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2 . 在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会爬出地面,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A光B温度C空气D以上都是3 . 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6个基本步骤:实施计划;通过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作出假设;表达交流;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序是( )ABCD4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一片森林C整个地球D一块农田5 . 兴趣小组研究鼠妇,结果如下表,请问鼠妇生存最适宜的环境是( )地点发现的鼠妇/只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24湿的花盆底下18干草丛中2A高温干燥B阴暗潮湿C空气污浊D阳光充足6 . 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的依据是( )A用途B形态结构特点C个人爱好D生活环境7 .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A珊蝴虫、月季、机器人、鼠妇B长颈鹿、鼠标、海豚、艾滋病毒C仙人掌、电脑病毒、香菇、瓢虫D木耳、丹顶鹤、水杉、蚂蚁8 . 李平准备调查我市常见的传染病,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开始调查时就能完成的( )A确定调查目标B制定调查方案C得出调查结论D选取调查对象9 . 在“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 )A草B食草昆虫C蜘蛛D食虫鸟10 . 下列哪一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A一片树林B树林中的动物C树林中的植物D树林中的生物11 . 抽样检测是生物学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随机取样检测B样本大小要合适C科学检测反映总体情况D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检测12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一定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少的生物是草13 . 下列各项,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森林中的全部树木B森林中的全部动物C农田中的全部生物D一座城市14 . 北极熊体色为白色,这是它对环境的( )A影响B适应C改变D影响和适应15 . 某地高温、干燥、少雨,下列哪种植物能在该地生活( )A毛竹B柳树C葫芦藓D仙人掌16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竹节虫具有和树枝相似的体形B东北虎产下一只白色的虎仔C变色龙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体色D雷鸟生活在欧洲和北美,平时的体色为灰褐色,到冬季会换成白色羽毛17 . 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林奈C雷迪D巴斯德18 . 下列有关生命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除病毒外都能生长和繁殖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C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属于生物影响环境19 . 苹果树不适宜在南方栽种,南方地区不利于苹果树生长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水分D土壤20 . 苹果、梨等果树不能在热带地区栽种,主要受下列哪项因素的限制( )A温度B湿度C阳光D水分21 . 近年来,我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城市变的更美了,周围的鸟类也越来越多了,鸟类增多现象主要体现了( )A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非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D环境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22 .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植物落叶B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D钟乳石慢慢长大23 . 下列疾病中,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当代主要疾病是A心脑血管疾病B水痘C坏血病D色盲24 .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蚜虫培养在连续光照的条件下,所产生的蚜虫大多没有翅;把蚜虫培养在明暗交替的条件下,所产生的蚜虫大多有翅。影响蚜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形成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温度B光照C空气D水25 . 图中所示的是某些鸟的足,具备左、右这种足的鸟类分别适合生活的环境是A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D河流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26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遗传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27 . 我国明代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五大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生物的用途C生物的生活环境D生物的亲缘关系28 . 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的是( )A拟态B种内斗争C警戒色D保护色29 . 适宜于在野外观察的动物是 ( )A蜜蜂B蝴蝶C蝗虫D蚯蚓30 .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杨树在秋天落叶B蚯蚓活动改良土壤C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D候鸟的迁徙二、连线题31 .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请将左列的结构与右列的功能对应起来。A-( ) B-( ) C-( ) D-( ) E-( )32 . 搭配题33 .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三、判断题34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_)35 . 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科学探究中,探究的结果经过一次实验论证,就可得出正确结果。( )(2)同一组织内的细胞形态相似,结构、功能不一定相同。( )(3)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4)草履虫虽然结构简单,但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36 . 极地狐比大耳狐的耳朵要小,这样可以使听觉更灵敏。( )37 . 绘制生物的显微图片时,用铅笔细点的疏密来表示结构的明暗(_)A.正确 B.错误38 . 种子的休眠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_)39 . 判断题(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说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_)(2)能运动的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_)(3)一片森林里所有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_)(4)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_)(5)用显微镜观察文字“上”,看到的物像是“下”。(_)40 . 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_)41 . 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四、综合题42 .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敏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称。(2)请说明判断依据。(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因素。其中前者包括关系,后者包括。(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而生存。五、实验探究题43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图设计:第一步:将 4 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 A、 B 两组,A 组编码 1 号和 2 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 组编码 3 号和 4 号,用于检测笔帽。第二步:将 4 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组号培养皿号操作A 组1 号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 10 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2 号置于教室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 1 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B 组3 号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4 号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 3 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分别是_号。A、B 组实验的变量都是_。(2)如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 A、B 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观察 1 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_菌菌落。(4)A 组“打开盖 10 分钟”、B 组“将笔帽在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