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1.2《凡卡》学案 上海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1.2《凡卡》学案 上海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1.2《凡卡》学案 上海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5 凡卡(第二课时)内容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学习目标: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学习重点: 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学习难点: 体会文中会议的内容和写信内容的对比、衬托的写法。学生准备: 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反思重构导入2分钟目标二目标三1. 搜集信息2. 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 搜集信息2. 引导学生走近课文所反映的社会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自己思考并完成3.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展示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16.17自然段2.自己思考并完成3.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再读课文,完成:1. 根据课文内容及对本文写作背景的了解,用简短的句子表述:凡卡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及对本文写作背景的了解用简短的句子表述力求和别人的角度不同)2. 精读8自然段(要求:设身处地地读,自己就是九岁的小男孩凡卡读出层次读出更小的层次)3. 找出课文中最撼动你心灵之处的地方,谈谈你的感受读16.17自然段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1. 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2. 用这样的句子来说话:这是一封永远_的信。3.就算这封信爷爷收到了,爷爷能解救他吗?为什么?拓展延伸在当时,对劳动人民来讲,凡卡这种甜蜜的希望只能在梦中出现,同学们可以发挥你的想象,任选其一完成小练笔1.凡卡梦醒以后的那个晚上,可能会发生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