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宝典百家姓:柳姓 【姓氏来源】 柳(li)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姬展禽之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广韵记载,春秋时期的鲁国有大夫展禽(公子展),食采于柳下(今河南濮阳柳下屯镇),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姓氏,称柳氏。又据史籍元和姓纂上的记载,周公旦的裔孙鲁孝公姬称有个儿子叫姬展,姬展的孙子叫姬无骇,他以父亲的名字为姓氏,称展氏。后传至展禽一代,称公子展,食采于柳下,其后裔子孙就以柳为氏,世称柳氏至今。的柳下惠,就是周公姬旦之后鲁孝公姬称的后裔,就是展禽,因为食采于柳下,就改以柳为氏。柳下惠是鲁国大夫,曾掌管刑狱。据说他曾夜宿郭门,“有女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为乱。”展禽逝世后,因有“坐怀不乱”之美德,故谥曰“惠”,史称“柳下惠”。在史籍淮南子中说,展禽在家门前种有很多柳树,因为他讲究惠德,因而被人称之为“柳下惠”。亚圣孟子赞之为“圣之和”。柳下惠的后人以其封邑为氏,称柳氏。 楚怀王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典故。这位被柳氏族人奉为得姓始祖的柳下惠,勘称女色面前的“圣贤君子”。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楚怀王孙子心之后,属于以都城名为氏。战国末期,楚怀王熊槐有孙子名熊心,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时,被西楚霸王项羽推为首领,也称楚怀王,号称“义帝”,建都于柳(今湖南常德)。在史籍通志氏族略六中记载:“怀王孙心,都郴,其后遂为郴氏。”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则明言:“怀王心无后”。虽然楚怀王根本就未能到达即定的新都城长沙,被项羽派九江王英布等追杀于郴县(今湖南郴州)。在史籍史记集解中引汉朝名家文颖的话说:“郴县有义帝冢,岁时常祠不绝。”文颖是汉朝末期的人物,果如其言,则对楚怀王的祀祭实际上完整地持续了两汉的全历程。但在汉朝史家巨摩司马迁的史记中,却没有为楚怀王熊心专门立传,这个“失误”使他在后世一直就颇受非议。清朝学者赵翼的评论代表性,他说:“史记不立楚怀王心传,殊为缺笔。陈涉已世家矣,项羽已本纪矣,心虽起牧羊,然汉高、项羽尝北而事之;汉高之入关,实奉其命。”由此看来,刘汉皇室对楚怀王的盖世奇功是相当尊崇的,这虽然不能回避刘氏对楚怀王“先入关中者王之”之谕的感激之怀在起诺大作用,但毕竟为历史保留了真正属实的一笔。 在楚怀王熊心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立都之城名为姓氏者,称柳氏、郴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西魏宇文泰集团实行府兵制时采取的措施,当时将其新军将领,除在六镇仍保持复姓者不动外,其他人皆按功劳次序,将已改的汉字单姓恢复或改为鲜卑旧姓,如于姓仍改为勿忸于。其中还包括赐胡姓,如李虎、阎庆并被赐姓大野氏,李弼被赐姓徒何氏,周摇被赐姓车非氏,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而以赐姓宇文者为最多,诸如王杰、祖孝芬、崔谦、郑孝穆、柳敏等其中包括汉族高门大族,皆被赐之。当年,士兵多有以统帅之鲜卑姓作为己姓之例,如独孤楷本姓李,以从主将独孤信而得姓。 宇文泰集团恢复胡姓的目的,在于增强胡族贵族内部以及胡汉统治者之间的合作,而被改姓者则的确因之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的南北朝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庾信曾在出自蓟门行中记载:“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说明复姓在社会上有特权地位。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朝时期蒙古鄂柳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鄂柳特氏,亦称鄂尔果诺特氏:世居喀尔喀(今蒙古国)。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rgonoteHala。 在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多冠汉姓为柳氏、刘氏等。 源流五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柳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1 源流六 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明末清初有民间评话艺术家曹永昌,公元15871670年,字葵宇,号敬亭;祖籍南通余西场,生于江苏泰州。曹永昌在十五岁时强悍不驯,屡屡犯法,得泰州府尹李三才为其开脱而流落在外。他先后逃亡于泰兴、如皋、盱眙。后因听艺人说书,也在市上依稗官小说开讲,居然能倾动市人。曹永昌后来渡江南下,变姓为柳,改名逢春,号敬亭。因其面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柳逢春在云间(今上海)得到莫后光的指点,书艺大进。之后到扬州、杭州说书。对于他的评书艺术水平,黄宗羲柳敬亭传写道:“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滑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净空;或如风号雨泣,乌悲暮骸。亡国之恨,檀板之声无绝,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在曹永昌的后裔子孙中,都称柳氏。 在明末清初,江南有的妓女杨隐,公元16181664年,字影怜,婚后号河东君;吴江人(今江苏苏州,一说浙江嘉兴)。杨隐自幼聪颖绝伦,入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婢,受其熏染,“博览群籍,能诗文,间作白描花卉,秀雅绝伦。”后被卖入明朝故相周道登家,因年幼明慧,主人常抱膝上,教以诗词歌赋。十四岁时,杨隐离开周府,流落为妓,往来于吴越间,与高才名士交往,改名柳如是。柳如是婉媚俏丽,格调高绝,于是江左之地,“一时喧誉,独推章台”,遂成一代名妓。在明末,嫁与文学家钱廉益为妾,其善画,白描花卉,雅秀绝伦,山水石竹,淡墨淋漓。又博览群书,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等,称为“秦淮八艳”之首。公元1664年,钱谦益在八十三岁那年病逝于杭州,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她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得姓始祖】 柳下惠:周公旦之子伯禽之裔孙,西周初年,伯禽代父就封,为第一代鲁公,下传至春秋鲁孝公时,生有一子叫展,展之孙无骇以王父字为氏,始姓展。无骇生子展禽,名获,字禽或季,鲁国大夫,曾掌管刑狱,食邑于柳下。据说他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 柳姓始祖柳下惠 于怀,至晓不为乱。展禽死后,因其有坐怀不乱之美德,故谥曰“惠”,史称“柳下惠”。(淮南子说展禽门前种有很多棵柳树,因为他讲究惠德而被人称之为“柳下惠”)。孟子赞之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柳下惠的后人以其封邑为氏,称柳氏。“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典故。这位被孟子赞誉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正是中国柳姓的始祖。 4各支始祖编辑 柳庆叟:字继宗,又字文政,据浏邑旧谱初授中书,任嘉定十三年庚辰岁,五月十一日午时生,元成宗大德四年徙居潭州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岁,十一月初一日午时卒,寿九十有一,葬长桥沙溪塘山。元配:陈氏,诰封宜人据浏邑旧谱宋嘉定十二年己卯岁六月十一日子时生,与公子偕子媳同徙泽州卒未详葬长桥沙溪塘山。 柳成翁:住江南杨州。元配:益氏,子四:洪;能;升;茂。 【迁徙分布】 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三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9%左右。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灭六国后,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后渐在河东(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形成名门望族。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河东一直是柳姓的发展繁衍中心,柳姓的很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末,柳下惠的裔孙柳安始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柳安之孙柳隗,西汉时任齐相,隗六世孙柳丰,任东汉光禄勋。丰之六世孙柳轨,任晋吏部尚书,其子柳景猷,为晋侍中。景猷之子纯任晋太常卿、平阳太守,景猷之孙恭任后魏河东郡守。另有刘宋时武威将军柳世隆,系河东分支,其有五子,均为南朝显官:长子柳 柳公绰 悦,官中书郎,次子惔,官至尚书仆射,兄弟二人齐名,时有“柳氏二龙,可谓一日千里”之评语。三子恽,终官右将军,四子澄,官至蜀郡太守,五子忱,官光禄大夫,五人皆曾领州牧。此支柳姓,荣耀显赫之势,可见一斑。 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广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后,柳姓称盛于南方,且分布极广。唐代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河南柳姓军校随同前往。另有柳公权,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代书法家,封河东郡公,与其兄柳公绰(时任吏部尚书)、其侄柳仲郢并称“一门三杰”,柳姓一族,由此生辉。 宋元明清时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称盛于南方的状况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闽、粤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 今日柳姓尤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柳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三十位。 【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指今整个山西省。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堂号 河东堂:以望立堂。 【历史名人】 柳公权 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书法家,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世称“颜筋柳骨”。所书碑刻,传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碑。 柳公权行书 柳宗元 字子厚,唐朝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称柳河东。柳 柳宗元 宗元是中唐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峭拔矫健,寓意深刻。后人因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纪念。传世有柳河东集,也称唐柳先生集。 柳敬亭 (15871670?)名逢春,秦州人。明末的说书人。本姓曹,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于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败,又游松江马提督军中,终不得志。善说书,使人驻足聆听,乐而忘倦。 柳庄 (生卒年待考),春秋时期卫国人。卫献公之大夫。 柳世隆 (生卒年待考),蒲州解人。南朝宋国大臣。好读书,善弹琴,通术数,著黾经秘要。 柳元景 (生卒年待考),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今山东临猗)。南北朝时期宋国名将。 柳亨 (生卒年待考),字嘉礼。隋朝大臣。终检校岐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恭。 柳彧 (生卒年待考),字幼文,柳卓七世孙,柳仲礼之子。隋朝大臣。 柳冲冲 (生卒年待考),唐朝初期人。姓氏学鼻祖。唐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柳冲冲在此期间撰有大唐姓系录二百卷,并与柳芳合撰有永泰谱,指导柳璨撰有韵略等,从此开创了中国各姓氏研究和家谱创建之先河。 柳公绰 (生卒年待考),字宽;京兆华原人。唐朝大臣。柳泽:(生卒年待考),蒲州解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唐朝政论家。哲学上,坚持老子“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的观点;政治上,提出若干改革措施,极富进取精神。 柳奭 (生卒年待考),字子邵;蒲州解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唐朝大臣。唐高宗宰相,累迁中书舍人,拜兵部侍郎,再迁中书侍郎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拜相,任中书侍郎,翌年改任中书令,兼修国史。永徽五年,晋升皇后的外孙女渐被疏远,柳奭请辞被免,左迁吏部尚书。皇后废,累贬爱州刺史。后以大逆罪被诛。 柳冕 (生卒年待考),字敬叔;蒲州河东人(今山西永济),唐朝大臣。官御史中丞、福建观察使等职,主张文章必须阐发“六经”之道,为韩愈文论之先驱。 柳永 (公元980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又字景庄,排行第七,又叫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称柳屯田;祖籍河东(今山西),后徙居福建崇安。北宋词人。 柳开 (公元9471000年),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人(今河北大名),宋朝散文家。 柳贯 (公元12701342年),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人(今浙江兰溪横溪镇横溪村七架屋祖宅)。元朝文学家。官至翰林待制。著有柳待制文集。 柳逢春 (公元15871670待考),原名曹永昌,字葵宇,号敬亭;祖籍南通余西场,生于江苏泰州。明末清初民间评话艺术家。 柳如是 (公元16181664年),女,本姓杨,初名隐,后名爱,字影怜,婚后称河东君;吴江人(今江苏苏州,一说浙江嘉兴)。清朝初期诗人、画家。明末曾为江南名妓,后嫁与文学家钱廉益为妾。其善画,白描花卉,雅秀绝伦,山水石竹,淡墨淋漓。又博览群书,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等。 柳遇 (生卒年待考),吴县人(今江苏苏州)。清朝画家,工人物、树石。 柳土育 (生卒年待考),江宁人(今江苏南京)。清朝画家。其所绘山水遒逸苍茫,亦工书,善诗。 【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河东世泽;笔正家声: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柳宗元,河东解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书法家柳公权,唐穆宗常向其问书法,柳公权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河东柳氏族谱 二龙腾跃;五马参差:上联典指南朝梁国的河东解人柳悦、柳惔兄弟。柳悦,字文殊,官中书郎;柳惔,字文通,好学能文,通晓音律,梁武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副相)。南朝齐国大臣王俭称他们兄弟为“柳氏二龙”。下联说南朝齐国河东解人柳世隆(官至宰相)的五个儿子:柳悦、柳惔、柳恽、柳憕、柳忱。柳恽,字文畅,历官秘书监、吴兴太守,以诗闻名,又擅长下棋、弹琴,著有文集十二卷及清调论、棋品;柳憕,字文深,曾官蜀郡太守,通老子、周易;柳忱,字文若,历官西中郎主簿功曹史、宁朔将军、侍中,封州陵伯。“五马”,指汉朝太守的车驾,后用作太守的代称,这里说柳世隆的五个儿子都做到太守一级的官。 垂露在手;清风入怀。此为佚名集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年)集句联。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唐贞元进士,授校书郎,后升监察御史。参与王叔文等人的革新运动,擢礼部员外郎。叔文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迁柳州刺史,在贬谪期中,写作大量诗文,抒发个人情感及进步的政治、哲学见解。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堂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逝世于柳州,著有河东先生集。 心正笔正;人清词清:上联典指唐朝大臣、书法家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唐元和年间进士,历仕穆、敬、文、武、宣诸朝,官至谏议大夫、太子詹事等职,封河东郡公。工书,正楷尤知名,自成一家,也称“柳体”,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柳”。唐帝常问柳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下联典指北宋时期的词人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人(今福建泉州崇安)。因排行第七,又叫柳七。景佑进士,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精通音律。善呈吸取民间词精华,创作多长调。所作慢词作多,很有影响。著有乐章集。 公权笔正;子厚文卓:上联出指唐朝时期的柳公权笔谏穆宗典故。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柳宗元,字子厚,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熊丸教子;龙女谐姻: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柳仲郢之母善教子,以黄连、熊胆为丸使郢夜咀嚼以助勤读,后郢累官至刑部尚书。下联典出民间故事,传说唐朝时期的柳毅为龙女传书。 五言通用联 威劾二百吏;德被五十州:全联典出隋朝时期的治书侍御柳彧,字幼文。解县人。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常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职者二百余人。 六言通用联 子厚文才卓绝;公权笔谏忠忱: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贞元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官柳州刺史。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底,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有河东先生集。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书法家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少师。工书法,正楷尤其,骨力遒健,结构紧凑,自成面目,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业布置创建鼠标点击交互脚本16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锅炉供暖设施租赁经营协议
- 水电厂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瓷砖材料品质保障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改造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版房地产项目营销手续代办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绿色生态社区建设委托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项目投资咨询服务合同
- 2025版木门品牌授权与区域代理销售合同
-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VCTE技术(福瑞股份子公司)专利概览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关于规范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岗位设置及任免办法
- 《现代汉语》课件修辞
- 某园区综合运营平台项目建议书
- 创造适合教育(2017年0613)
- 微创外科课件
- 易驱ED3000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农机行政处罚流程图
- GB∕T 6818-2019 工业用辛醇(2-乙基己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