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浅谈筏板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工学论文_第1页
2020年浅谈筏板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工学论文_第2页
2020年浅谈筏板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工学论文_第3页
2020年浅谈筏板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工学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筏板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工学论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加快,由于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当地基承载能力较差,而上部结构的荷载又较大时,一般的基础难以满足建筑物的需要,往往需要把基础地面进一步扩大;其次,如果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基土层不均匀,或者有软弱土的不规则夹层,在这种情况下要查明软弱土的确切范围往往是不可能的,这时采用筏板基础可以调整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具有整体刚度大以及承载力高的优点,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能更好的解决地基不均匀变形,同时也能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目前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1-5。 基础筏板、墙体设沉降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沉降后浇带800宽,在全楼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补浇,碰到地下室外墙时,墙体也相应留出沉降后浇带,膨胀加强带碰到地下室外侧墙时,墙体也相应做成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宽2.0m,膨胀加强带两侧分别架设密孔铁丝网,防止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膨胀加强带两侧的混凝土掺入6%膨胀剂,浇到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混凝土掺入10%膨胀剂。 委托商品混凝土站提前出具地梁及筏板砼C35、C40泵送抗渗砼配合比,抗渗等级为S6;水泥:采用“岩鑫”P.O42.5;砂:采用焦作人工砂;石子:采用10-20石子;外加剂采用郑州市二七克功化建厂生产的U型膨胀剂、电厂生产的级粉煤灰和郑州浩源建材生产的缓凝高效减水剂。 机具准备及检查:泵送混凝土一定要有备用的振动棒,所用的机具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必要时应考虑有备用泵。施工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按两班制作业,计划浇注时间从xx年2月6日8:00开始至xx年2月8日8:00结束,共计48个小时。 混凝土进场后应频繁地做坍落度试验,不合格者严禁使用。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必须合理,避免出现冷缝。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大,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推浇筑法”,即“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依次浇筑到顶”的连续浇筑方法,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一个斜坡,利用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浇筑混凝土,避免输送管道经常拆除或接长,以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并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加强带混凝土施工时,带外侧用小掺量膨胀混凝土,浇注到加强带时改用大掺量膨胀混凝土,到加强带的另一侧时又改为小掺量膨胀混凝土浇筑。如此循环下去可连续浇筑混凝土结构,但要注意C35混凝土与C40混凝土更换时用错部位,混凝土浇注前对各级人员应认真做好技术交底。为保证抗渗效果,在底板以上500mm处(外墙-5.4m)设水平施工缝。每个浇筑带的宽度应根据现场混凝土的方量、结构物的长、宽及供料情况和泵送工艺等情况预先计算好,避免冷缝的出现。 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的水,以湿润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经泵送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没有异物后,可以采用与将要泵送的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也可以采用纯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能反泵状态,泵送的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混凝土泵送即将结束前,应正确计算尚需要的混凝土数量并应及时告知混凝土搅拌处。泵送过程中被废弃的和泵送终止时多余的混凝土弃至指定地方。 浇筑混凝土时自由卸落高度不应大于2m,以防止混凝土离析,垂直模板浇注时,不要在一处连续卸落,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浇筑时,每隔半个小时,采取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对已浇注的混凝土进行一次重复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抗裂性,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应按设计标高(在柱插筋上设标高点)用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平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待筏板基础完工后对基础的变形和沉降进行监测,通过现场跟踪监测没有发现基础有明显的位移和不均匀沉降。 筏板基础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不仅可以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而且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1吴恒,南宁市地质环境的工程地质分析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4.14(1):70-79. 2易念平、蔡仕干、张信贵、钱伟文,南宁地区泥质岩试验的基本模式J.桂林工学院学报,xx.22(1):36-39. 3赵西安,高层建筑结构实用设计方法M.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