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人类居住的环境》教学案例_第1页
《聚落——人类居住的环境》教学案例_第2页
《聚落——人类居住的环境》教学案例_第3页
《聚落——人类居住的环境》教学案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落人类居住的环境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课程选自晋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章聚落人类居住的环境。 从地理知识角度看,影响聚落(居住场所)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 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又分成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因素包括交通、科技、 政治等方面。 本节课渗透着深刻的教育应当承担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 应当明确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 养,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尊 重地球。这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本节课就是在常态教学中, 通过一个全员参与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活 跃的元素,教师恰当修正学生的思维轨迹,完善、落实学习内容。 二、主题 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全新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 动中来。以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每一个学生创作一幅画,以表现他们对聚落 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贯穿以学生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提升等方法,修正认知中的误区、填补思维中的盲区,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三、操作过程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 “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 ” 学生: 出现明显的骚动, 他们好奇地窃窃私语, 开始关注、 期待下面的活动。 教师: “给你 8 分钟,请你在白纸上画一幅画:表现你对所向往的居住环境的设计。 ” 学生:表情格外灿烂,所有的学生立即行动(包括所谓的差生) ,拿出笔开 始作画。 8 分钟后教师收齐所有学生的作品。学生们又一次好奇并期待。 教师: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的画一一投影出来。 学生:凝神观看,并参杂一些笑声或议论。 教师:我要从你们的作品中随意播放几幅画,请作者起来讲解一下他的画。条小河流 过,房前屋后还要有树、有花园。 ” 有学生说: “跟我画的差不多! ” 教师: “为什么选择在平缓的地方建立家园,为什么要有小河,还要有树和 花草?” 学生 1: “平缓的地方盖房子容易,成本低;有小河景色美,还可以坐船玩, 有树有花空气好。 ” “河水可以浇灌他们家的花园! ”有人补充说道。 教师展示学生 2的作品: “这幅画把居住地设计在海滨地带,画面上有被云 遮掩了一部分的太阳。请讲讲你的创作! ” 学生 2: “我选择临海的环境,是因为我喜欢海,可以钓鱼,还喜欢乘船出 海的感觉,天上有云和太阳,反正感觉这样很好! ” 教师分析: “同学们,你们能看出他们在选择居住地时特别在意了哪些地理 条件吗?两位画家你们自己察觉到了吗?” 学生们纷纷说出地形、河流、沿海等条件。教师解释了河流、海洋给人类带 来的影响并进一步问: “他们在画面中表示阳光、云又是什么意思呢?有多少人 画了云和日?” 有十几个同学举起手示意,但没有人能解释。 教师: “画家们为什么不画出狂风暴雨或是疾风暴雪的景色呢?” 学生齐喊: “气候条件要好! ” 教师: “对,除了刚才表现出的地形、河流、沿海外,气候也是人们选择居 住地的重要条件。看了所有作品,许多同学画出了蓝天白云和太阳,还没有哪个 人只画太阳而不画云彩的, 更没有突出恶劣气候的。其实本意就是要求居住地的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 “居住地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请你把它们列在笔记上,概括出它们属于哪 类地理条件?” 学生齐答: “自然条件! ” 教师: “可以试想,生存是早期人类的第一需求,而不像现在的你们以好看、 好玩为目的, 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人类能否在此生存下去至关重要。看一看世界的文明古国,他们的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恰恰验证了这个观点。 ”播放投影片。 “下 面再来看一些画,请作者讲讲他的选择理由。 ” 学生 3: “我的居住地选择在气派的街区,旁边有银行、网吧、超市,在稍 远的地方我还画出医院、社会科学院、警察局。我希望我的居住地特别便利,安 全,还有文化氛围。 ” 学生 4: “我的居住地周围有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停车场,还要有一 条通畅的交通线路。当然,绿地是必须要有的。 ” 教师: “这几个同学在选择居住地时比较倾向于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 “交通便利!“还有文化发达、配套设施完善。 ” ” 教师: “我有一点不太明白,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居住环境还要有社会 科学院?” 学生 3: “这里肯定文化层次高啊! ” 教师: “交通便利对于城市非常重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北京人对此感 受最深。可是为什么还要求居住环境的文化科技发达?”教室里先是一片沉静, 教师: “联想北京对外地人的吸引力试着解释。 ” 学生: “受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城市发展好,生活条件 ” ” 就好。 ” 教师: “这些又属于哪类条件?” 学生: “社会经济条件! ” 教师: “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聚落,请看老师准备的影片,说 明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 ” 观看拉萨图片和梵蒂冈影片。之后学生说出是宗教对选择居住地的影响。 学生们又在笔记上列出上述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四、课后反思 下课后一个平日很差的学生特意来问老师他的画好不好, 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画中已经表现了这几项。只不过是希望能从老师这里独享肯定和赞誉。当然,他 得到了! 这节课不仅属于学习成绩好的那一部分学生, 全班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 都获得了平等和尊严, 他们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肯定的荣 光。 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按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逐一介绍并分析, 再展示相 应图片。其优点:条理清晰严谨,结论性强,应试效果好。不足:学习方式不够 活跃, 课堂乏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主动性, 其思维活动的轨迹教师难以捕捉。 作为学习新知识, 学生思维体系的主动构建明显不足,最终只是会了知识却不会 学习。 显然这样的教法是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如何最大程度 开发学生思维, 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热情地去解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扣结,产生成 功的体验,本节课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其效果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好奇、兴 奋的状态下, 把自己的思维活动用绘画的形式反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捕捉到每 个学生的思维, 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意识。 课上不少人的作品画出太阳、 白云, 这是一种潜意识,却无法用地理知识解释。通过教师的分析:太阳代表温暖;白 云又可以削弱较强的太阳辐射,使气温不至于过高,而且还增添了湿度。学生的潜意识被唤醒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