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化险》教案_第1页
《黄河化险》教案_第2页
《黄河化险》教案_第3页
《黄河化险》教案_第4页
《黄河化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化险教案 下面是出guo提供的北师版初一语文下册黄河化险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了解一个故事;掌握一种写法;欣赏一个人物。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展示名言 2、观看视频保卫延安片尾曲 二、导入新课:电视剧保卫延安讲述的是1947年 * 用十倍于我军的兵力,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 * 的领导下,采用运动战的方式,转战陕北,行程2000多里,沉重打击了敌人。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一个就是黄河化险。(板书课题作者) 三、黄河化险之“险” 从“险”字入手,结合课文,看看险在何处,险情如何? 1、学生找寻句段。 2、指明朗读。 3、展示重点句段,体会险情。 4、小结与过度:前有天堑,不可逾越;后有追兵,近在咫尺。这样的情形,八十四年前,就曾经出现过(插入石达开的故事)八十四年后,历史惊人巧合,险情更加紧迫。面对此情此景, * 是怎么做的? 四、黄河化险之“烟” 听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用大量文字细致入微地描写找烟、点烟和吸烟的过程? 1、师摘读课文。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重点语段展示,体会伟人此刻此心理活动,结合具体词句谈谈。 4、练笔:仿照问短写法,用一段文字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5、学生写作。 6、作品展示。 7、教师小结:有人说,黄河边上的一支烟,不亚于一次遵义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你认同这个说法么?及决定作用的,究竟是烟还是人? 五、黄河化险之“人“ 思考: * 凭借什么化险为夷的?他是人还是神?说说你的看法,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1、学生结合课文思考。 2、指名表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智大勇、胆大心细、信念坚定等)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补充。(如上下团结等,并展示相关文段) 4、教师小结:展示赛捏卡名言。 六、黄河化险之“得“ 1、用一句话自我总结 2、教师小结:感谢黄河化险,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的大智大勇,宛若神明;看到了他的性情率真,平凡普通;让我们在深深的敬佩里,从此懂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逆境勇进,你就是拯救自己的神明! 板书设计: 黄河化险 权延赤 大智大勇 信念坚定 上下团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在阅读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环境描写,体会险情的紧急。 2.感受 * 在危急关头的慎重思考,体会作者把思考转化为生动可感形象的表达效果。 3.弄清 * 化险为夷的原因,感知伟人的大智大勇。 4.感受 * 在困难面前临危不惧、大智大勇的英雄气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 * 在困境中.逆流勇进的英雄气概,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受 * 在危急关头的慎重思考,体会作者把思考转化为生动可感形象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默读法 朗读法 感悟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能坐在这里,享用精神食粮;能回到家中,享受幸福安康。这些被我们习惯了的幸福生活,却曾是一代革命者半个世纪浴血奋战的伟大理想。多少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多少个前仆后继的身影,多少次生死关头的抉择,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安康!这一切,我们怎么能忘!所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永远的丰碑,重读红色记忆-播放红色记忆(后承接): 这一年的8月,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的 * ,被挤在三县交界的一个狭小地带,背后是沙漠,东面是黄河,南北均有大批敌军压来。而当时他率领的中央机关,警卫部队只有100余人,情况万分危急,形式空前严峻。课文黄河化险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样生死关头的故事。 (板书课题作者)齐读课题。 二、概括故事情节 1.根据课题,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梳理情节。 2.教师板书:遇险 化险 论险 3.过渡:刚才这个同学讲述这个故事只用了百十个字,而课文却用了长达12页114个自然段描述它。它那么多的文字都细致描写了什么呢? 三、黄河化险之险 1.我们就从险字入手,默读课文前半部分,看看险在何处,险情如何? 1.学生默读课文,找寻句段。 2.展示环境描写重点句段,(指名读)体会险情。 然而,呐喊声陡起陡落,精壮青年如草叶一般被大浪拍回,跌得前俯后仰。而羊皮筏子早已翻扣着,旋转着,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啾啾啾-!这是子弹从头顶掠过的声音。四名卫士呼啦一声围住 * 。同时,河堤上下响起子弹钻入泥土的噗噗声。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两座山头已经出现了敌人。百余人的警卫部队是难以抵挡住七个旅的敌兵,不让他们追杀至黄河边的。(解释七个旅的人数-每个约7000人左右,七个约5万人) 3.小结与过度:前有天堑,不可逾越;后有追兵,近在咫尺。(板书:天堑-追兵)这是直接描写险境,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怎样? * 和干部战士有什么反应? 4.展示间接表现险情紧张的句段。(指名读)进一步体会险情。 * 望望洪水咆哮的葭芦河,望望堤岸上焦急等待的几百名干部战士,转身盯住枪炮声大作、喊杀声连天的高山,神色肃穆严峻。几百名干部战士都屏住了呼吸,连葭芦河的咆哮声也似乎变得远去。 5.过渡:险情紧急,迫在眉睫。绝处能否逢生?谁来化险为夷? (展示句子:几百人的目光追踪着他的脚步,似要从中找到希望和信心。)可他心中十分清楚,-几百干部战士的身家性命,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都将在此一举。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事关重大,他该如何了断? 四、黄河化险之化 认真阅读课文43-86自然段,思考:在危急关头,身负几百人的殷殷期望,面对生死抉择的 * ,为什么要抽烟?为什么会骂人?画出最打动你的段落或句子加以体会。 1.学生阅读课文相关段落。 2.学生思考后回答。随机展示语段,体会伟人此刻的心理活动。 * 急步迎去,看到 * 的马夫老侯双手捧着个油布包,被人群簇拥着,像被迎来的英雄。 老侯同志,我代表同志们谢谢你了! * 动了感情,声音比往常提高许多。 (是什么使老侯成了英雄? * 为什么会为一支烟动感情?-烟是 * 此刻最需要的,有了它,就意味着有了绝处逢生的希望) * 淡漠的两眼却燃起了火,那是停止思考的特征。警卫员身不由己哆嗦了一下。果然, * 发作了:你蠢!老子不要你,你滚! (为什么骂人?-危急关头, * ) * 似乎屏住了呼吸,鼻孔里流出两股青烟,才流出不多一段,又忽然被抽回去大部分;然后又缓缓向外流,然后又猛烈抽回去.终于,一根又粗又长的烟柱从他嘴巴里冲出,一直撞在湿漉漉的黄土地上,撞碎了,向四面八方弥漫。 (为什么吸烟?-事关重大,抉择艰难,反复斟酌) 蓦地, * 立起了身,那支烟头奋力掼在地下,用脚踩去。嘴里迸出一声:不过黄河! (四个动词表现出什么-果断决定) 放心跟我走,老子不怕邪! * 从来不曾这样冲动、亢奋。他用讥嘲的目光朝敌人射击的山头瞟一眼,从容走上黄河岔的堤岸。不紧不慢,顺堤向西北方向走去。 (信心坚定,大胆行动,藐视敌人 ) 3.教师小结:面对迫在眉睫的险情, * 慎重思考,然后果断行动。(板书:思考-行动)故事到了这里,似乎圆满结束了,可是为什么课文却没有结束呢? 4.分角色朗读课文93-114段: 想想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 * 是凭借什么化险为夷的? (1)分角色朗读。 (2)说作用(板书:辨明原因) (3)指名表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智大勇、胆大心细等) 五、课堂小结 1.学生用一句话总结课堂收获。 2.教师小结: 感谢黄河化险,让我们感到文字的无穷魅力,动人动情; 感谢黄河化险,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的大智大勇,举重若轻。 在深深的敬佩里,我们将从此懂得:智,于广博的学识、细心的观察和周密的思考;勇,于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心态和果断的行动。从此刻开始,我们将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