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都江堰余秋雨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着青城山。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这里的水,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继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20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1 . 分析第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 . 第段浓墨重彩,对都江堰的水流做了极为生动的描绘,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 . 联系上文,说说你对“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这句话的理解。4 . 本文写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请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5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鲁迅的样子在鲁迅同时代人的回忆中,由于回忆者和鲁迅的关系不同,有爱他的,亲近他的,敬仰他的,也有嫉妒和怨恨他,和出于种种原因看不起他的,反映在他们眼中的鲁迅,也就有了不同的形象。比如走路的姿态,内山完造的描写是:“身材小而走着一种非常有特点的脚步。”后文又说,鲁迅“个子小却有一种浩大之气”。鲁迅的日本学生增田涉的形容是:“走路的姿态甚至带有飘飘然的仙骨。”1927年,鲁迅在上海光华大学演讲,在记者笔下,鲁迅“演讲时,常常把手放在长衫的后大襟里,在台上像动物园内铁笼里的老熊一样踱来踱去”。在萧红的回忆里,也有几段,可算是最细致的观察、最传神的刻画吧: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鲁迅先生一推开门从家里出来时,两只手露在外边,很宽的袖口冲着风就向前走,腋下挟着个黑绸子印花的包袱,里边包着书或者是信,到老靶子路书店去了。黄乔生鲁迅像传转引的1933年大阪朝日新闻刊载的记者原田让二的中国旅行见闻中,有对晚年鲁迅形象的描写:他面庞泛出青色,两颊皮肤松弛,一望就让人生出疑虑:这恐怕是个抱病之躯吧。但他以清亮的声音操着漂亮的日语轻松谈论各种话题,又令人难以相信眼前竟是一个身体极度疲惫的人。他目光炯炯,精神矍铄。瘦小的身材,穿着海蓝色中式服装,戴着半旧的中折帽。他不太喝酒,却烟不离手。常常低着头,偶尔笑一下时会露出白白的牙齿,令人感到他的落寞。对于自己的形象,鲁迅于1932年在北平演讲后对于伶开玩笑说,自己“不很好看,30年前还可以”。30年前,鲁迅22岁。大约同时期的照片,有一张鲁迅穿留学生服的,平头,无须,眉毛浓黑,神态严肃而面貌清秀。一年后,1933年2月17日,鲁迅在上海会见萧伯纳。萧伯纳对鲁迅说:“他们称你为中国的高尔基,但是你比高尔基漂亮。”鲁迅回答:“我更老时,还会更漂亮。”画家陈丹青谈鲁迅之好看,就是指鲁迅先生容颜背后的气质。萧红回忆鲁迅,起笔就写鲁迅的笑:“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但鲁迅留下的照片上,开怀大笑的不多。有一张和青年木刻家谈天的照片,他手持烟卷,笑得舒展自然。更早有他在香港作“无声的中国”演讲时的一张,立在听众之间,侧脸,面左,神态放松,并没微笑,却令人感觉到微笑的亲切。韩愈说:“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这两张照片的神韵,正是萧红通过文字传达给我们的。遗憾的是,多年来无数画鲁迅、雕刻鲁迅的人,多把鲁迅的形象变得硬邦邦的,仿佛不如此则不足以显示其伟大。鲁迅固然是一个愤怒的抗争者和呐喊者,但我们不要忘了,他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一个亲切的朋友,一个书迷和影迷,一个收藏家,一个享受着生活方方面面的快乐的人。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了鲁迅的样子一文,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鲁迅的样子?说说作者眼中的“鲁迅的样子”。(2)读完文章,结合下列材料,谈谈“我心目中的鲁迅”。(100字左右)材料一 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材料二 关于鲁迅的几个生活细节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二、对比阅读(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王子猷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四望皎然 经宿方至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造门不前而返。8 . (甲)(乙)两文都写的是夜访好友,请比较两个主人公的异同点。三、句子默写9 . 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_。(行路难)(2)欲为圣明除弊事,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4)所以动心忍性,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写作时想阐释学习过程中应学思结合,可引用孔子的名言“_,_。”四、名著阅读10 . 九年级(1)班开展水浒传读书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梳理小说情节,填写思维导图。武松打虎杀西门庆潘金莲 血溅鸳鸯楼二龙山落草与杨志一起上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林冲误入白虎堂单打二龙山(2)(任务二)组内同学分析统计了所有好汉上梁山的原因后,对于他们上梁山造反的正义性有了不同的看法,并在读书汇报会上进行辩论。请你根据图表,结合原著,作为反方填写反驳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好汉上梁山原因调查统计表好汉上梁山原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被俘上山的革命觉悟高的被官府陷害的被自己人陷害的占总数比例34%23%17%15%11%正方:我方认为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正义的。分析武松、鲁智深、林冲上梁山的经过,我们会发现,武松和鲁智深等人因行侠仗义而难容于官府;而林冲本想保住现有生活,对高俅一伙的陷害是一忍再忍,直至忍无可忍才彻底反抗上了梁山。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朽,逼得他们不得不反。好汉们杀贪官,和官军对抗,也是对腐朽的国家机器的打击,是对统治阶级的削弱。所以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正义的。反方:五、综合性学习11 . 班级开展以“我爱妈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1)班主任倡导同学们在闲暇时给妈妈发一条祝福短信,请将你的短信内容写在下面。(30字左右)答:_(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此次活动中为班报找的一则素材,请你帮他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本报讯 “妈妈,不论想什么法子,不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一定要留住你,陪我们一起看明天的日出和日落”这是大学生兄妹俩对着每天躺在重症监护室的妈妈的深情呼唤,而为了保住妈妈的命,在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班读大四的哥哥游文龙和在江苏师范大学就读的妹妹两人,为筹到妈妈明天18万元的手术钱,最近几天,通过网络等多个途径找好心人帮忙。“目前通过各种途径给我捐钱的好心人有近200人,有名字的我都记下来了,5块也好,10块也好,我都不会忘了,我会连本带息还上。”游文龙说。(选自 2016年3月22日郑州晚报)答:_(3)请仿照下面语句的句式,再写一句话。妈妈的微笑像温柔的春风,吹拂着我的脸庞;妈妈的微笑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_,_。六、作文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最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