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怒放的生命阅读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测试卷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岷山 mn 黔境 qin泥毡 zhn 倔强jua白雪皑皑 i B瑶民 yo 矗立zh 抽噎(y)骨碌 g 苛捐杂税 k C蜷曲jun 呜咽 ya 澎湃 bi 猝然(c) 酣然入梦 hn D湿漉漉 l焦灼 zhu愠怒 yn 蔫巴 nin 踉踉跄跄 ling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B这回翻山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C我从“马赛曲”中感悟出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D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接近哪?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国庆黄金周,由于车流量巨大,使得全国有多条高速公路实施了交通管制。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C“小鲜肉”“ duang”“我也是醉了”,扑面而来,我想,有没有使用网络新词,并 _明你的时尚与新潮。 D中学生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苹果iPhone 6S一时间炙手可热,但由于价格等原因,其仅对特定的人群具有吸引力。 B. 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C. 党和政府深入实际考察研究,决定免去农民的诸多苛捐杂税,从而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 D. 为了很好地保护现有的野生老虎,扬州茱萸湾动物园只能调虎离山,将野生老虎们拿到动物园圈养起来。 5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用了顺叙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B七律 长征和长征组歌都是诗,都写到了长征中的一些重要史实,都歌颂了红军战士和毛泽东。 C草和长征节选叙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情况,前文着重表现周副主席,后文着重表现红军的众多领袖。 D电视文学剧本长征节选充分体现了重视视觉效果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注意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 6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玉女峰亭亭玉立,大王峰虎虎而蹲,晒布岩直挂而下,石色微红,寸草不生,壮观而耐看,天游是绝顶,一览 众山,使人有出尘之想。武夷山的好处是有山有水。_ 现在是枯水期,水浅,竹筏与卵石相摩,格格有声。 溪随山宛曲,水极清,溪底皆黑色大卵石。 坐在筏上,左顾右盼,应接不暇。 九曲溪是天造奇境。 ABCD 7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 _战争,是正义和xi?()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 惨烈的战争中,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no()、浴血奋战, _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hn( )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和人类和平事业,zh( )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7默写(6分) (1)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 。 (2)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 8为下面的两句话再补写一句,要求与前面两句结构相似,表达的意思一致。(3分) 时间,是山涧里流淌的一条小溪,流走了便永不回头;时间,是阳光下盛开的一朵鲜花,凋落了便永不重生; 时间, 。 9(1)请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概括一下什么是“长征精神”。(4分) 【材料一】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材料二】当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这竟成了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为弘扬长征精神,班级准备开展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晚会,由你担任主持人,现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并根据所给的节目,在节目一和节目二之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5分) 节目一:诗朗诵 把牢底坐穿 节目二:歌曲怒放的生命 开场白:串连词: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5分) 秋思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释: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乌桕:落叶乔木,秋天树叶经霜变红色。并刀:又称并州剪,并州以产剪刀著名。 10.(1)本诗作者描绘了何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 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11.解释加点实词。(4分) (1)国人尽服之 ( ) (2)公使吏禁之() (3)犹悬牛首于门( ) (4)不逾月 ( ) 12.下列句中的加点虚词作用表述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 相望而不止(连词,表修饰) B. 禁之于外(介词,在) C.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相当于“为什么”)D. 则外莫敢为也(那么) 13.翻译句子。(4分) (1)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2)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14.晏子用“悬牛首,卖马肉”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样说有什么好处?(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8分) 【一】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 康乐 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螽斯的若虫,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 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螽(zhng)斯:一种昆虫。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 14.阅读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2分)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 15.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3分) 16.从第四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17.第五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4分) 18.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8分) 失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guo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作者 陈之藩 选自读者有删改 【注】陈之藩,科学家,散文家。河北霸县人。1924年生,国立北洋大学机电工程系毕业,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 郑思肖(1238-1317),宋朝末年著名的诗人、画家,福建省连江县人。 9从全文看,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描绘美国校园的景色?(4分) 20第段画线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 21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联系上下文,品味第段“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一句中“搬”字的表达效果。(2分) 22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含义。(3分) 部分参考答案:“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4)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5)长征精神,是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小题1:试题分析:材料一中“年仅18岁的警卫员,为了文件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反映出他具有“奉献革命”的精神,“最后一次交党费”反映出他一心向党的崇高精神。材料二中“在饥饿的情况下,依然先让老妈妈先吃饭”反映出红军战士具有先人后己的伟大情怀。综合一二材料,“长征精神”是特别的丰富。 点评:阅读材料并概括材料的内容,必须要读懂每则材料的内容,在这基础上,对材料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如本道题目,先读懂二则材料的内容,然后概括出“长征精神的内涵”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串联词,虽然是晚会的一个点缀,但是作用也是不能轻视的。比如:同学们用激昂的朗诵把革命者的豪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的确,革命需要这种豪情,也正是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如今我们也要像革命者一样怒放自己的生命,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下面请听歌曲怒放的生命。 点评:为了使两个节目过渡自然,要运用一定的串联词,串联词其实就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串联词要 富有文采,同时还要能体现两个节目的内容,这样才能锦上添花,博得观众喝彩。 10.(1)作者借物写景,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乌桕、菊花、鸿雁、天空等),生动明快地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形象鲜艳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轻松愉悦之情。 评分标准:2分,能说出景物特征,1分;能写出情感,1分。 (2)作者以“并刀”比喻“诗情”的敏锐,新颖别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一个“剪”字,锤炼精当,化无形为有形,形象逼真,充分表现了诗人构思的敏捷和技巧的娴熟。评分标准:3分,能紧扣“箭”字说明化无形为有形即可得分。 11.(1)京城、国都 (2)派、让 (3)如同,犹如 (4)超过(4分,每空1分)12.A(句中的“而”表转折,2分) 13. (1)撕裂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一个接一个,但(女扮男装的情况)却没有禁止得了。(2分) (2)京城的女人们不在穿男装了。(2分) 14.晏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执政者必须以身作者的道理,这样说明更形象,更具有说服力。评分标准:3分,说 明修辞1分,作用2分。 附译文: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国都的女人都效仿穿男人服装。齐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 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觐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这是为什么啊?“ 晏子回答说:“大王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 齐灵公说:“你说的好。”令宫内女人不能穿扮男人服饰,没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 5.(2分)颜色(或“体色”) 行为 (共2分。每空1分) 6(3分)示例:举例子,具体说明拟态现象及其特点。 作比较,突出螽斯若虫和虎甲相似的特点。 (共3分。说明方法1分,好处2分。意思对即可) 7(3分)相似性;普遍性(或“常见”) (共3分。“相似性”2分,“普遍性”1分。意思对即可) 8(4分)照应第段最后一句话,先原因后机制:按逻辑(先已知后)顺序说明。 (共4分。每点2丹。意思对即可) 9.(6分)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 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共6分。每点2丹。意思对即可) 19 作者由眼前美国校园里中国的花联想到自己漂泊海外的境遇,引出下文。 美国校园里的美景无法安慰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而突出他炽热的爱国情怀。 20不矛盾。身处异国,希望能见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但因国土沦亡,背井离乡,又怕睹物伤情,经受不住感情上的折磨。这句话点出流落异乡的游子浓厚的思乡之情,是一种“思乡情切”的心态。 不矛盾。作者虽身处异国,渴望见到故乡的种种,所以“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但真的见到又会勾起对祖国无限的思念,感情难以承受,所以又说“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样的说法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深爱着的祖国刻骨铭心而又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 语文测试题答题卷 姓名 选择题部分(共30分)17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21第二段开头划线句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对北平的爱?能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3分) 答: 22找出第三段中与“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相呼应的一句话,并简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3作者多次提到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试探究“说不出来”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24.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根据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分) 答: 25.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26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2)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4) ,官盛则近谀。 28仿照下列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4分) 责任、荣誉、国家,这些神圣的名词尊严地指出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是你振奋精神的起点,使你软弱时能够刚强起来,。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30分)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节选自汪峰怒放的生 命 人生既会有灿烂的阳光,也可能有凄冷的风雨,面对逆境厄运的考验,生命之花可能就此枯萎,也可能因此怒放,请以“怒放的生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xxxx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 积累与运用(共26分,选择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辩驳(bin) 蹿掇(cun) 玄虚(xun) 死心塌地(t) B、狡黠(xi) 呵叱(h)订正(dng) 穷困潦倒(lio) C、埋怨(mn) 搽粉(ch) 嘀咕(d)光彩熠熠(y) D、谄媚(chn)吞噬(sh)干瘪(bi) 沁人心脾(qn)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怎么也没有想到,灾难会如期而至,但苏轼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在这 期间创作了光照千古的“两赋一词”。 B、现在一些地方的少数干部对群众感情冷漠,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 C、科罗拉多大峡谷两岸是红色的巨岩断层,大自然用巧夺天工的创造力将其镌刻 得层峦叠嶂,无比壮丽。 D、你不用担心,你的难处,也就是我的难处,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3、下列有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被尊为“亚圣”,生活在战国时期,与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的孟子一书,发展儒家“仁”的思想为“仁政”。 B、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非常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她作品的主旋律,她的诗集繁星春水因此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C、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中范进和孔乙己有着相似的经历,是封建科举制度异化扭曲了他们的人格,两篇文章都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落后和其对读书人的毒害。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段往事,但作者不仅 仅是在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也反映了 _人民的苦难生活。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本句主语是“我”,宾语是“挣脱一切的力量”。 B、“受钓鱼岛问题影响,丰田在中国的销售严重受挫,以致被迫减产。”本句是 因果关系的复句。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 一的”充当的是本句的定语。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此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 乐, 。, 。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 心是烦恼的根源 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 亦是快乐的根源 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 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 A、B、 C、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访问量过大的原因,不少旅客在12306网购车票时,频频遭遇“系统忙”而无法访问。相比之下,电话订票比网购车票要顺利些。 B、得亦淡然,失亦坦然。能否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应是每个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底线。 C、中国当代艺术批评领域不景气,不能仅仅归罪于批评家,其实当代艺术家缺乏接受艺术批评的胸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D、“衣加衣温暖行动”面向城市人群,以旨在为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体募捐冬季衣物为目的,获得广泛称赞。 7、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点)曰:“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二、 阅读理解(共44分) (一) 古代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小题(6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3分) 9、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孤苦单调。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013小题。(10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 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0.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担心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样,这种 C今谓人曰 :对?说 D何故:原因,缘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12.【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三)说明文阅读 阅读下列说明文,回答13-16小题。(9分) (1)清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圆明园修建西洋楼时,吸收了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楼前的扇形水池中,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建于乾隆24年(1759年)的“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一处欧式园林景观。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自然成为此建筑群的景观精华。 (2)十二兽首铜像所在的喷泉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每一石座上雕刻兽首人身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被时人称为“水力钟”。这组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设计极为精巧: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它们按十二生肖顺序排列,每隔一个时辰(今天的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兽首口中就会喷水,水呈抛物线状注入池中,即子时(23时至次日1时)时分,鼠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丑时(1时至3时)时分,牛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正午12点整,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因此,人们只要看到哪个生肖头像口中喷射水柱,就可知道时间。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观赏性佳,实用性更强。 (3)十二兽首铜像均为人身兽首,身躯为人身着袍造型。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 _女性雕塑,可乾隆皇帝觉得这样有悖中国伦理道德,勒令重新设计。郎世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才有了这组精妙绝伦的生肖铜像。当时,还遇到一个难题,图案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宫内找不到懂青铜器制作方法的工匠,他只能和众工匠查阅典籍,最终十二兽首铜像改由清廷精炼的合金铜铸成。 (4)当时正值乾隆盛世,清王朝国力强盛,制作工艺处于巅峰,这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它所用的铜,系宫廷专门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其次,它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工匠精心制作,铸工精整。这些兽首雕像高50厘米,表现为写实风格造型,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都是精细錾工刻划,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兽首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得十分细腻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更让人称道的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铜像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稀世珍品。 13从文中介绍看,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和价值?(2分) 艺术风格: 价值: 14第(3)段画波浪线的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15下列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以水报时是建造十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省面试题目精 编
- 循环利用材料在潜水产业中的可行性
- 校园安全生产兵法解读
- 第三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 蓝色经济和海洋资源
- 隧道监控量测选测
- 小手歌音乐活动策划与实施
- 小学生医学常识
- 血液透析护士进修
- 研究生研一上学期总结汇报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2025年机械设备安装工试卷及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灯具户外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二级中式面点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真题汇编(后附专业解析)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 捐赠助学活动方案
- 仓库超期物料管理制度
- it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SMA树脂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