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245-2000 烟草加工系统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作为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烟草加工过程中粉尘防爆的安全管理,以预防爆炸事故,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与未直接指明的前一版本或同类标准相比,该标准引入了多项关键变更和增强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范围扩展:新标准可能对适用的烟草加工环节或设施类型进行了更全面的覆盖,包括但不限于原料处理、切丝、烘烤、除尘等工序,确保所有潜在产生粉尘的环节都受到规范。

  2. 风险评估方法:引入了更为系统化和科学的风险评估程序,要求企业根据具体工况进行粉尘爆炸危险性分析,包括粉尘特性(如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的测定,以及工作环境的评估,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 防爆设计要求:对烟草加工设备和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比如采用防爆电机、设置泄压装置、采用防静电材料等,以减少火花产生和控制粉尘浓度,从而降低爆炸风险。

  4. 操作与维护规定:细化了日常操作、清洁、维护等方面的规定,强调了定期检查、清理积尘的重要性,以及员工培训的必要性,确保操作人员充分了解粉尘防爆知识和应急处置程序。

  5. 应急管理和救援:新标准可能增设或强化了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求,包括紧急疏散计划、火灾爆炸事故的初期处置措施等,提高了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6. 监测与监控:强调了对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的持续监测,以及对防爆系统性能的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防爆措施的有效性得到实时验证和调整。

  7. 法规与标准衔接:可能更新了与国际或国内其他相关安全标准及法律法规的协调性,确保烟草加工企业在遵循本标准时也能满足更广泛的安全合规要求。

这些变更综合体现了标准在适应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事故预防能力方面的努力,为烟草加工行业的粉尘防爆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加完善和细致的指导。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8245-2024
  • 2000-10-27 颁布
  • 2001-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8245-2000 烟草加工系统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国标_第1页
GB 18245-2000 烟草加工系统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国标_第2页
GB 18245-2000 烟草加工系统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国标_第3页
GB 18245-2000 烟草加工系统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国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8245-2000 烟草加工系统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国标-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 1 8 2 4 5 - - - 2 0 0 0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行的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及其他相关安全标准并结合烟草加工系统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本标准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烟草专卖局、 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 北京卷烟厂、 山东省烟草专卖局、 石家庄铜铝制品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卢炎华、 张一峰、 周豪、 杨双义、 刘晓星、 徐东进。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 烟 草 加 工 系 统粉 尘 防 爆 安 全 规 程G B 1 8 2 4 5 一 2 0 0 0S a f e t y r e g u l a t i o n f o r d u s t e x p l o s i o ni n t o b a c c o p r o c e s s i n g s y s t e m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干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的设计、 施工、 运行和管理。2 引用标准 卜 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2 4 7 6 . 1 -1 9 9 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 气设备 粉尘防 爆电气设备 ( ; B1 5 5 7 7 - - 1 9 9 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 B / T 1 5 6 0 4 -1 9 9 5 粉尘防爆术语 G B / T 1 5 6 0 5 -1 9 9 5 粉尘 爆炸泄压指南 G B / C 1 7 9 1 9 -1 9 9 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 B 5 0 0 5 7 - - 1 9 9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 B 5 0 0 5 8 - - 1 9 9 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 B J 1 6 - - 1 9 8 7 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门 烟草加工系 统 t o b a c c o p r o c e s s i n g s y s t e m 将烟叶加工成成品烟的生产过程总称。它包括烟叶初加工、 打叶、 切丝、 烟丝膨胀、 薄片加工及卷制等生产过程3 . 2 粉尘防 爆 d u s t e x p l o s io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p r o t e c ti o n 预防粉尘爆炸的发生和粉尘爆炸发生后减小危害程度的技术。13 粉尘云d u s t c l o u d 粉尘悬浮在空气或气态氧化剂中, 形成高浓度粉尘与气体的混合物4 一般规定4 门所有新建、 扩建、 改建的烟草加工系统( 以下简称“ 系统,)应按本标准进行粉尘防爆设计、 施工、 竣_ 验收; 已建并正在运行的系统,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应按本标准的要求逐步进行整改。4 . 2 企业负责人应清楚烟草粉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并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点、 _ 曰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 0 0 0 1 0 一 2 7 批准2 0 0 1 一 0 5 一 0 1 实施G B 1 8 2 4 5 -2 0 0 0 烟草粉尘的爆炸特性参数见附录Ao4 . 3 企业负责人应依据本标准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4 . 4 参加系统作业的人员应先接受企业组织的含有粉尘防爆内容的安全培训, 熟知相关安全知识 井经考试合格, 方准上岗。4 . 5 积尘清扫4 . 5 门应建立定期清扫制度。4 . 5 . 2 f N 扫时, 宜选用不使粉尘飞扬的清扫方法4 - 6 防止自燃4 . 6 . 1 停车检修期间, 所有生产设备内不应存有烟( 梗) 丝及其粉尘。4 . 6 . 2 应对贮丝柜所贮烟丝进行温度监测。4了 防1 卜 设备表面过热 烟草 加工设备在运行时, 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 1 0 C ,4 - 8 防止明火4 . 8 门厂房及生产车间内不允许有非生产性明火存在4 . 8 - 2 动火作业时, 应按照G B 1 5 5 7 7 -1 9 9 5 l 5 . 2 . 1 条执行。4 . 9 灭火4 . 9 门不应使用能扬起沉积粉尘形成粉尘云的灭火方法4 . 9 . 2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 应使用灭火剂雾化效果好的灭火器。4 . 9 . 3 灭火设施和灭火器材应保持有效的工作状态, 并随时可用。4 . 9 . 4 应制定灭火预案。4 . 1 0 企业应依据安全检查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5 建 构) 筑物的结构与布局5 . 1 按G B J 1 (; 一 1 9 8 7 规定, 烟草加工为 丙类生产的火灾危险 性。5 . 2 厂房的耐火等级、 层数、 占地面积、 防火间距、 防 爆设计、 安全疏散等应按照G B J 1 6 -1 9 8 7 中第3章相关条款执行。5 . 3 除尘间宜单独设置并位于生产厂房外; 如确因条件所限, 也可设于生产厂房内, 但应与其他生产设备防爆隔离, 并应按照G B / T 1 5 6 0 5 -1 9 9 5 中第4 章采取泄压措施。6 电力设计6 . 1 P尘,H ) 按照G B 5 0 0 5 8 -1 9 9 2 划分为1 1 区, 其电力设计应按照G B 5 0 0 5 8 -1 9 9 2 中第 3 章相关条款执行。6 . 2 所有产尘场所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 B 1 2 4 7 6 . 1 的要求6 . 3 建( 构) 筑物防雷设计应按照G B 5 0 0 5 7中相关条款执行了 工艺设备了 . 1 才 r 叶设备7 门门打叶设备原料入口处应设磁选及其他清理装置, 以除去金属物。7 门. 2 打叶设备不应出现打辊与框栏相互摩擦或碰撞. 如出现此类现象应立即停机修理7 . 1 . 3 打叶设备应具有良 好的密闭 性。7 . 1 . 4 仃叶设备本体应设有单独的除尘系统7 . 2 切丝设备了 . 2 . 1 各类切丝设备应将其刀门部位进行封闭, 并安装与除尘系统相连的吸尘罩。G B 1 8 2 4 5 -2 0 0 07 . 2 . 2 应在原料入口设置磁选及其他清理装置, 以除去金属杂物。7 . 2 . 3 旋转切刀、 送料传动部位的各类轴承应密封。了 . 3 碎叶处理设备7 . 3 . 1 碎叶处理设备各产尘点应加罩密封并与除尘系 统相连。7 . 3 . 2 输送烟叶的胶带接头不应采用金属扣结合。了 , 4 薄片系统了 . 4 门薄片系统中的破碎机, 掺兑配料口 等应加磁选装置, 并应密封或安装吸尘罩。7 . 4 . 2 密封设施或吸尘罩应与独立的除尘系统相连。7 . 4 . 3 除尘系统的设计应按本标准第8 章执行。7 . 4 . 4 电热设备的电热片( 丝) 外部应装保温隔热材料且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 1 1 0 C o7 . 5 卷烟设备7 . 5 , 1 卷烟设备的落料口应装有吸尘罩并与独立的除尘系统相连。7 . 5 . 2 除尘系统的设计按本标准第8 章执行了6 气力输送了 . 6 . 1 气力输送管道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了6 . 2 气力输送管道不宜穿过建筑防火墙, 如穿过建筑防火墙, 应采取相应的阻火措施T6 3 生产车间内应设置可使气力输送停止工作的开关。了7 其他产尘工艺设备应参照以上所述设备采取粉尘防 爆措施。8 通风除尘系统8 门布局8 门门除尘系统应根据尘源情况, 合理组合为几个彼此独立的系统。8 门. 2 各独立的除尘系统应单独设立除尘间。8 门 3 根据实际情况, 可为各独立的除尘系统设计不同的防爆措施。8 . 2 管网设计8 . 2 . 、 管道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8 . 2 . 2 管道上不应设置端头和袋状管, 避免粉尘积聚。8 . 2 - 3 管网拐弯处和除尘器入口处应按G B / T 1 5 6 0 5 设置泄压装置。8 . 2 . 4 各通风除尘支路与总回风管连接处应装设自 动阻火阀。8 . 3 风量设计 应严格控制管道风速, 确保风管内不应有粉尘沉积。8 . 4 除尘器 除尘器的造型、 运行及维护应按G B / T 1 7 9 1 9 执行。8 . 5 风机 应确保风机位于最后一个除尘器之后, 并选用D P型。8 . 6 集尘处理8 . 6 门集尘应每班清理8 . 6 . 2 清理后的粉尘应在除尘间以外的固定地点存放。G s 1 8 2 4 5 - - 2 0 0 0 附录A ( 提示的附录)烟草粉尘爆炸特性参数由于烟草粉尘属有机粉尘, 产地、 水分、 粒度及季节等均影响其爆炸特性参数, 所以各单位测试结果不尽相同。一些科研单位的测试结果见表 A1表 A 1 烟草粉尘爆炸特性参数A U 试单位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 C粉尘层最低 着火温度 C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 m)粉尘云爆炸 下限浓度 g / m 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 M Pa最大压力上升速率 M P a / s xMP a( m / , )北欧粉尘防爆试验室4 7 03 9 00 . 4 8英国消防研究所4 8 52 9 0美国矿山局 烟梗 烟叶: : . : ;一东北大学4 3 02 6 4 1 2 0 01 0 . 1 - 6 8 中科院力学所( 北京卷烟厂取样) a) b ) c) d )37 04 1 03 8 05 0 02 9 02 9 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