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A纽绞嬉戏山清水秀顾名思义B烦躁练达莫衷一是一泻千里C荣赝沉湎如雷灌耳形销骨立D慰籍奢靡融汇贯通两胁插刀2 . 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学生在网上阅读的好处有很多,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其次,。因为。再者。网上阅读信息量大、内容庞杂,同学们很难在大量的信息中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对视力的危害很大,电脑在工作时,其显示器会对人体产生较大辐射,从而伤害眼睛“读网”比读书更具有诱惑力,上瘾后就更容易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相对于传统阅读,网络阅读更容易处于失控状态ABCD3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B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D随着“扬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4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o)、骊(l)歌、讪(shn)笑、鲜(xin)为人知B狂澜(ln)、哽(gng)住、金柝(tu)、锲(q)而不舍C脑髓(su)、嗥(ho)鸣、荷(h)笠、 汹涌澎湃(pi)D蝉蜕(tu)、谰(ln)语、污秽(hu)、风流倜傥(dng)5 . 下列短语中与其他三项结构不同的是( )A基本结构B精神文明C工作积极D国家大事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B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C新版火车票的“细节魅力”反映出铁路单位在服务上锐意创新的诚意和务实改进的智慧。D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降低了一倍。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材料二)人一生的时间表(以平均年龄72岁计算)项目吃饭、睡觉学习、工作娱乐、休闲交通做家务其他年限29年18年12年6年6年1年占比40.3%25%16.7%8.3%8.3%1.4%(材料三)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科学家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老人,让他们估测一分钟有多长。结果是:年轻人估测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一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一分钟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一分钟,才觉得这是一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路很长。而回来是,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变少了,时间似乎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少了一些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精神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这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因而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个原因则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五岁的孩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就会觉得很快。7 . 围绕“时间去哪儿了”,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请逐一概括。8 . 指出材料三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9 . 请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阅读王琪的扁担悠悠挑岁月,完成下面小题。三月里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在老家的宅院里,与一条扁担对视。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农人们撒谷播种,该是扁担起早贪黑的繁忙日子。然而,眼前这条扁担,却像一位被时光遗忘了的老人,只是静静地蜷缩在红尘之外,吐露着一个村庄满腹的心事和从前的秘密。我蹲下身子,轻轻拂净它身上的灰尘。担头处一只拇指大的结疤,像一只诧异的眼睛,质疑我的来意和真诚。扁担上已有了丝丝裂纹,如一条条山间的小路,落满时光的尘埃,贮满乡间的故事。我确信,一条扁担的历史,就是一个家庭的历史,一个村庄的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历史。我的家,也是一条扁担挑起的。晨光曦微,母亲最早一个起来,吱呀一声掀开厨房门,抓起门后的水担,去村头的涝坝担水,闪闪摇摇的剪影,颇似旧书里的插图,至今刻印在我的心里,难以忘怀。夕阳西下,父亲总是最后一个进家,或是担一担柴,或是担一担菜,待到放下肩头的扁担,一家人才围坐在炕桌前吃晚饭。母亲一直坚信,一条扁担能够挑起一个家庭,也能挑来一个家庭的富足和明天。最有说服力也最让她引以为自豪的,就是她用一条扁担,为我们挑来了一处宅院,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母亲说,为了修这处新院,她和父亲白天在生产队挣工分,晚上披星星,戴月亮,硬是一担一担,用小半年时间,把横亘在院中央的一座小山挑走,才平整出了这个小院。之后又吃菜喝汤,省吃俭用,用扁担担来墼子,担来砖瓦,修起了七间青瓦房。我们弟兄几个就是在这座新院里出生并长大的。扁担,它就像我儿时的一个伙伴,紧紧追随着我,陪伴着我。渴了时,用它抬水担水,饿了时,用它担饭担菜,困了时,枕着它睡,闲了时,拿着它玩。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次去山上担麦的冒险经历。那年夏天,我到山那边一个叫大滩山的地方担麦,山路陡峭而崎岖,尤其是一段山崖小路,像一根缠绕在山体上的腰带,仅容只身而过。当我捆好麦,用尖担担着麦战战兢兢地走过那段崎岖小路,忽然看到乌云正随着风声,由西而来,风雨骤至。大风裹挟着我,而两捆麦子,在我肩头,就像鸟儿的两只翅膀,加速着我走路的步子,我好像要飞起来了。果然,当又一阵狂风从我身后刮来时,我飞到了路边的崖下,躺在崖下的一片麦地里。夏日的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已是艳阳高照,我又拾掇好麦子,担起扁担,朝山下走去。后来,我考上了学校,离开了村庄,离开了扁担。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村庄,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村庄里一条条曾经趾高气扬的扁担,也就渐渐被冷落了,甚至被抛弃了。有的被搁置在冰冷的墙角,饮尽孤独,有的被当做朽木扔进熊熊大火,化为灰烬。它们正在与村庄、与土地做黯然道别,它们再也听不到牛背上的牧笛了,再也看不见蓝天下的炊烟了。这是农人的一生,也是村庄的无奈。然而,这又是谁也无法改变的现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一根扁担闯天下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农人们也不可能再通过一条扁担,改变自身的生活和命运。放下扁担,是一种新生,然而,放弃扁担精神,却是一种堕落。春风十里,春草青青。一只春燕飞过我的头顶,似在寻找旧时的巢、曾经的梦。我也收回了与扁担对视的目光,轻轻地将扁担挂在了北房的屋檐下,挂在了春风的枝头上。(选自兰州日报,有删改)10 .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开头写景,引出扁担;结尾照应,表达了“我”对“扁担”的怀念之情。B山上担麦的冒险经历,让我明白了担好肩头的担子,走稳脚下的路,并非易事。C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条扁担走天下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这是历史的倒退,令人无奈。D“一条扁担能够挑起一个家庭”写出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与不易。11 .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2 . 结合全文,说说“我确信,一条扁担的历史,就是一个家庭的历史,一个村庄的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句的含义。13 .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链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本文第段划线句子与链接材料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作用上的不同点分别是什么?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留住节日文化的根与魂“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端午节又来到。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等早已是“通用版”,而喝雄黄酒、早餐吃“五子”则是极具特色的“地方版”,而且这些习俗背后都有着不少讲究和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被“简化”,甚至被“节日经济”绑架。不少人一边吐槽传统节日文化味道越来越淡,继而开始集体怀旧,一边却又盘算着端午节“吃啥”“去哪儿玩”。这种现象看起来颇为纠结,但也确确实实折射出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困境。传统节日的魅力,正在于与其所关联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虽然最开始所遵循和尊重的是自然节律,但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中,越来越多的文化意味被注入其中。这些习俗里装着我们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正是这些文化积淀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节日味道”。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民俗内容自然会发生变化,一些会留下,一些则会退出历史舞台。“文化就是这样增增减减。”但这并不是我们坐视传统民俗渐行渐远的理由。每逢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都会引发一波“有假无节”的吐槽,这说明国人对民俗文化传承有着极大的关注和强烈的呼唤。节日味道太淡,可能还是参与感缺失造成的。在钢铁丛林的城市中,别说赛龙舟了,就连包粽子吃粽子,也变成了购买和速食。而那些打着“民俗复兴”旗号的商业活动,徒有形式却抽空了内涵,效果可想而知。没有了参与感,没有了“程序烦琐”,个体自然难以体味民俗所承载的文化意味,社会成员之间自然也难以共享文化认知、分享自然情感,传统节日势必难逃“索然无味”的差评。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是要一味地照搬旧规、模仿古人,而是要用心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形式,注入新的内涵。只有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深入交织,才谈得上光大传统文化的魅力,而这也正是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使命。2009年,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成功打包申遗。但要打赢“端午保卫战”,要做的工作远比“申遗”更细致、更具体、更具创新性。一味地怀旧感慨或喊口号迎不来传统振兴。留住节日民俗,留住节日的“根”与“魂”,还需要尽快找准切入点,舍得发力。(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6月,有删改)14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5 .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中的“通用版”“地方版”“简化”“绑架”等词语的含义。通用版:地方版:简化:绑架:16 .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并说明其作用。17 . 请说说第段画线句子在内容有什么作用。传统节日的魅力,正在于与其所关联的民俗事象。18 .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留住节日的“根”与“魂”的具体做法。三、句子默写19 . 用诗文原句填空。(1)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空山不见人,_。(王维鹿柴)(3)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4)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5)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7)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毛泽东纪念白求恩)(8)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不恬淡寡欲就不能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安定清净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的名句是:_,_。四、课内阅读阅读。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0 .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遂/与外人间隔C去/以六月息者也D其岸/势犬牙差互21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男子的配偶)C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D能以径寸之木(助词,的)22 . 下面对行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段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并描述千里马的不幸遭遇。B选文第段的“一食或尽粟一石”强调了千里马的特点,遗责了“食马者”的无知。C选文第段斥责了统治者的愚昧专横,揭露了封建制度下人才受压抑的不合理状况。D选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2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4 . 选文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失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5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6 . 你认为“造化钟神秀,阴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统计年报会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总结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签到表课件
- 工伤停工留薪期合同到期补充协议8篇
- 农发行鹤岗市工农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公考天津真题2025
- 2025年浙江公务员真题
- 平衡的稳定性课件
- 农发行聊城市冠县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
- 2025年固态电池在风力发电储能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
- 2024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必会)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近年考试真题题库(300题)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烘焙与甜点制作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 线路光缆施工方案
- 弹塑性力学讲稿课件
- 心怀国防梦争做好少年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运动的快慢》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
- 地基事故案例分析
- 2023淘宝村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