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数学考试中心理性失误简析及对策考试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考生的真实水平,但临场发挥也十分重要,每次考试都有大部分考生为没有正常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而懊丧、遗憾。那么造成考试心理性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避免呢?就此作一简析,并从中找出克服失误的对策,以便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一、考试心理性失误简析数学考试中与心理性因素有关的失误主要有:思维抑制,顾此失彼,粗心大意,力不从心。、思维抑制在数学考试中,由于临场过分焦虑和恐惧以及情绪紧张,在考试开始阶段大脑暂时出现思维障碍,平时熟悉的公式、定理记不清楚了。面对试题,感到脑中空空,不知所措。另外,在考试中因局部答卷不顺利引起情绪紧张,心中慌乱,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干扰了思维的正常进行,解答试题出现了种种不应该甚至无法理解的错误。显然造成思维抑制的根本原因是临场前思想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或者对考题的难易程度和答题策略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顾此失彼在数学答卷时,由于神经高度紧张,注意力范围缩小,只考虑问题的某个方面,而忽略了问题的其他方面,造成解题不完整或者解题错误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学习中存在着知识缺陷,或者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或者技能技巧使用的不熟练。如:均值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等,这些内容如果与其它内容综合在一起被考查时,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较熟悉的内容,这种较弱的知识联系就难以恢复,于是就很可能在这些内容上产生疏漏或者出现错误。、粗心大意粗心大意历来是数学解题的大敌,在历次数学考试中,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失分,总是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粗心大意主要发生在:审题时的疏忽,看错或丢掉某一条件,给分析求解提供错误的信息,造成解题错误。解题过程中数学推理或运算出现的错误。造成这种粗心大意的原因除了“双基”知识不扎实外,从心理角度说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解数学题一般需经历审题、分析、求解、评价这四个环节。如果在解题时没有按这一解题程序进行或某一环节不仔细,将给粗心大意以可乘之机,造成解题错误。、力不从心力不从心是数学考试中经常遇到的又一种心理现象。由于考试前复习过度疲劳,致使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致使呈现在眼前的各种数学试题难以形成完整的思路,导致考试解题失败。二、对策考场上的心理失误,与考前在学科、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准备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考场上的心理性失误的减少与克服,需要考前系统的训练才能奏效,根据前面的分析,我认为除了夯实“三基”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反复使用的解题方法、步骤将变成人们的解题习惯。什么是良好的解题习惯?就是要坚持科学的数学解题程序,即经历审核、分析、求解、评价这四个环节。如果我们在平常解题时,能够养成认真对待各个环节,力求解答正确完整的良好习惯,那么平时解题的质量,考时答题的正确率都可以得到提高,且可有效地减少考试中的各种心理性失误。例已知椭圆,直线:,P是上一点,射线OP交椭圆于点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当点P在上移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审题首先要搞清楚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该题要求有两点,一是求点的轨迹方程,另一个是要求语言描述轨迹所表示的曲线,回答时不能只记住第一问而忽略了第二问。其次对条件中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斟酌,力求明确它的含义。并能进行一些必要的联想,挖掘其内含,使其隐含条件充分暴露出来,如本题中的点、在同一直线上,则有 及 成立,而点P、R又分别在直线和椭圆上,则有,成立。在审题中,挖掘条件的内含这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不少学生常因对某几个字的内涵的疏漏而导致解题的不完整,或者解不出来。第三要通过审题寻找解题的线索,在本题中要考虑如何通过来求出Q的轨迹方程,而以后在分析、求解、评价等各个环节,当遇到疑问或得到某个结论时,仍需反复审题,以考察是否真正符合题意。如果平时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那么在考试时那种“顾此失彼”、“粗心大意”的心理性失误也将大幅度减少。在分析求解时,对数学推理过程和相应的运算系统所进行的简缩,必须是适当的,在解熟悉的题目时,对推理或运算过程的某些中间环节作出简缩,甚至完全撇开,应该说是必须的与合理的,但是练习尚未成熟,那却是十分有害的,它将为各种“粗心大意”的出现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只有平时养成了量力而行适度简缩的习惯,考试时的适度简缩才能够有确实保证。对解得的结果进行评价是当前学生解题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学生满足于求得一定的结果,而不问这个结果是否适合题意。在上题中,不少学生求得轨迹方程就搁笔了,事实上,通过画图检验一下就易发现时,就不符合题意应舍去,正确的答案应是,它表示一个椭圆,除去点(,)。对求得结果是否合乎题意进行评价,对思维能力与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只要平时注意培养,做到这一点也是可能的,这对于克服考试中“顾此失彼”型的心理失误,必将有助益。、培养良好的解题心理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试题,能有正确的心理反应,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作出恰如其分的估计。解题中心理过程的概括性、简缩性、灵活性、可逆性强,这是良好的解题心理的主要内容。对自认为有把握的试题不重视,会答而没有答对、答好;对灵活新型的试题有惧怕,能答而害怕答、不敢答,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两种不良解题心理。为克服两种不良心理,可以在复习中安排一些训练,例如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小时左右)按质、按量、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题,并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正确与完备上,以克服盲目的自满心理。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做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但又适合自己程度的新题型,以提高对陌生题型的适应能力,加强信心,克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防止思维抑制现象的产生,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合理安排时间复习要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得当的复习不但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学科知识的复习任务,还可以使自己的身心状态在考时达到最佳境地。对于临近考试的最后阶段,由于应考时间逼近,从知识角度讲需要把整个复习内容重温一遍,其主要作用是唤起与保持记忆。这时可采用各门学科交叉复习的方法,使大脑的皮层不同部位交替产生兴奋点,并可排除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作用,即排除学习同一学科时前后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对数学学科的复习,可以采用维持剂量的办法,即所做的习题覆盖面要广,要比较基本,数量不宜过多,难度也不必太高。从生理角度讲,经过前一段的紧张复习,身心已经十分疲劳,这时就应该使过分疲劳的肌体有所恢复,并为即将出现的最高潮作好准备,这是考试前段的放松阶段,是由驰到张的积极的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般可在考前天左右的时间里,把复习强度降到最低点,以适当消除疲劳。然后逐步加强,在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资格证考试2025年试题及答案
- 股份公司股份转让协议书6篇
- 2025年法律文书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考真题2025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考试复习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真题解析及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试题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材料员考试及题库及答案
-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
- 2025年教师综合试题及答案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FZ/T 62033-2016超细纤维毛巾
- 设计思维教案
- 储罐施工方案(电动葫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高清现行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人造草坪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