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PT.ppt_第1页
2013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PT.ppt_第2页
2013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PT.ppt_第3页
2013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PT.ppt_第4页
2013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哥伦比亚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切花生产国。 阅读图1,完成13个问题。 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美国销售的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哥伦比亚生产玫瑰花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 )地形平坦、b .降水丰富、c .气温高的d .土壤肥沃2 .哥伦比亚向美国输送玫瑰花的要求是: (a )道路输送b .铁路输送c .航空输送d .海洋输送3 .现在, 墨西哥成为哥伦比亚美国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新鲜切花市场的优点是: () a .运费低b .卡路里高c .技术高d .品种齐全,CCA,图2为45N附近某地区的遥感影像中浓部分为植被复盖区,淡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全年冰雪霸山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公里。 看图2。 完成四六道题。 4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a )大气环流b .地形c .纬度位置d .海流5 .该区域有: (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 .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d .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6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阔叶林c .针阔叶混交林d .草原、BDC,图3显示的是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人口年变化率,这样就完成了78个问题。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的a .总人口增加速度加快了b .总人口减少速度,c .人口自然增加率减少了d .总人口减少量8 .该城市所在国家为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DA,图4表示我国某地区14日6点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的气象系统参看图4,911题9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 .偏东风b .偏南风c .北东风d .西北风10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B.14日19时C.15日4时D.15日11时11 .该地区和图示气压形式出现的月份为a .华北平原,3、 4月份b .四川盆地1、2月c .黄土高原,10、11月d .东南丘陵,4、5月BBD,36.(22分钟)阅读文字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被称为“百里钢城”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到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7a示意性地表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攀枝花的位置,图7b示意性地表示攀枝花周边的地形。 (1)分析攀枝花一月平均气温偏高的原因; (8分) (2)推测攀枝花一月天气特征。 (6分) (3)小明建议攀枝花成为“避寒之都”,邀请人们去度冬假。 小明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疑问。 为小明的疑问提出论据。 (8点)、(1)地形受阻,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少(寒流),位于河(金沙江)谷,下沉气流旺盛,下沉中气流加热。 晴天多,雨少。 风力弱,气温高,稳定(波动小)。 (3)钢铁工业及其他工业、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废气的地形相对封闭,容易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差,不宜休假)。 37.(24分钟)阅读文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是肉食性的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进维多利亚湖,繁殖迅速。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在渔业、加工后,多卖给欧洲,成为了昂贵的美食。 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和周边水系。 (1)分析尼罗河鲈鱼阻碍游泳到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6点) (2)分析尼罗巴斯在维多利亚湖快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点) (3)分析了尼罗河快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和渔业的影响。 (6点) (4)说明引进尼罗巴斯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6点)、(1)维多利亚湖位于比较封闭的高原盆地(北部唯一狭窄的出口通往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的陡滩瀑布阻止了尼罗河鲈鱼流入维多利亚湖。 (2)维多利亚湖为高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泊中丰富的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丰富的食物。 (3)尼罗河鲈体形大,饮食量多,原有鱼类数量急速减少,已灭绝。 尼罗河鲈鱼很大,渔业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在冲击当地传统渔业的同时,出现了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渔业和渔具。 (4)产量多,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多。 渔业、加工、运输等产业相应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43.(10分钟)为自然灾害和防治阅读文字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图12中使用的地区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水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原因: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暴雨多,居民位于谷底河岸,其河流上游地区断水面积大,暴雨时流水集中在谷底,河流涨水,易淹没田地和房屋。 对策:将居民迁往合理场所(地形高起伏缓慢,无洪水威胁,无地质灾害危险场所),建造水库拦洪,沿河修建防波堤。 44.(10分钟)环保阅读文字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一家企业在甲地(图13 )开采锰矿,建造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硫酸和铅的附近斜面上建有尾矿渣库。 分析了该尾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了防治该危害的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