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提出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该学派a. 主张超然于物外的逍遥b. 强烈反对任人唯亲c. 推崇以严刑峻法来治国d. 提倡重建周朝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联系所学可知是老庄思想中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过度追求物欲,主张超然于物外的逍遥思想,故答案为a。b是墨家思想,c是法家思想,d是儒家孔子思想,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点睛】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在漫长的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提倡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2.战国时期荀子吸收法家学说,倡导“礼法并用”。汉代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提出新儒学。宋代儒学大家糅合佛、道思想,创立理学。据此可知,儒学在古代中国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统一的良好局面b. 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c. 封建帝王的大力推崇d. 儒学自身的趋时更新【答案】d【解析】【详解】荀子吸收法家学说,发展了儒学,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宋代的儒学在吸收宗教内容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又进行了改造,说明了儒学本身的不断趋时更新,这是儒学在古代中国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故选d;宋朝国家不统一,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这反映了a. 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 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等信息可以看出,佛教徒如此主张是为了让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利用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力传播佛教,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适应儒家思想,没有反映传统价值观的变异,排除a项;儒家思想仍然是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道教与儒、佛的关系,排除d项。4.如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由此推测可知,该时期a. 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b. 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c. 儒家思想成为被推崇的正统思想d.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君王的制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可以判断出符合董仲舒的新儒学,即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选项符合题意;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在西汉,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a选项排除;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和材料中凸显君王的意义的说法冲突,b选项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明清时期,d选项排除。5.以下主张,属于黄宗羲提出的是a. 天下为主,君为客b. 君主受命于天c. 人人都有良知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a【解析】【详解】“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的观点,故选a;“君主受命于天”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排除b;“人人都有良知”是明代王守仁的观点,排除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对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的观点的归纳,排除d。6.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相当于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a. 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b. 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c. 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d. 西夏雕版印刷技术比较先进【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可以推断应该是活字印刷,说明西夏应该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不能说明活字印刷术得到普及,c正确,b错误;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品,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西夏的印刷技术是否先进,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联系所学活字印刷术的特点分析解答。7.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汗牛充栋,对研究我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文献著作,按其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战国韩非子编著韩非子,日知录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代表作品,朱熹集注是南宋朱熹的作品,红楼梦是清朝曹雪芹的作品,故按其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8.有人研究指出,吴承恩(江苏淮安人)的小说西游记中有多场宴会,而饭菜几乎都是如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等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准确描述了玄奘取经途中遇见的食物b. 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周边国家c. 反映了作者生活时代的南方饮食文化d. 说明小说因其艺术性不具备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史料认知。这些食品都是我国江苏地区的地域性食品,所以反映了作者所在地区食品和自己生活时代对饮食文化的认知,故选c项;根据玄奘西游经历的地区和材料中的食物对比,可以排除a项;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周边国家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小说经过考证后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说法错误。9.“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和提高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开拓的新领域。这说明元杂剧a. 代表贵族化的文学取向b. 取材和用词较通俗c. 更符合下层民众的心理d. 超越了宋词的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说明元杂剧更符合普通民众的心理需要,故c项正确;元杂剧属于世俗文学,并不是贵族文学,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元杂剧用词特点,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元杂剧和宋词地位的比较,故d错误。10.下表是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史地的著作时间人物著作简介1842魏源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45姚莹康輶纪行介绍英法历史,注重考察西藏地区情况,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1849徐继畬瀛寰志略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欧、非、美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据此可知,这些著作a. 彻底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c. 促使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d. 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这些著作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治、风土人情等,并且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意在引导人们了解西方,关注世界形势,故选b;a错在“彻底抛弃了”,排除;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魏源、姚莹、徐继畬主张学习西方,主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没有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d。11.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体西用”:“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a. 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 存在巨大的局限性c. 彻底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d. 有其时代的合理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可知,材料认为提倡“中体”是为引进“西用”减少阻力,“中体西用”具有其时代的合理性,故选d;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展了洋务运动,结果失败了,没有达到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效果,排除a;材料说明“中体西用”提出的合理性,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12.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有思想家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该思想家是a. 林则徐b. 魏源c. 李鸿章d. 梁启超【答案】d【解析】【详解】由“变法之本”“在变官制”等信息可以知道主张变法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观点,故选d。ab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没有主张变法维新,排除ab;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器物”而不“学制度”,排除c。13.如图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的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a. 小孩未能明辨当时思想主流b. 守旧势力阻碍社会进步潮流c. 政治革命推动思想观念转变d. 自由已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画中两个懵懂的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体现的是民主共和、自由的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冲击,d选项符合题意;20世纪初的社会主流思想是民主共和,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守旧势力回避民主共和思想,但民主共和是一种潮流,守旧势力无法阻碍,b选项排除;政治革命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而1908年中国尚未发生政治革命,c选项排除。14.1912年,申报首次出现“中华民族”一词。到1919年底,该词在申报共可检索到30条,19201922年共68条,1925年为81条,1928年为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开始形成b. 报刊成为传播民族主义主要渠道c. 民族观念得到广泛传播d. 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检索到30条,19201922年共68条,1925年为81条,1928年为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国民大革命等大运动的洗礼,民族观念通过大众媒体走向民众,而到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词条更多,说明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词条出现频率更多,体现了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不是开始形成,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词出现频率,没有强调其传播的渠道,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词条出现频率更多,体现了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 民族观念得到广泛传播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故c选项错误。15.1905年,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表明孙中山a.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b. 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 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萌发节制资本的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句话可知孙中山已认识到西方私人资本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冲突等弊端,因此主张中国学习西方生产方式,但要努力避免西方贫富差距的弊端,从而萌发了节制资本的思想,故d项正确;孙中山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不可能倡导无产阶级革命,也不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也不会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abc项错误。16.毛泽东在著作中写道:“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还是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该著作是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 新民主主义论c. 井冈山的斗争d.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1940 年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 一文中明确地说:“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还是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故b正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在井冈山的著作,不可能有“日本占领区”,a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7.某期感动中国节目中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下列人物能获此殊荣的是( )a. 杨振宁b. 袁隆平c. 钱学森d. 李四光【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建国后我国科技的主要成果。根据材料中的“耕耘者”、“专注于田畴”和“远离饥饿”等信息可以看出该成就是关于粮食生产方面的,联系史实,该人物应当是袁隆平,故b项正确;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与题中的关键信息不合,故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钱学森主要致力于核武器研究,故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李四光主要研究地质勘测方面,故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18.1956年4月后,我国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他们紧跟时代,创作了一大批反时代变化和新人、新思想的文艺作品。这主要得益于a. “三个面向”方针的出台b. “双百方针”的提出c.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d. 义务教育法的颁行【答案】b【解析】【详解】“三个面向”方针提出于1983年,时间不符合,排除a;“双百方针”的提出于1956年,它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故选b;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时间不符合,排除c;20世纪80年代,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排除d。19.1977年,中国在教育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 启动“希望工程”b. 确立“科教兴国”战略c. 恢复高考制度d. 颁布义务教育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7年底,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故c项正确;“希望工程”于1989年发起,故a项排除;1995年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故b项排除;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故d项排除。【点睛】“1977年”是关键的时间信息。20.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所以早期戏剧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出现越来越多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变化反映了a. 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b. 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c. 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兴起d. 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公元前5世纪,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使得当时人们的关注点从“神”变为“人”,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兴起,故c项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戏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民众,没有发生转变,排a项不符合题意;戏剧内容转变适应了当时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丧失主导地位”与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d项“开始面向生活”与史实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21.德尔菲神逾说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马克思说他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以下属于苏格拉底观点的是a. 美德即知识b. 万物始于水c. 人生而平等d. 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a【解析】【详解】“美德即知识”强调通过教育而掌握美德这门知识,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故选a;“万物始于水”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排除b;“人生而平等”是古希腊的斯多亚学派的观点,排除c;“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排除d。22.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其中“不禁人的本能”与“禁人的本能”分别指的是(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 信仰得救;致良知【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人性,所以是释放人欲,古代中国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是压制人欲,如朱熹所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符合题意;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民贵君轻是民本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路德教主张,天人感应是汉代董仲舒思想主张,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信仰得救为宗教改革主张,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3.狄德罗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多次受当局的阻止,检查官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反动当局把百科全书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这是因为百科全书的编写a. 促进了民主政治在欧洲的普遍实现b. 实现了大众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c. 有利于民主科学社会影响力的扩大d. 矛头直指欧洲的封建神学世界观【答案】c【解析】【详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掀起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启蒙运动,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都参加百科全书的编写,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故c项符合题意;“民主政治在欧洲普遍实现”说法错误,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主要国家才纷纷确立了立宪政体,a项不符合题意;“实现”说法不准确,应该是促进了,b项不符合题意;反封建神学世界观只是百科全书的一个观点,d项不符合题意。24.18世纪,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近代直接为该共和国政体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的是a. 英国洛克的分权理论b. 伏尔泰的自然权利学说c.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d.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共和国指的是美国,根据材料“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可知,这里强调的是美国的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这符合卢梭的思想,选项d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美国的分权思想,排除a、c;选项b主要指的是天赋人权,与材料强调的主权在民不符,排除。25.卢梭说:“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于断言,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卢梭在此a. 赞赏理性对人类的价值b. 倡导浪漫主义的生活态度c. 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d. 强调生命权是人的自然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思考状态是违反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可知,卢梭主张“回归自然,强调人的感性,反对理性至上,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选b;材料反映卢梭反对理性至上,并非赞赏理性,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26.【加试题】威廉曼彻斯特这样描述一个美国家庭:“现在他们并排地、而且常常并肩地坐在一起,看上几个小时电视,连目光都很少交换。如果他们交谈,有时也是气鼓鼓的,为这个或那个节目的好坏而争吵。”这说明电视a. 是娱乐生活最便捷的平台b. 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c. 激化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d. 已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看上几个小时电视,连目光都很少交换。如果他们交谈,有时也是气鼓鼓的,为这个或那个节目的好坏而争吵”说明由于电视的出现,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d正确;a中最便捷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没有说明电视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错误;中激化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7.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这类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剖析和强烈批判。下列作品属于这一风格的是a. 唐璜b. 战争与和平c. 西风颂d.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答案】b【解析】【详解】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拜伦的唐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b项正确。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故c项错误。德国诗人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d。28.西方某艺术家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据此可知,该艺术家a. 主张反映客观事物b. 属于现代主义流派c. 创作手法热情奔放d. 善于揭示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现主义具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和美学特征。首先,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表现主义作家注重对世界主观感受的表现,特别强调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表现主义进和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被称为现代主义,答案为b。主张反映客观事物是现实主义,a错误。创作手法热情奔放是浪漫主义,排除c。善于揭示社会矛盾是现实主义,d错误。29.“在他们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而是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与该艺术流派风格相符的作品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结合所学可知,印象派注重光和色的瞬间感觉,日出印象属于印象派绘画,故选b;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绘画,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绘画,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绘画,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联系所学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分析解答。30.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消息传开,当时担任美国参议员的林登约翰逊称这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国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苏联的领先,主要是理科教育的成功,因此认为美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并提高难度。这说明a. 苏联国家体制适应时代发展b. 改革使苏联经济追赶上美国c. 国家利益之争影响科技发展d. 理工科水平决定国际影响力【答案】c【解析】【详解】1957年属于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先于美国发生卫星,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维护其国家利益,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苏联国家体制,更没提到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一直以来苏联经济都没有赶上美国,b项不符合题意;“理工科水平决定国际影响力”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题意。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几次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复兴。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材料二 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材料三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材料四 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中国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据材料三,理解这场运动为什么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时代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内涵分别是什么?【答案】(1)第一次:儒学复兴;佛教中国化;第二次:理学兴盛;第三次:元曲的繁荣;小说的涌现。(2)运动:新文化运动;理解: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在内容上提倡新文学,白话小说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3)文艺复兴:宣扬资产阶级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解析】【详解】(1) 表现:据材料一中“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等信息,可得出第一次复兴即儒学复兴和佛教中国化;由“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可知这里指的是理学的兴盛;根据“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中国第三次“文艺复兴”即元曲的繁荣和小说的涌现。 (2)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理解:据材料三“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形式上传承传统文化、内容上提倡新文学,作用上白话小说的发展;本质上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等层次,分析这场运动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理由。(3) 内涵:据材料四中“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分别指的是是宣扬资产阶级人文精神(即人文主义思想)和 宣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等。32.追求自由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莎士比亚作为接力赛的最后一棒,他跑到了文艺复兴预期的终点。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薄伽丘那种对中世纪教会和政权的猛烈抨击,而是从容地将中世纪文化中所有值得保存的精神营养保存下来,并转换成为丰富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基督教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忏悔精神、博爱精神在充分尊重个体的近代基础上重放光华,人把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摘编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材料二 这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著作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将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提高到了怎样的“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思想家们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欧洲社会的作用。(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把材料一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提高到怎样的“新高度”?【答案】(1)新阶段:从人的本能方面提高到理性阶段。原因: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2)主张: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作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沉重打击了封建宗教思想,使自由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3)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到要求获得人身和思想的解放;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高度。【解析】【详解】(1)新阶段:根据材料“基督教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忏悔精神、博爱精神在充分尊重个体的近代基础上重放光华,人把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结合文艺复兴的核心可归纳出新阶段是从人的本能方面提高到理性阶段。原因: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可从经济、阶级、历史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如经济上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阶级上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历史因素上是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2)主张:根据材料“这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可归纳出是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根据材料“,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可归纳出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根据材料“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大学数学试卷
- 奶粉品尝活动方案策划(3篇)
- 米字支撑施工方案(3篇)
- 鹤壁路面开槽施工方案(3篇)
- 感恩业主品牌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挖碴装车施工方案(3篇)
- 药械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制考题及答案
- 新材料作文题目及答案
- 写好友作文题目及答案
- 《风光摄影技巧》课件
- 《Gitlab使用流程》课件
- 与供应商的合作与谈判
- IT技术支持与服务响应机制建设指南
- 智慧城市行业智慧安防方案
- 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地质封存 - 词汇 - 共性术语 征求意见稿
- 2024年房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有机合成实验室技安规程(3篇)
- 系统思维与系统决策:系统动力学(中央财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GB/T 5534-2024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DBJ52T 096-2019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