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时跟踪检测1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解析:选c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所辖各民族之间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孝文帝的改革,而孝文帝改革又推动了黄河流域民族的大融合。故选c。a错误,孝文帝改革不是北方统一的原因;b错误,封建化是改革造成的,但是反过来说不对;d错误,北方经济的落后才是改革的原因。2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b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选a商鞅变法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则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选a项。3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解析:选b均田制的推行,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体现出物质文明的进步,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错误。4“(6世纪初)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人口合计还要多出一倍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得益于()均田制的推行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北魏时期铁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北魏时期新耕作技术的推广a bc d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6世纪初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可知,均符合史实,有利于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故选d项。5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钱焉。”对此分析最确切的是()a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b北魏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c孝文帝改革使一度萎缩的商业得以恢复d南北对峙阻碍了商业发展解析:选c货币流通代替一度出现的实物交易,体现了商业的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6(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a人的传统观念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c洛阳的地理环境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说明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变法的实施,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出()a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c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解析:选c“孝”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的大量使用表明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故选c项。8吴宗国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解析:选d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分析选项,a、c两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项与史实不符;d项符合题意。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材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但是,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是什么?(2)列举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3)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解析:第(1)问,迁都过程及特点要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其迁都原因要从内外两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属再认再现基础知识,难度较小,依据所学史实回答即可。第(3)问,“影响”的作答要注意审题,注意限制语“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可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特点:不断南迁。原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2)汉化政策: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3)影响: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10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战国策魏策三材料二:从服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材料三: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蒙文通古史甄微秦之社会材料四: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之所浸染六镇鲜卑及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渐染汉化,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代言。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国民风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的信息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观念,据材料一“秦与戎翟同俗,若禽兽耳”、材料二“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得出华夷有别。第(2)问,第一小问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趋势,据材料三、四的信息回答。第(3)问,据材料导语中“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得出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又影响着改革,据材料二“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得出华夷有别的观念影响改革者移风易俗的取向,据材料四“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得出移风易俗过度不利于原有风俗或特性的传承。答案:(1)特点:尚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盐城工学院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反邪教协会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招聘辅警体能测评、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内蒙古通辽开鲁县教体系统招聘20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湖南湘潭市岳塘区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5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7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
- 2025广告传媒公司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政府间合作协议范本
- 2025专业版委托代理协议
- 安顺消防安全培训直播课件
- T/CAAM 0004-2023针刺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对照设置与报告指南
- 拒绝烟草诱惑向“吸烟”说不!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世界无烟日主题班会
- 4《少给父母添麻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二课时)
- T-JLJY 01 -2023 幼儿园教育装备配置规范
- 《SLT631-202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知识培训
- 马拉松志愿者培训
-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全面剖析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2细菌形态学检查、培养和分离技术 学习资料
- 防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专项施工方案
- 小学少先队数字化学习计划2024-2025
- 二零二五年度景区资源经营授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