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_第4页
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在观看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时,李浩发现第一行祝福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将其改正,并将祝福语用简体正楷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母亲的诗和远方江志强在冀南山区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邯郸。而在她的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天津、杭州、西雅图等地,却从未涉足。她时常端详着墙上的旧地图,神思千万里,徜徉在每一个牵挂的地方。将光阴拉回三十年前,家乡交通不便,想出趟远门,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天不亮就得上路,翻山越岭几十里,到县城火车站买票。买好票,还得在站台上苦熬好几个钟头。终于盼来了火车,像见到了救命的稻草,背起厚重的行礼,兴高采烈冲上车,晃晃荡荡驶向远方。因此,若无要紧事,母亲不会打破空间的局限,宁愿在大山里蜗居一生。那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分到邯钢工作。母亲抱着我,陪着爷爷奶奶,时常往返于大山与邯郸之间。到邯郸之后,停留时间并不长,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旋即打道回山。后来,邯长(邯郸到长治)公路开通,从大山通向邯郸的路一下子缩短了很多,无须到县城坐火车,只须步行三五里,便到了路口。待到那辆红白相间的客车从山西方向开来,母亲踮起脚,高高地举着手,可劲地招着。车停后,先让爷爷奶奶上车,二老上车后,母亲高高地举起了我,传给车上的爷爷,然后拎起大包小包上车。高中毕业后,我穿上了军装,来到浙江西南部山区的一座军营。彼时,我坚持每周给 母亲写封信。据父亲说,母亲每回收到我的信,总是颤悠悠地捧着,如获至宝,细细端详着信封上的邮戳,向父亲打听通向部队的路:从家乡乘坐 4482 次列车,到德州转车,搭 K101 次火车,直抵浙西南然而,母亲却从未踏上 K101 次列车,皆因爷爷奶奶身体已不如前,弟弟妹妹忙着考学,几个姑姑相继出嫁,父亲忙于工作,日日早出晚归母亲那单薄的身子,成为这个普通农家的顶梁柱。几年后,弟弟考上了天津大学,母亲又多了一份牵挂。在一次庙会上,母亲花了八毛钱,买了一幅中国地图挂在墙上,一有时间就端详着地图。她的目光里,只有两处地方最有魅力,一是浙江,二是天津。因这两个地方有她的儿子们。与此同时,她也用各种渠道搜集天津和浙江的讯息。每逢打电话,她竟对这两处远离故 土的地方如数家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杨柳青年画,甚至连霍元甲、张伯苓、严修、李叔同、马三立都能脱口而出,一个个“天津符号”,成为母亲口中的“关键词”。浙江虽说更远一些,母亲却记住了很多地名,除了杭州、温州、宁波、嘉兴等人人皆知的地 方,还知道了我当兵附近的市县,如丽水、缙云、青田、云和、龙泉妹妹高中毕业后,飞越大洋,到美国西雅图打工。于是,母亲屋里的墙壁上又多了一张世界地图。她戴着老花镜,目光越过广阔幽蓝的太平洋,看着彼岸的西雅图。当妹妹到伦敦一家公司实习,母亲又转过身,将目光移向了大西洋畔母亲的房间并不大,却装着南 北中国,装着世界。这几年,我和弟弟妹妹相继回乡工作、生活。我们商量,应该带母亲到天津、杭州游 历一番,如果有条件,去一趟西雅图。谁知,母亲却摆摆手,拄着拐杖站到了地图前,说:“你们都回来了,守着我,再也不走了,我还图啥呢?在山里不也挺好吗”听着母亲的话,我感慨万端。母亲一生,与大山、土地为伴,可她的日子并不苟且。因为,她把我们抚养成人,学业有成,成家立业,平安生活。小小的家庭,开枝散叶,幸福美满。这,是她最渴盼的诗和远方啊。(选自特别关注2017 年第 12 期)2 . 简要概括母亲是用哪些办法来消解自己对儿女们的牵挂的。3 .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1)结合语境,品味第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母亲每回收到我的信,总是颤悠悠地捧着,如获至宝,细细端详着信封上的邮戳,向父亲打听通向部队的路。(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谁知,母亲却摆摆手,拄着拐杖站到了地图前,说:“你们都回来了,守着我,再也不走了,我还图啥呢?在山里不也挺好吗”4 .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5 .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小小的家庭,开枝散叶,幸福美满。这,是她最渴盼的诗和远方啊。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敢勇隶兵籍。靖康初,金人大入,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侯。建炎三年,金人攻徐,上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后城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诏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 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立遣人诣朝廷告急。上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兵,光世辞不行。金知外救绝,围益急。九月,攻东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众巷哭。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越旬余,城始陷。讣闻,辍朝,谥忠烈。(有删改)6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六矢,战益厉 益:更加B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阴:阴险C以书趣光世会兵趣:通“促”,催促D讣闻,辍朝,辍:停止7 .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城破 / 立巷战夺 / 门以出 / 阴结乡民 / 为收复计B后城破立 / 巷战夺门以出 / 阴结乡民 / 为收复计C后城破 / 立巷战 / 夺门以出 / 阴结乡民为收复计D后城破立 / 巷战夺门以出 / 阴结乡民为收复计8 . 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在靖康初年金人大举入侵之时,他战场杀敌,立下不少功劳。B赵立指挥得当,他命令拆掉废弃的房屋,在城墙下点燃形成火池。金军登城时,他命令手下士兵钩断云梯,金兵纷纷坠下火池。C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D赵立一生都怀有忠义报国之心。他痛恨金人。临终前还为自己不能继续为国杀敌而悲愤叹息。9 . 将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上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四、情景默写10 . 默写。关关雎鸠,_。(诗经关雎)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纷纷暮雪下辕门,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_,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佳肴) 浮光跃金,_。(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维使至塞上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了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行路难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蕴含无限的悲慨的诗句是:_,_。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面描写词人埋怨月亮,实则表现词人对亲人不能团聚而内心惆怅的词句是:_ ,_ ?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的句子是:_,_。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详察敌情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回答问题。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1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2 . 现代诗歌中,有的诗歌诗体自由,既不讲求格律,也不追求押韵;但有的诗歌,如礁石,则有较强的韵律感。试分析礁石的押韵规律。13 . 请分析“礁石”这一形象。六、名著阅读14 . 名著阅读。经典名著往往都会为我们塑造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请根据阅读积累,回答下列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走进名著,究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读儒林外史我们认识了屡试屡败,因中举而发疯的 A;读海底两万里我们认识了尼德兰,他性情暴躁,常打算逃跑,当 B船长为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的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读水浒传,我们认识了神机妙算的“智多星” C,他带领好汉智取生辰纲;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认识了出生在湖南湘津的 D,他自小喜欢读书,并努力研习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