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贵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贵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贵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贵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文段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古人写信,内容杂乱无章,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赏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所以,书信不知不觉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A句语序不当,应改为: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B句方框处的成语使用不当,应改为“包罗万象”。C包中刷线部分应政有、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统统都被写入了书信。D句方框处的标点使用不当,应改为顿号。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B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事迹,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C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为我们揭示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更为我们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D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是本次会议的鲜明主题。3 .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二月天气,料峭春寒,但春天的问候已经到了。广袤大地,枯衣悄悄隐退;肥沃土层,小草蠢蠢欲动;山坳幽涧,绯红静静孕育;清澈小湖,鸭子欢快嬉戏人们心里美极了,佝偻了整整一冬的腰板挺直了,欢快的笑脸充满希望。Aqio fi x luBxio fi x lCqio fi x luDxio fi x l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期间的史事。C“公”是对男子的尊称。如:诸公、陈康肃公。D小说骆驼祥子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5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B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有改动。(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C中美成功地在解决网络问题上实现了构建共识、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目标。D吟诵重修望海楼记,怎能不唤起我们对家乡的爱?怎能不激起我们建设家乡的豪情?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完成小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 . 选文开头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是新闻的导语,它告诉了读者哪三个情况?(1)_(2)_(3)_7 . 联系上下文,从下面句子中品味其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8 . 请从一个角度,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一碗面条的吃法孙道荣小区边有家面馆,生意火爆。我也常去吃。店里的桌子,都是那种四人座,两两相对。因为食客多,常常一座难求,陌生人不得不拼桌。坐在对面的,是一对情侣。服务员将面条端来了,男的牛肉面,女的鸡蛋面。男的拿起筷子,将碗里的牛肉,一块一块夹到了女的碗里。女的一边说够了,一边将自己碗里的煎鸡蛋,夹到了男的碗里。然后,两个人才开吃,稀里哗啦,很幸福的样子。还有一次,对面也是一对青年男女,男的是香辣牛杂面,女的是鸡汤面。两人各自捧着面碗,埋头吃。吃了几口,女的忽然把自己的面碗往男的面前一推,男的心领神会,将自己的面碗移到女的面前,两人埋头吃面。过了一会儿,女的一边嘘着气,一边将面碗又推到男的面前。男的将自己的面碗端到女的面前,接过碗继续吃。就这样,一碗香辣牛杂面和一碗鸡汤面,在两个人之间,击鼓传花一样,吃几口,换一下,又吃几口,再换回来。一对中年男女,坐在我面前。面条上来了,两碗青菜面。女的将两只碗并在一起,用筷子从一只碗中捞起面条,夹到另一只碗中。另一只碗里的面条,堆得小山一样。男的说,差不多了。女的说,我不饿,你下午还要上工地呢。男的说,那你多吃一点青菜。说着,用筷子将面条多的那只碗里的青菜,全夹到了另一只碗里。身边坐的是一家三口。孩子是大排面,大排很快就吃掉了,面却没吃几口。妈妈说,你再吃几口面条嘛。孩子摇头说,我吃饱了。妈妈夹起自己碗里的鸡块,那你再吃几口鸡肉吧,很好吃的。孩子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你不要把你吃的东西夹给我好不好,这样不卫生,我不吃。然后,便自顾自地埋头玩起手机来。爸爸抬头看了孩子一眼,将孩子的面端过来,哗啦哗啦吃起来。傍晚,对面坐着一个姑娘。一会儿,她点的面条也端上来了,两碗,都是牛肉面。没想到,这样娇小的姑娘,一个人竟然能吃两碗面,我正暗自惊讶。姑娘拿起手机,你快点啊,面条已经烧好了。原来还有个伴。打好电话,姑娘拿起筷子,将一只碗里的牛肉,全夹到了另一只碗里。然后,开始吃面。一个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姑娘说,快吃吧,面条都有点凉了。小伙子兴奋地叫了起来,哇,今天这碗面,这么多牛肉啊。姑娘笑笑。小伙子说,你又把你的牛肉,都夹到我碗里了吧?姑娘还是笑笑。小伙子夹起一块牛肉递到姑娘面前,姑娘笑吟吟地张开了嘴这是我家附近的面馆,它让我觉得,我们吃下的不仅仅是一碗面条,还是有滋有味的生活。(选自意林)9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同的人对一碗面的不同吃法。人物吃面的方法(1)一对情侣互相让出碗中的牛肉和鸡蛋给对方(2)一对青年男女(3)一对中年男女(4)一家三口(5)一个姑娘10 . 根据提示赏析下列语句。孩子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你不要把你吃的东西夹给我好不好,这样不卫生,我不吃。然后,便自顾自地埋头玩起手机来。爸爸抬头看了孩子一眼,将孩子的面端过来,哗啦哗啦吃起来。(提示:从人物描写的角度)11 . 结合文意,说说题目“一碗面条的吃法”有什么好处。12 . 文章结尾写“我们吃下的不仅仅是一碗面条,还是有滋有味的生活”,有什么深意?试做分析。三、课内阅读阅读狼,完成下列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3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通道)C乃悟前狼假寐(副词,就)D恐前后受其敌(名词,敌人)14 . 下列语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屠惧”说明一开始屠夫对狼的本性缺乏认识,感到害怕。“投以骨”意图止狼,说明他对狼抱有幻想,是妥协退让。“复投之”说明屠夫对狼的态度是一再妥协退让,是下文的“暴起”做铺垫。B本文是按照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来叙述故事的。C最后一段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与前文的记叙不同,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动物的道理。四、情景默写15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五、课外阅读(一)未至太祖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太祖。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谮诉何缘!”徐凿堑安营讫及入谒具陈其状。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候。(二)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绍破,迁偏将军。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益重禁。(选自三国志魏书)(注)禁:于禁,三国时期曹操名将。16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_(2)或谓禁_(3)不时谒太祖_(4)自临与豨决_1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淯水之难B安陵君其许寡人/吾其急也C杂然而前陈/陨涕而斩之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数之以罪18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徐凿堑安营讫乃入谒具陈其状19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虽古名将,何以加之!(2)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20 . 曹操评价于禁“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你认为于禁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以上两个语段内容,具体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六、诗歌鉴赏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1 . “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2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先弃“逢秋悲寂寞”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气势不凡。B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C本诗是咏秋之作,所写景虽明丽畅快,但仍未摆脱“悲秋”的情调。D细读此诗,约略能感觉到诗中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七、语言表达23 . 育才学校决定举办一次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下面是学校办公室草拟的一份通知,请找出其中的不妥当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找出两处即可)通知学校决定在本周五(6月15日)下午四点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请同学们届时莅临。育才学校办公室2019年5月13日不妥当一(只填序号);修改建议:不妥当二(只填序号);修改建议:八、名著阅读24 .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然而,我天生就是自己的毁灭者。我没法拒绝这项建议,就像当初我忍不住要闯荡江湖,连父亲也苦劝不住一样。总之,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替我看管种植园,我非常愿意去,万一有什么不测,照我的要求处理这个种植园。选文中的“这种建议”和“父亲的规劝”分别指的是什么?九、综合性学习2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这是一种 _;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这是一种_;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这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这是一种_;伤心的时候,能轻轻一笑,这是一种撒脱。人们常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 k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_A_。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k(_)刻轻蔑 (_)(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