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尽管风狂雨暴,排列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三军仪仗队员仍是持枪挺立,纹丝不动。B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C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理论方面卓有成就。D中国辽宁舰队的科学成员们殚精竭虑,终于取得了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巨大成就。2 .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解剖(pu) 一绺(1)执拗(ni)藏污纳垢(gu)B朔方(shu)胡髭(z)驰骋(chn)镗镗鞳鞳(tng)C甲胄(zhu)稽首(j)旸谷(yng)颔首低眉(hn)D鞭挞(t)荷戟(h)睥睨(n)长吁短叹(x)3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回首初中生活,同学们之间相敬如宾,坦诚相待,想起来真让人留恋。B面对中高考改革的新挑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应未雨绸缪。C漫步语文世界,你会遇见波涛喧腾的大海,还会遇见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D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以“拥抱自然,感悟人生”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其势头如雨后春笋。4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躁脏物荒僻再劫难逃B取缔噩耗琐屑长途跋涉C推崇帷慕荒僻消声匿迹D斑澜制裁狼籍重峦叠嶂二、现代文阅读6 .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露珠是河流写给乡村的信李丹崖露珠是在草叶上荡秋千的精灵。这精灵,喜欢借着夜色而来,天明后,和太阳打个照面而返。太阳出来后,一个盯着晨光里、草尖上一滴露珠发呆的农人,要么是惧怕农活的懒惰,要么是繁重的农活还没有泯灭他心底的诗情。河是地表上最丰腴的水肌。河流从不吝啬自己的财富,在夏天的时候,她总会把自己的水分托举到空中一部分,夜幕徐徐拉开,她再让天空做好人,以温柔的水汽的形式滋润在绿叶上,水汽顺着绿叶的脉络慢慢汇聚成晶莹的一滴水,那就是露了。露珠,是个多么可人的名字呀。宛若一名仙子,落到了凡间,小眼睛忽闪忽闪地惹人爱怜。也像是背着水草的乡下女孩,湿漉漉的刘海,眼睛单纯得如一面湖,藏满了天真。看露珠,就要去乡村。城市绿化带上的露珠太浑浊,沾染了城市的喧嚣,如同那个背着水草的乡间女孩,被送到了城市的暴发户家里做了几年保姆,土不土,洋不洋,失去原来那个单纯的味道了。俗事繁重,那些乡间草叶上的每一滴露珠都是一面球型的镜子,是专门用来逗你开心,让你心情愉悦的。你想呀,一个人得有多大的忧虑,让他能遇见了露珠还心事重重?一个人内心要有多矜持,让他看见了露珠还板着脸不绽放笑容?一直喜欢一帘幽梦这首曲子里的词:窗外更深露重,今夜落花成冢。这样的词,因为有了露珠的参与,凄美而不凄凉。何以这样说,因为,词尾处写有浓浓的希冀:若能相知又相逢,共此一帘幽梦。心情甩了个尾巴,最终,还是指向了阳光的方向,多亏了那滴露呀!露是古代隐士的知己。我们可以想见,陶渊明荷锄在肩走向南山的裤管上有它的吻痕,诸葛孔明醉卧的竹榻上有它共枕,还有那个远在美国的伟岸男子梭罗,他的小木屋上应有露珠凝结在屋檐上,在风里跟诗人撒娇。故乡的奶奶喜欢说的一句话和“露珠”有关。她说,夜凉时,不用人看瓜,有露珠帮着照看,一切的蟊贼呀,都怕露珠。“露”是败露的“露”呀,贼人若是偷了瓜,势必要仓皇而逃,匆忙的脚步势必要趟落庄稼上的露珠,庄稼失去了露珠,颜色更深一些,我们循着这样的痕迹,自然找到贼人的家门。这是奶奶关乎露珠的信任,也是对于露珠的感恩。田园里没有监督员,露珠成了维护公正的义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智者,都是喜欢拿水做文章的,从唐诗宋词里,随便拎出几首来,很可能就有河的影子。露作为河的使者,那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女性词人,一滴露里凝结了她们多少伤春抒怀的心思。露珠来自清新的空气,那些湿润的水汽来自四面八方,它们的母体是河,河流太爱乡村了,露珠是河流写给乡村的信。信的内容是什么,恐怕只有静默的乡村自己知道。不!还有那些奔向乡村并流连于此的旅人,乡村的风从旅人的鼻翼掠过,这样的风里有着关乎露珠的全部秘密。7 . 文章第自然段为什么说“看露珠,就要去乡村”?8 . 请赏析第自然段加点词“吻痕”的妙处。9 . 请简要说说第自然段叙写“奶奶关于露珠的故事”的作用。10 . 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中的“旅人”为何也能知道河流写给乡村的信的内容?三、句子默写11 . 诗文及常识填空。(1)人而无信,_。(论语为政)(2)非学无以广才,_。(诫子书)(3)非澹泊无以明志,_。(诫子书)(4)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5)夕阳西下,_。(天净沙秋思)(6)塞下秋来风景异,_。(_)渔家傲)(7)揭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_,_。(马说)(8)_?止增笑耳。(狼)四、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注释)垄:田埂。或:有人。蹊:践踏。曷:通“何”。依:这里是寄居之意。恬:心神安逸。1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卿今当涂掌事(_) 但当涉猎(_)窃入学舍(_) 听已,辄默记(_)13 . 用现代汉语写出甲、乙两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14 . 从乙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的原因是什么?15 . 选出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A甲文“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乙文“恬若不见”的“见”的意思不大一样。B成语“吴下阿蒙”出自甲文,现在多用来比喻人的学识尚浅。C乙文中王冕“听学忘牛”遭“挞”说明他虽然很爱读书,不过也有点不负责任。D甲乙两文围绕“读书”来写人记事,通俗易懂,意味深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五、名著阅读16 . 名著阅读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都是出自鲁迅散文集_中的篇目,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请联系这些文章,讲一讲鲁迅的成长经历。六、综合性学习17 . 综合性学习。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在本月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材料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材料二: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2)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请你根据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原因一:原因二:原因三:(3)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只填序号)从来佳茗似佳人 日高人渴漫思茶 欲把西湖比西子 尝尽溪茶与山茗上联:下联:七、作文18 . 作文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等敏感信息,不得抄袭。八、其他19 . (题文)对下面三则信息,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1)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2)上海的一份“汉字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