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12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1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12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2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12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3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12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4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12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四川乐山一模,33)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意味着英国()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 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为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通过决议实现政权和平转移,确立王在法下原则,故选b项;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旧有行政大权,并未彻底丧失统治权,排除a项;1721年责任内阁制确立,排除c项;光荣革命立威廉为国王,说明英国依旧实行君主制度,排除d项。2(2020届河南安阳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19)按照习惯和英国人的观点,今天的国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没有国王和王权,大不列颠王国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据此可知,当今的英国()a体现出开明专制的特质b议会成为国家政治中心c国王拥有象征性的权力d君主拥有政治上的自由解析:选c根据材料“国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可知,英国政治生活中国王的重要地位,当今英国国王拥有象征性的权力,故选c项;开明专制不是当今英国的政治特点,排除a项;b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君主政治上的自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3(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19)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内阁依仗其在议会中的多数票优势,一再更改议会工作日程表,使议案和辩论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即内阁事务。这足以说明英国()a内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控制b君主立宪制存在严重的弊端c国家权力中心已转移至内阁d议会改革助推内阁权力膨胀解析:选a英国内阁通过更改日程使议会讨论的议案集中于内阁事务,说明内阁在工业革命后加强对立法工作的控制力度,故选a项;内阁更改议会日程并不能说明君主立宪制存在严重弊端,排除b项;光荣革命后议会一直是英国的权力中心,排除c项;议会改革主要是议员席位的分配问题,与内阁权力膨胀无关,排除d项。4(2019届湖南永州三模,33)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把当时的反对党人士称为“流氓”“无赖”和“自高自大者”。一直到1794年,以福克斯为首的反对党还被骂为“雅各宾分子”和“祖国的敌人”。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待完善b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c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尖锐d两党制与内阁制无法并存解析:选a据材料“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把当时的反对党人士称为流氓无赖和自高自大者,反对党还被骂为雅各宾分子和祖国的敌人”,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具有行政权,材料中国王对反对派人士的谩骂,说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待完善,故选a项;依所学,王位继承法的颁布彻底堵塞了封建王朝复辟的道路,排除b项;依所学,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议会主权,限制国王的权力,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而且本身叙述错误,排除d项。5(2019届四川宜宾二模,33)1906年12月英国政府提出的废除复数投票制法案从下议院获得通过,随后交到了保守党控制的上议院,但是贵族们以讨论选举权就必须同时讨论议席分配为借口否决了这项议案。这主要说明当时英国()a内阁制度遭到破坏 b贵族权力出现膨胀c议会民主还需改革 d保守党有绝对权力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或众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行使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上议院又称贵族院,一般代表保守势力的利益,结合材料,下议院通过的扩大民主的改革法案被上议院找借口否决,说明此时上议院权力仍然比较大,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议会的民主制改革仍待发展,故选c项;材料信息介绍的是英国议会的内容,内阁和议会是两个不同的机构,仅有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内阁制度遭到破坏,排除a项;上议院否决下议院提交的议案是正常的程序运作的体现,这是英国民主制度不完善的表现,而不是贵族权力出现膨胀,排除b项;绝对权力说法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分权制衡是其显著特点之一,排除d项。6(2019届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3月联考,33)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b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c尊重传统是英国政治的突出特点d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解析:选c“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体现了传统在法制中的作用,故选c项;“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可见有成文法典的,排除a项;“近代英国”是法制社会,排除b项;“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不能表明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排除d项。7(2019届福建福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33)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这反映了()a权利法案并未实行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国王掌控国家行政大权d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解析:选b“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可见对君主不能有效制约,故选b项;从材料中“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权利法案于1689年实施”可知,a项错误;“撤换过4个首相”表明国王干预首相的任免,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期行政权仍由以首相为中心的内阁掌控,不是国王掌控国家行政大权,排除c项;“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这仅是一个特例,不能否认内阁制的作用,排除d项。8(2019届河北唐山三模,33)17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确立,18世纪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英国发展成“世界工厂”。这些史实说明()a代议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b君主立宪政体适应了英国发展需要c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英国霸权基础d英国迅速崛起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解析:选b根据材料“17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确立,18世纪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英国发展成世界工厂”可知,英国代议制确立,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说明它适应了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工业革命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英国自身的发展,排除d项。9(2019届广东汕尾二模,34)历史学家指出:“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也许比欧洲任何国家都接近于革命,因为欧洲各国革命只是起义,他们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质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不大,若以调整较大的政治格局和影响力而言,是不能与这一时期英国改革相提并论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改革()a为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提供了合法渠道b是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相妥协的结果c为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d避免了暴力革命在欧洲的出现和蔓延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19世纪30年代”“英国改革”等有关信息可知,这里讲的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提供了合法渠道,故选a项;1832年议会改革是将选举权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而不是妥协,且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妥协的结果应该是光荣革命,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为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排除c项;英国的改革不能避免欧洲的革命,排除d项。10(2019届四川宜宾三模,33)下图是1832年伦敦等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c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d工人获得了政治权利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1832年这一时间信息和图中议员名额变化表,以及所学过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容可知,题目考查的是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其背景是工业革命,故选b项;议会权力大小仅仅通过题干信息及图表是看不出来的,排除a项;题干材料论及的是议会的发展而非内阁,且内阁权力开始膨胀是在19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是呈现了各城市议员名额的变化,而看不出议员的组成,所以无法判断工人是否获得了政治权利,排除d项。11(2019届河北保定二模,33)下表为英国议会两院关系演变时间表,表中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1832年议会法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1911年议会法确定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1949年议会法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a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b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c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d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解析:选c题干中都是用颁布法律的形式进行权力转移的,故选c项;平民院没有控制行政权,排除a项;贵族院人员是由贵族组成的,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排除d项。12(2019届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高三一模,33)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原则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演变相适应d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解析:选c由材料内容可知英国三次议会改革赋予了不同阶级以选举权利,这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故选c项;英国直到1969年才最终实现公民的普选权,排除a项;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是指享有选举权的主体实现权利的机会是相等的,即通常所说的“一人一票,票值相等”原则,英国三次议会改革还没有实现普选,因而也没有实现平等代表制原则,排除b项;三次议会改革赋予不同阶级以选举权,这与巩固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无关,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9届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第一次考试,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材料二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没有提到开国会的具体年限。针对开国会这一旧问题,在1907年秋至1911年1月尤其是在1910年,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期间,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呈递请愿书,吁请“皇上速降谕旨召集国会”,形成了国会请愿的热潮。规模越来越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对清廷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当权者的极大恐慌,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的镇压下偃旗息鼓。据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与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的特点及其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结果不同的原因。(10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19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政治同盟”得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据材料一“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得出得到广泛支持。据材料二“针对开国会这一旧问题,在1907年秋至1911年1月尤其是在1910年,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得出清末立宪派人士主导;据材料二“期间,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全,呈递请愿书,吁请皇上速降谕旨召集国会,形成了国会请愿的热潮”得出清末规模不断扩大。第二小问背景,分析背景应从两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进行分析,英国的议会改革主要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及议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有关,而清末国会请愿运动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众对清政府抱有幻想,预备立宪的开展有关。(2)英国,据材料一“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得出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据材料一“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得出政治同盟组织的推动;据材料一“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得出广大群众的参与;据材料一“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得出执政党的赞成。清末,据所学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据材料二“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呈递请愿书,吁请皇上速降谕旨召集国会,形成了国会请愿的热潮”得出立宪派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绝大多数群众对参与请愿热情不高;据材料二“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的镇压下偃旗息鼓”得出清廷的镇压。答案:(1)特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主导;得到广泛支持。清末:立宪派人士主导;规模不断扩大。(言之成理即可)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议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言之成理即可)清末: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众对清政府抱有幻想;预备立宪的开展。(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2)原因: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政治同盟组织成立的推动;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