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3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4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9分)1. (3分) (2019八上扬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写汉字。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lng_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dn_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y_之间那种像大理石qing_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2. (3分)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就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B . 雪后初晴,从香山凭高望远,但见山峦玉列,旭日照辉,好一派红装素裹的绚丽景象。C . 几个帅小伙动作一致,娉婷的身姿不断在舞台上旋转着,令观众们赏心悦目。D . 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3. (3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进士及第”指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B . 我国古代文学中,“而立”是指男子三十岁,“知天命”指男子四十岁,“不惑”指男子五十岁。C . 白居易,唐代中期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们学过他的钱塘湖春行观刈麦。D .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l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春。4. (6分) (2019七下福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 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5) 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 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 (7)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纪昀河中石兽) (8) 杜甫望岳中描写泰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 (9)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清雅的句子是:_,_。 5. (4分) (2018浙江模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卒中往往语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_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薄暮冥冥,虎啸猿啼_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9九上天台期末) 九年级(1)班开展水浒传读书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梳理小说情节,填写思维导图。武松打虎杀西门庆潘金莲_血溅鸳鸯楼二龙山落草与杨志一起上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 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林冲误入白虎堂_ _(地名) 单打二龙山 (2) 【任务二】组内同学分析统计了所有好汉上梁山的原因后,对于他们上梁山造反的正义性有了不同的看法,并在读书汇报会上进行辩论。请你根据图表,结合原著,作为反方填写反驳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好汉上梁山原因调查统计表好汉上梁山原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被俘上山的革命觉悟高的被官府陷害的被自己人陷害的占总数比例34%23%17%15%11%正方:我方认为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正义的。分析武松、鲁智深、林冲上梁山的经过,我们会发现,武松和鲁智深等人因行侠仗义而难容于官府;而林冲本想保住现有生活,对高俅一伙的陷害是一忍再忍,直至忍无可忍才彻底反抗上了梁山。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朽,逼得他们不得不反。好汉们杀贪官,和官军对抗,也是对腐朽的国家机器的打击,是对统治阶级的削弱。所以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正义的。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7. (14分) (2018九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迟子建年过完了,我也要返城了。每次离开故乡,家人都会让我带上各色绿色食品,野生的蘑菇木耳,磨坊磨出的黑面,各类江鱼,韭菜花,风干肠,小笨鸡,山野菜等等,够我吃小半年的。因为这半个冬天在哈尔滨被PM25所害,太向往新鲜空气了,我这次最想带走的,不是故乡的吃食,而是星空!因为带走这样的星空,就有了蓝天,有了好空气,有了温柔的梦乡!可是谁能让我带走星空呢?我们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灿烂星空呢?祭灶前夜,我回到故乡。想必半个冬天在哈尔滨为雾霾所困,没过多少有蓝天的日子,也没呼吸多少空气,眼睛和肺子空前亏着了,所以下了火车进了家,一顿酒肉下肚,见午后阳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顾旅途劳顿,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就去户外散步了。我没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着来自山野的新鲜空气。踩着白雪走在街上,听着“咯吱咯吱”的回声,如闻天籁。抬头看天,它是那么的蓝,蓝得不真实似的,让人怀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锤,砸向那片蔚蓝,看它是不是天!百货商场前的小广场,成了爆竹、春联和灯笼的专卖场。卖主们一边招揽生意,一边跺脚御寒。不跺脚也不行啊,他们穿得再厚,也厚不过寒风的脸皮。我心想,这红红火火的春联和灯笼,要是变成一汪炭火该多好啊,可惜我不是魔法师。腊月的街市,一派忙年的情景。我穿梭在集市里,在每个年货摊前都驻足着,拉长着时光去找寻着城市里销声匿迹的景象。街角卖花生瓜子的汉子,在外站了多半天了吧,他的黑胡子挂着霜,成了白胡子了!卖糖葫芦的女人,冻得嘶嘶哈哈的,脸颊比糖葫芦还鲜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拉着三轮车奔跑的大黄狗。三轮车上载着一个老头和他采买的年货。狗跑得一身热气,眼睑处雪茫茫的,而老头叼着烟袋,自在地吸烟。联想起在城里看到的那些被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宠物狗,我对这条大黄狗,无比怜惜。但转而一想,这狗参与了忙年的事务,有新鲜空气可吸,能为主人出力,兴许还很快乐呢。这场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风寒,当夜就咳嗽起来。咳得睡不着的时候,我关掉灯,站在窗前望星空。窗外的山峦原野,此刻被白雪统帅着,即便下弦月的日子,半个月亮加上满天繁星,也把它们照亮了。故乡的星空显得很低,星星仿佛枝头的花朵,唾手可得。这样的星空,也就给人花团锦簇的感觉。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月亮常常乌蒙蒙就出来了,像是多日没洗脸似的;而星星稀疏极了。混沌的大气中,有一张看不见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所以每次回乡,我最惬意的,就是望星空。第二天母亲推门而至,见我重感冒了,就急匆匆地给我熬姜糖水。待她看到我夜里没拉的窗帘,就叹着气说:“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任性。寒风吹进来,怎么能不感冒?”她的叹息没有切断我和星星的联络。我生病的那几天,星星忙碌极了,频频来我床前探视。没有一个夜晚,我不是沐浴着星光入睡的。这样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药,很快治好了我的病。我的故乡并不是世外桃源,因为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罪恶,有腐臭和腥膻。所幸它的广阔和它的不发达,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即便是冬天,哪怕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哪怕吸进肺子的是冰碴,但这清冽的空气是多么令人留恋啊。三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童话拾月光,说是一个少年背着桦皮篓,带把小铲子,每天去冰面拾月光,把月光带到冰屋子里,当柴来烧。那时的我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被这样美妙的星空笼罩着,所以写出了这样的童话。而如今身处之境越来越污浊,怕是这样的幻想,再不会在心中发芽了。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1) 阅读全文,除了“病中看星空”这件事外,文中还有哪些细节表现了“我”的任性? (2) 分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心理。 可是谁能让我带走星空呢?我们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灿烂星空呢?待她看到我夜里没拉的窗帘,就叹着气说:“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任性,寒风吹进来,怎么能不感冒?”(3) 第段中“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这句话里的“憔悴”具体指什么? (4) 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我这次最想带走的,不是故乡的吃食,而是星空”呢? (5)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句“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的含义。 8. (20分) (2019九上剑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蒋曼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1) 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划线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3) 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4) 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并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四、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_和_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 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10. (17分) (2019七下高安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孙叔敖埋蛇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 , 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吾见之,恐去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矣。”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选自新序)【注释】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治:治理,管理。(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B . 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C . 恐去而死也D . 忧而不食(2)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 母问其故 _归而泣 _为楚令尹_(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4) 短文运用什么方法,刻画了幼时孙叔敖怎样的形象?读罢此文谈谈你对孙叔敖的认识。 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9分)11. (9分) (2019八下巴南期末) 仿照下面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 钟扬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做科研要立定心志,背下功夫。我们要有像狗一样灵敏的嗅觉,把握前沿;像豹子一样迅猛,立即行动;_,_;_,_。六、 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12. (30分) (2019七下綦江期末) 要求: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一)昙花一瞬间的开放,留下了满园的馨香;流星一瞬间的划过,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生活中瞬间的事物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