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D刘姥姥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2 .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闯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B春节晚会上,小沈阳和刘谦精彩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我家墙上挂着一副对联。D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恪守端详郑重其事原弛蜡象B鲜妍秘决富丽堂皇自惭形秽C嬉闹侥幸心无旁骛走投无路D游戈隔膜根深蒂固前仆后继4 . 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要塞(si)凛列振聋发聩锐不可当(dng)B颁发(fn)仲栽殚精竭虑屏息敛声(lin)C悄然(qio)镌刻眼花撩乱摧枯拉朽(xi)D翘首(qio)凌空惨绝人寰一丝不苟(gu)5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D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古代密码术中国的密码术究竟始于何时?据文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使用秘密通信的方法。如战国中后期成书的军事著作六韬中的阴符和阴书就记载了当时秘密通信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所谓“阴符”就是一种符节,双方事先约定好长短不一的符节各代表什么意思。所谓“阴书”就是一封竖写的完整的秘密信件或情报,拦腰截成3段,派3个人各持一段,于不同的时间、路线分别出发送给收信人。收信者收齐3段信,即可知晓全部内容。万一途中某一个送信人被截获,对方也难以解读信的全部内容。秦汉以后,在秘通中,出现了各种暗语、暗号、密诗、符号等形式,不易被外人破解;还有的将密信用蜡封或用火漆、封泥密封,以防泄密,一旦暴,即可立即察觉,采取补救措施,或成将计就计,改更策。到了宋代,密码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由枢密使曾公亮、枢密副使丁度奉诏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宋代使用的一种叫作“字验”的传递情报的密码术,就是将各种情报,如请添兵、请固守、被敌围、将士叛、将领病等40项内容,用一首不含重复的字的40字诗来表示,把诗的每个字与这些情报的内容依次相对并具体搭配,编上相应的数字代号,从1至40,形成密码本。密码本只由军中主将掌握,每次使用时,可根据所需要传递情报的内容,在信中写上情报所对应的诗歌中的字。对方收到这封信后,查对密码本就能译出情报内容。这种信即使落入敌手,也不会被敌人知晓,即使送信人投降叛变,一般也无法帮助敌人破译出所传递的情报。例如通信双方选定一首五言诗。共40个字,作为解码密钥。诗文如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俗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统兵将领根据战场形势可随时与主帅取得联络。如果敌军占据优势,无法实施进攻,统兵将领请求固守阵地时,先查出“请固守”是密码中的第19个术语,而诗中的第19个字是“阳”,然后在一封信上写上“阳”字,并在该字上盖上印章。主帅接到信后,马上可以获悉来函的意图。如果他同意下属的意见,就重新写下这个字加盖自己的官印;如果不同意,印章就不盖在那个字上。这种通信方式既可保证随时保持联系,同时又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在13世纪初,“密写”也是广泛应用于情报传递的手段之一。1216年,蒙古军队围攻攻太原府,金宣抚史兼左副元帅乌古伦里派遣间谍,将用明矾水书写的密信,抄小路星夜兼程送到金国京城汴京告急,金宣宗诏发援兵,不久太原府的围困被解除,乌占伦里遂官升两级。直至近代中国,“密写”还是传递情报的常用方法之一。6 .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国古代密码术的发展历程。_暗语、暗号、密诗、符号等_7 . 第6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8 . 本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且说说为什么采用这种说明顺序。9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即使送信人投降叛变,一般也无法帮助敌人破译出所传递的情报。阅读下面的现代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给燕子留个门干亚群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给燕子留个门,略有删改)10 . 简要概括村民们的哪些行为能表达对燕子的善意。11 . 请结合加点词语,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12 . 如何理解第段中说的“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13 . 文章结尾说“村民习惯了关门”,请联系前文有关情节分析这简朴的话语中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隐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阅读八十八分,完成下列小题。八十八分琦君中学时,我本来是很不喜欢地理这门课的。可是因为教地理的房先生实在太慈爱,教得又好,又是我们班的级任导师,我也就开始喜欢听她的课了。房先生是安徽人,头几天上课,一口的安徽话真难懂。老是听她说“自理、自理”的,不知是什么意思,待她拿起地理课本点着封面上的字,我们才恍然大悟“自理”就是“地理”。我们很快都能听懂她的话了,而且还顽皮地卷起舌头学她的口音。她就拍拍我们的头说:“莫吵,莫吵,值肉(日)生,快快扫自(地)。”刚开始上课时,她面对我们,伸出左手,手心向着我们说:“中国就像这只手掌,西北高,东南低,所有的河流,都从西北流向东南。”这个比喻真好,我们一个个伸出手来,对着地图愈看愈觉得像。然后她转过身去,用粉笔在黑板上只几笔就画出一幅中国地图,再在里面一省一省地划分开来,填上名称,真是熟极而流,一下子就让我们对她佩服不已。她要我们把每个省的地图都记熟,东南西北的邻省也要记得清清楚楚。她说这是第一步要明晰的概念,自己的国家分多少省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就如同读中国历史,第一步就要会背朝代名称,要记得每一朝的开国元勋和他们成功的原因。如此,才能对历史有整体的概念,否则脑子里一定是一本糊涂账。整个中国地图默熟之后,再逐一默各省地图,先默轮廓,次默山脉、河流,再默铁路、城市。对地理环境有了概念以后,气候、物产、民情风俗,也就比较容易记住了,因为这些是有连带关系的。她要求每个同学对自己出生地所属的省,要格外熟悉。“这叫作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她说。每教完一省,她都要做一次测验,要我们画出这一省的详细地图。有一次我默江西省,只把“鄱阳湖”误写为“洞庭湖”,其他的部分都没错,她一下子扣了我二十分。我很懊丧地说只是笔误,她说:“笔误也不可以,两个湖怎么可以由着你自由搬家呢?”问得我哑口无言。又有一次,我把浙江省的钱塘江误写为“钱唐江”,她扣了我十分。我向她央求:“只掉了个土字边,少扣五分好不好?”她连连摇头说:“莫争,莫争。我扣你十分是要你写字时用心,不要马马虎虎。我虽不是国文老师,错别字也要管。你去地图上找找,中国有没有一条江叫钱唐江?这是求正确。无论读书做事,都要认真仔细,不能有差错。”我只好默然了。从那以后,每回看见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有错别字,我就会暗暗对自己说:“又得扣十分了。”有一次测验,默的是江苏、浙江两省。我因准备充分,默得又快又详细,连老师没有要我们注明的浙东次要城市都注上去了,因为那是我家乡的邻县。正得意呢,房先生走来站在边上,却发现我桌上有本地图册没有收进抽屉里。她默默伸手拿起来翻翻,偏又发现浙江省那页还夹着一张画有地图轮廓的纸。我有点懊恼自己粗心大意没把书收好,却觉问心无愧,抬起头来说:“我并没有看。”房先生没作声,却把我画好的地图收去了,她从讲台上拿了张纸来,严肃地说:“你再画一张。”她竟然怀疑我偷看地图,我心里万分委屈,连声说:“房先生,请相信我,我并没有偷看呀。”她点点头,但仍坚持要我再画。左右前后的同学都转过头来朝我看,我眼泪扑簌簌地掉,一滴滴都落在纸上。我咬着嘴唇,很快就把一张地图默得完完整整的。房先生收去后,摸摸我的头說:“不要哭,潘希真,我向你道歉,但你不应当把地图本子放在桌上。”那晚下夜课以后,房先生特地陪我回宿舍。校园中一片寂静,凉风轻拂,草木清芬。房先生用手臂围绕着我的肩问:“你不怪我吧?”我心情复杂,只想再放声大哭,但我忍住了,终究是我太疏忽所致。这一场误会,引我想起在家中,我们母女多次所受的委屈,常使我恼恨困惑究竟错在何人?我一直沉默着,只觉千言万语,无法对房先生说个明白。房先生把我的手捏得更紧些,我恳切地说:“没有什么,我只是好想念妈妈,她回故乡了,我就宁愿住校。我只愿老师能相信我是个诚实的女孩子,妈妈一直是这样教导我的。”说着,我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房先生没有再说什么,挽着我的手臂,回到宿舍。那张地图发回来时,房先生批的是八十八分。我悄悄地问她既然都没错,为什么不给九十八分。她笑笑说,八十八分是她最喜欢的数字,她初中毕业时,平均分就是八十八分。甲“八十八分是个完美的数字,”她说,“只差两分就是九十。从九十到一百,还有十分需要努力,这样不是更好吗?”我仔细想想,也对。好在八十八分以我们学校严格的标准,已经是甲等的高分了。我们轮到初中毕业时,刚好举行第一届会考,由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分若干个考区集中考试,如同今日的联考。我们心情之紧张,可想而知。因为如考不及格,即使本校毕业考通过了,仍然领不到教育厅颁发的毕业证书。这不但关乎每个学生的升学前途,也关乎学校名誉。于是校长集中火力,给我们加油。她对我们宣布:“如果会考全体甲等,就可全体免试升本校高中。但如有一人是乙等,就不行。”我数理很差,如数理考不及格,即使国文、英文、史地分数高,也会被数理的低分拉下去。我考不到甲等,就会成为班上的害群之马,害他们也不能免试升高中。我自觉内心压力更大。偏偏我有个毛病,愈是心情沉重,愈想睡觉。数学或化学还没做完一道题,眼皮就耷拉下来,把同学们气得跳脚。几位数理好的同学,就轮番为我填鸭式恶补。会考前的几天,我真是首如飞蓬,面目全非。母亲特地从故乡赶来照顾我、陪伴我,给我烧好菜进补,生怕我病倒。考试的前一天,我却发起高烧来。七月的大热天,我烧没退,母亲硬要我穿上夹袄去考试,我闷得浑身是汗,烧反而退下去了。考国文、英文,一点儿都不觉得难。一到考数学,我就抱着必死之心,闭目凝神,虔诚地念了一遍心经。因为母亲告诉我,念心经可以增加智慧,就如同信基督的同学,考前要祷告一般。念完经,打开卷子,忽觉浑身一阵清凉。回头一看,原来我身旁放了一大块冰。监考人员因为天气太热,考场又不能开风扇会吹走考卷,又怕考生热得发痧,因此在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一个大冰块。我顿觉头脑清醒过来,同学们为我恶补的方程式,我全想起来了,居然一道道题目都迎刃而解,那种得意兴奋真不用说了。钟声响起,我恰好答完。把卷子折好,平平地放在桌上,起身退出考场,我有一种要飞起来的感觉。成绩揭晓了,果然我们全班都是甲等。这种快乐非同寻常。不用说,我的数学一定考得不错,总分平均下来才会列入甲等。这下我扬眉吐气了,昂首阔步地走到学校去看成绩我的平均分竟然是八十八分。八十八分,我不由得跳起来,连忙奔到房先生屋子里,大喊道:“房先生,您记得吗?您那次给我临时测验默地图的分数就是八十八分,您说您最喜欢八十八分,因为您初中毕业时的平均分也是八十八分。”房先生笑逐颜开,点点头说:“真巧,八十八分是个吉利的好分数,而且前面还有十二分给你努力。希望你高中毕业时,能考到九十八分。”“那多不容易呀!房先生,您高中毕业时,平均分也是九十八分吗?”我问她。(21)“也差不多,总之是进步多了。”她笑笑,又接着说,乙“在学业上、知识上,总要力求进步。在对人方面,却不必样样争先,强出风头,倒是八十八分恰恰好。”(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文章,有删改)14 . 根据文章第一段的内容,把下面场景补充完整。场景一:_场景二:房老师对我严格要求场景三:房老师向我道歉场景四:_15 . 文中【甲】【乙两处是房老师对“八十八分”的解说,你更赞同哪一处,说出你的理由。16 . 文章第一段记叙了“我”毕业考试喜获甲等的经过,语言简练而生动,请从欣赏的角度举例分析。(不超过150字)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丙)三文,完成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选自袁宏道的西湖) (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选自柳宗元的江雪)17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8 . 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19 . 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20 . 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21 . 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四、句子默写22 . 古诗文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其一)(2)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3)秋草独寻人去后,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_,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苏轼水调歌头中写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也常常被人们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_,_。(6)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_,_”。(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的“_,_”。五、诗歌鉴赏阅读次北固山下,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3 .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B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C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D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停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24 . 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六、名著阅读25 .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对山山水水的迷恋是很多古代文人的共有情怀,而这种情怀往往会转化为美丽动人的文字。如_(填作者)的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南朝梁文学家_(填作者)的与朱元思书描写了富阳至桐庐的优美风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好学博览,游历大江南北,撰写地理著作_。(2)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他曾经携带许多伤兵。在未入红军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兵士一样简单。除了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真欢喜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心爱非常美丽的马。那匹马给敌人抢去,他追击敌人,终于把那匹马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值班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合同签订流程细则
- 家电公司交换机维护办法
- 玩具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 外国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食品模型面试题及答案
- 山东幼儿面试题及答案
- 僚机物资测试题及答案
- 工会职位面试题及答案
- 甲方物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寺庙经济市场深度调研与未来前景发展研究报告
- 送配电线路工(配电)-中级工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吃药安全课件
- 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育中的新应用》知识培训
- 村支部书记申请书
- 慢加急性肝衰竭护理病例
- 2025年度充电桩充电设施安全检测与维修合同范本4篇
- 四新技术应用管理方案
- 《仓储物流培训》课件
- 压铸DFM报告说明书-内容及格式要求2024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