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_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_第1页
第3课_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_第2页
第3课_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_第3页
第3课_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_第4页
第3课_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热身,疯狂填空,规则:幻灯片将给出历史题目,同时自动倒数计时25秒,在此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定好的题目。,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是,铁犁牛耕技术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古代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是,中国古代农业最早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坎儿井,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是,铁犁牛耕技术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古代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是,中国古代农业最早分布于,曲辕犁,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自耕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封建社会的三种土地私有制形式是,地主扩大地产的最主要途径是,自耕农经济出现的时间,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自耕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封建社会的三种土地私有制形式是,地主扩大地产的最主要途径是,自耕农经济出现的时间,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井田制,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兼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习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经济区,学习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经济区,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11页,列表比较四大经济区。(地域范围、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经济地位)(8分钟),中国古代的四大经济区,学习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多样性,不平衡,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它们分别描述的是哪个经济区?,小试牛刀,汉代最重要的粮食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天府之国,请思考:,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白居易笔下的江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学习目标二:了解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自主学习二:阅读课本12页,完成下列内容。(3分钟),两晋之际,中唐以后,两宋之际,_之乱,_之乱,_之变,八王,安史,靖康,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卷337范祖禹传,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学习目标三: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自主学习三:阅读课本,概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5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3)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南方环境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材料:中国历代政治中心的转移,从经线来看,总体呈自西向东的趋势;以纬线观之,则时南时北。政权南移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主要有三次:晋代;宋代;元末明初;,(4)政治重心的南移起了带动作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2.过程:,初步开发;,逐渐超过北方;,重心南移完成;,(1)孙吴、东晋、南朝,(2)中唐以后,(3)南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2.过程:,3.影响:,材料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1)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材料四: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2)带来了文化重心南移。,(3)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小结:,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时间: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共同原因:战乱,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分布: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特点: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中原人口南迁社会环境原有潜力过程:孙吴东晋南朝开发中唐以后宋都南迁后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1、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汉代四大经济区域A、山东、山西B、河南、河北C、江南D、龙门碣石以北,当堂训练,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4唐朝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说明北农南迁主要是因为战乱北农南迁是为了躲避匈奴起兵攻晋带来的战乱北农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