对政策执行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变革策略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中临床案例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文化的传承与变革试题及答案
- 单层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公司工作交接清单表格
-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 季节性防雷防汛防台风安全检查表
- 归档文件目录
-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防疫小组人员名单
- 眼部健康检测与分析课件
- 偏心块振动式土壤夯实机的结构设计说明
- 苏州市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解释
- 主题班会《坚定信念--放飞理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