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小王对自己能否学会电脑,充满了信心。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C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D为了防止震后灾区不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2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图书馆内有一位男士在大声打电话,旁边看书的小云说:“能不能安静点,以为这是你家吗?”B露露将一件自制的手工艺品送给好友,好友说:“谢谢你,这件手工艺品太美了!我会惠存的。”C小明对开出租车的叔叔说:“叔叔,你别吃饭了,赶快送我去游乐场,我朋友都在等我呢!”D芳芳哭着对将要出国的小丽说:“我真舍不得你!”小丽安慰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璧山秀湖露营公园自今年3月建成投用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纷至沓来。据媒体报道,清明小长假,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B某些官员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这样的官员怎能赢得民心呢?C今年五一期间,在媒体多方宣传造势之下,璧山新楼盘的房价陡涨,令前来咨询的购房者叹为观止。D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更谈不上收拾打扮,给人不修边幅的印象。他贪的是精神食粮,不图物质享乐。二、字词书写4 .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古城襄阳,步步是景。汉水两岸,处处皆画。一江碧波,如彩带束腰;十里青山,似瑞龙入郭。隆中清幽,隐一代智星;昭明台前思昭明文萃(_),仲宣楼下仰仲(_)宣英姿。香水河秀,五道峡奇,九路寨险,南河水曲二十名胜,无处不佳。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消逝的“放学路上”王开岭“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三十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在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这首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吧。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儿,不知道。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头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于我而言,啥都没有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 )童年、( )童年、( )童年了。面对现代街区、路途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作者乃同一人。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5 . 读完全文,你感觉标题中的“放学路上”具体指什么?它为何会消逝?6 . 赏析第段的画线句。7 . 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在第段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_)童年、(_)童年、(_)童年8 . 本文以歌曲读书郎开始,又以读书郎结束,结尾处,更是意味深长地说“此歌生于1944年”而不是“写于1944年”,你是如何理解的?上坡王广军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謝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摘自润文摘2017年第7期)9 . 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母亲让儿子拉煤_拉煤遇坡老师主动帮忙_10 . 品析下列划横线的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1)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2)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11 .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形象。12 . 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答题。(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换骨岩:岩石名。幔亭峰:山峰名。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或王命急宣 _(2)则素湍绿潭 _(3)不及返顾_(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_14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15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16 . 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五、句子默写17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时见一斑。低头乍恐丹砂落,_。_,自知者明。_,泥香带落花。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策之不以其道,_,_。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明自己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释)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50岁。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18 . 诗歌尾联中哪些词扣住了题意?19 . 诗歌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古文旧唐书杜甫传和诗歌野望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七、名著阅读20 . (题文)名著阅读。下面是某部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请写出他们分别是谁?(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人物:_。(2)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人物:_。八、综合性学习21 . 根据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请你就漫画中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九、作文22 . 根据要求作文。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