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给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孤独惆怅的心理,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B人难免会遭受挫折,用刘桢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来激励人们,面对逆境,志向坚贞,顽强不屈,是恰当不过了。C张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D“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自从钱塘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2 . 靖城中学在元旦开展文艺节活动,学生社团将为师生奉上书法、古琴、戏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你们班为这四个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清新隽永诗书韵朴素天真翰墨情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戏曲书法古琴木偶戏B古琴书法戏曲木偶戏C古琴木偶戏戏曲书法D戏曲木偶戏古琴书法3 . 水浒传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故事,下列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学究说三阮撞筹”,“三阮”即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他们原是石碣村的渔民,后受吴用之邀与众好汉劫取了“生辰纲”,案发后投奔梁山泊。B“施恩三入死囚牢”,“三入”是指武松被张都监设计灌醉擒拿并下囚牢后,施恩三次进入死囚牢,给康节级和叶孔目各送了银两,以保武松性命。C“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三打”时幸得“病尉迟”孙立相助,孙立假意捉得石秀,取得栾廷玉及祝朝奉信任,作为内应,与众好汉一起攻下祝家庄。D“三山聚义打青州”,“三山”指的是鲁智深、花荣、武松带领的二龙山;李忠、周通带领的桃花山;孔明、孔亮带领的白虎山。二、字词书写4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书写正楷字或规范的行楷字,字迹力求美观。Bo jin fng cng m lch mi hu xing z k hn li三、现代文阅读精神拾荒三步曲 周国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前一句好理解,“罔”即惘然,亦即朱熹所解释的“昏而无得”。借用叔本华的譬喻来说,就好像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任人践踏,结果当然昏头昏脑。可是后一句,思而不学怎么就危险了呢?不妨也作一譬喻:就好像自己是一匹马,却蒙着眼睛乱走,于是难免在别人早已走遍的道路上迷途,在别人曾经溺水的池塘边失足,始终处在困顿疲惫的状态了。句中的“殆”字,前人确有训作困顿疲惫的,而倘若陷在这种状态里出不来,也真是危险。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遇见这两种人,我总不免替他们惋惜。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昧,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5 .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6 . 第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 . 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雁石钟山1人们先是看见那只孤雁在村头的上空盘旋,雁发出的叫声凄冷而又孤单。秋天了,正是大雁迁徙的季节,一排排一列列的雁阵,在高远清澈的天空中,鸣唱着向南方飞去。这样的雁阵已经在人们的头顶过了好一阵子了,人们不解的是,为什么这只孤雁长久的不愿离去。2人们在孤雁盘旋的地方,先是发现了一群鹅,那群鹅迷惘地瞅着天空那只孤雁,接着人们在鹅群中看见了那只受伤的母雁。她的一只翅膀垂着,翅膀的根部忍在流血。她在受伤后,没有能力飞行了,于是落到了地面。她应和着那只孤雁的凄叫。在鹅群中,她是那么地显眼,她的神态以及那身漂亮的羽毛使周围的鹅群黯然失色。她高昂着头,冲着天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她的目光充满了绝望和恐惧。3天空中的雁阵一排排一列列缓缓向南方的天际飞,惟有那只孤雁在天空中盘旋着,久久不愿离去。4天色近晚了,那只孤独的雁留下最后一声哀鸣,犹豫着向南飞去。受伤的雁目送着那只孤雁远去,凄凄凉凉地叫了几声,最后垂下了那颗高贵美丽的头。5这群鹅是张家的,雁无处可去,只能夹在这群呆鹅中,她的心中装满了屈辱和哀伤。那只孤雁是她的丈夫,他们随着家族在飞往南方的途中,她中了猎人的枪弹。于是,她无力飞行了,落在了鹅群中。丈夫在一声声呼唤着她,她也在与丈夫呼应,她抖了几次翅膀,想重返到雁阵的行列中,可每次都失败了。她只能目送丈夫孤单地离去。6张家白白捡了一只大雁,他们喜出望外,人们在张家的门里门外聚满了。大雁他们并不陌生,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大雁就会排着队在他们头顶上飞过,然而这么近地打量着一只活着的大雁,他们还是第一次次。7有人说:“养起来吧,瞧她多漂亮。”8又有人说:“是只母大雁,她下蛋一定比鹅蛋大。”9人们议论着,新奇而又兴奋。10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已经商量过了,要把她留下来,当成鹅来养,让她下蛋。有多少人吃过大雁蛋呢?她下的蛋一定能卖个好价钱。11张家的男人和女人齐心协力,小心仔细地为她受伤的翅膀敷了药,又喂了她几次鱼的内脏。后来又换了一次药,她的伤就好了。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在她的伤好前,为了防止她再一次飞起来,剪掉了她翅膀上漂亮而又坚硬的羽毛。12肩伤不再疼痛的时候,她便开始试着飞行了。这个季节并不寒冷。如果能飞走的话,她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家族,以及丈夫。她在鹅群中抖着翅膀,做出起飞的动作,刚刚飞出一段距离,便跌落下来。她悲伤地鸣叫着。13人们看到这一幕,都笑着说:“瞧,她要飞呢。”14她终于无法飞行了,只能裹挟在鹅群中去野地里寻找吃食,或接受主人的喂养。在鹅群中,她仰着头望着落雪的天空,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她遥想着天空,梦想着南方,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同伴们在干什么。她思念自己的丈夫,耳畔有依稀想起丈夫的哀鸣,她的眼里噙满了绝望的泪水。她在一天天地等,一日日地盼,盼望着自己重返天空,随着雁阵飞翔。15一天天,一日日,她在企盼和煎熬中度过。终于等来了春天。一列列雁阵又一次掠过天空,向北方飞来。14她仰着头,凝望着天空掠过的雁阵,发出兴奋的鸣叫。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丈夫。丈夫没有忘记她,当听到她的呼唤时,毅然地飞向她的头顶。丈夫又一次盘旋在空中,倾诉着呼唤着。她试着做飞翔的动作,无论她如何挣扎,最后她都在半空中掉了下来。17她彻底绝望了,也不再做徒劳的努力,她美丽的双眼里蓄满泪水,她悲伤地冲着丈夫哀鸣着。18这样的景象又引来了人们的围观,人们议论着,嬉笑着,后来就散去了。19张家的男人说:“这只大雁说不定会把天上的那只招下来呢。”20女人说:“那样的话,真是太好了,咱们不仅能吃到大雁蛋,还能吃大雁肉了。”21这是天黑十分张家男女主人的对话。张家一把鹅群和他感到了自家院子里,空中的那只大雁仍在盘旋着,声音凄厉绝望。22不知过了多久,这凄厉哀伤的鸣叫消失了。23第二天一早,当张家的男人和女人推开门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只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他们用这种方式自杀了。24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8 . 根据拼音写汉字n(_)然失色9 . 联系上下文,第14段母雁“心里空前绝后的悲凉”的原因:(1)_;(2)_。10 . 请分别理解第17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她彻底绝望了,也不再做徒劳的努力了,她美丽的双眼里蓄满了泪水”11 . 第1段中,“人们不解的是,为什么这只孤雁长久地不愿离去。”为下文第_段内容埋下了伏笔。12 .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11段划线句:“张家的男人和女人齐心协力,小心自信地为她受伤的翅膀敷了药,又喂了她几次鱼的内脏。后来又换了一次药,她的伤就好了。”(1)他们这样做是为了_(2)小说塑造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_四、对比阅读(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与谢中书书(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按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春秋战国异辞(注释)讴(u):唱歌。衢(q):大道。13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散尽)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跟)C秦青弗止(阻止,劝阻)D响遏行云(阻止)1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饯于郊衢/薛谭学讴于秦青B自康乐以来/自谓尽之C薛谭乃谢求反/新陈代谢D遂辞归/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6 .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书信体一种应用性的文体,信中体现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B(甲)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C(乙)文中薛谭“辞归”的原因,是他认为秦青没有什么技艺。但后来薛谭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这是难能可贵的。D(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五、句子默写17 .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_)晓战随金鼓,_。(_)塞下曲)_,燕然未勒归无计。_,五月人倍忙。_,灵旗空际看。(_)别云间)青树翠蔓,_,_。(柳宗元小石潭记)_,似曾相识燕归来。六、名著阅读18 . 名著大学_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从明代开始,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必读书。阅读选段,填空A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获获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众猎户打起胡哨来,一宴时聚起三五十人,都拿了挠钩枪棒,跟着B,再上岭来。此时天大明朗,都到那山顶上。远远望见窝边果然杀死两个小虎,一个在窝内,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选文中横线处人物A和B分别是指_和_,B杀死老虎的原因是_。七、作文19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上课时,你的眼神常常会与老师的眼神相遇。请写一段话,描写你的眼神与老师眼神相遇时的情形和感受。题目二: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利用教室宣传栏开辟一个“读书园地”,你们小组准备选择本试卷“现代文阅读(三)”朱鸿的文章推荐给同学,你的任务是从这篇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将原文缩写成一篇短文。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2)字数在150 -2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20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1)阅读下面提示语,按要求作文。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针织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正中。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地名。不少于6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业汇票操作流程》教学课件
- 安全培训熟悉设备课件
- 2024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所属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安全培训烟花证课件
- 安全培训点面课件
- 期末安全备考培训课件
- 2023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湾沚分公司招聘2人(安徽芜湖市)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
- 服务知识培训记录课件
- 酒店工程外包方案(3篇)
- 金牛装饰工程方案(3篇)
- GB/T 13808-1992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
- 光伏并网逆变器调试报告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章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 EMR术的配合要点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
-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课件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业务培训课件
- 1-商务沟通基本原理
- 让物料流动起来MMF,PFE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