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4月教学调研(一模)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4月教学调研(一模)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4月教学调研(一模)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4月教学调研(一模)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4月教学调研(一模)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4月教学调研(一模)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q_丽镌_刻(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名单,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依托当地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成果展示为助推,通过举办传承项目展演展示,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材料二: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碎片化、不系统,兴趣淡、重知识,课时紧、难安排,有活动、不持久,家校分、不整合这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主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涵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材料三: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2 .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第二批传承学校覆盖了31个省(区、市),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其中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B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主现场,教师本身的涵养、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都影响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C学校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相融合。D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3 .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第二段采用了列数字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准确、清晰地介绍了第二批传承学校的特点。B材料二中的加点词“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表示绝大部分但非绝对化,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C材料三第二段中加点的“因此”为连词,表明文段前后的内容从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D材料二与材料三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二侧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之间的差距;材料三侧重基层落实。4 . 结合材料,你认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采取哪些措施?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那在枝丫间跳远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功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汗水超过了预算数,有人怀疑已死未朽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5 . 选文第段中“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 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一句表现了“那树”怎样的品质?6 . 谈谈你对第段中”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的理解。7 . 选文对伐木工人挖走树根的描写耐人寻味,请赏析第段中的划线句。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廉,故逐之。”8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徧: _加:_9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0 .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四、情景默写11 . 请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名句、作者或作品题目。(1)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互相映衬的诗句是_。(4)_的游山西村这首律诗的“_,_”这两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5)白居易的_中直接描写动物的两句诗是:“_,谁家新燕啄春泥”。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2 . 词中通过哪些外在的行为举止来表达她对夫死、家亡、国破的浓浓哀愁?13 . “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这一句好在哪里?六、名著阅读14 . 名著阅读材料一:“见桌子上有酒有肉, A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个字。材料二: B曾说过这样一句打油诗:“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1)请您说一说两则材料分别出自哪部名著的哪位人物之口,材料一是_中的_,材料二是_中的_。(2)这两个人物性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书中其他情节说说。(至少说出两点)_。七、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呼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区中小学已经开设国学课。(材料二)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新中国成立以来之先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言”。2014年9月24 日,习主席出席纪念孔子诞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材料三)目前,全世界已有100 多个国家成立了400 多个孔子学院,中华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国家出版署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 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15 . 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