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孟子》(一)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素材 语文版(通用)_第1页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孟子》(一)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素材 语文版(通用)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原文】白圭曰:“吾欲二卜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 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 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 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 尧舜之道者,大梁小梁也。”【注释】白圭:名丹,曾做过魏国的宰相筑堤治水很有名。貉(mo): 又作“貊”,古代北方的一个小国。饔(yong):早餐。飧(sun):晚 餐。这里以饔飧代指请客吃饭的礼节。去人伦,无君子:去人伦指无 君臣、祭祀、交际的礼节;无君子指无百官有司。【译文】白圭说:“我想定税率为二十抽一,怎么样?”孟子说:“你的办法是貉国的办法。一个有一万户人的国家。 只有一个人做陶器,怎么样?”白圭说:“不可以,因为陶器会不够用。”孟子说:“貉国,五谷不能生长,只能长黍子;没有城墙、宫 廷、祖庙和祭祖的礼节,没有诸侯之间的往来送礼和宴饮,也没 有各种衙署和官吏,所以二十抽一便够了。如今在中原国家,取 消社会伦常,不要各种官吏,那怎么能行呢?做陶器的人太少,尚 且不能够使一个国家搞好,何况没有官吏呢?想要比尧舜十分抽 一的税率更轻的,是大貉小貉;想要比尧舜十分抽一的税率更重 的,是大桀小桀。”【读解】那就只能十分抽一,完全合于尧舜之道了。白圭知道孟子主张薄赋税,所以故意来问他,定税率为二十 抽一怎么样。殊不知,孟子从实际情况出发,奉行的是无过无不 及的中庸之道,所以,在这里展开了一次中庸的现实运用。既回 答了白圭的问题,又表明了自己无过无不及的主张。财政税收是维持一个国家运转必不可少的手段。可是,财政 税收多少合适?这就是一个问题了。如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太 多,太重,老百姓就会受不了,怨声载道;如果偷税漏税太多,税 率太低,国家财政紧张,入不敷出,又会影响国家机构的正常运 转。孟子是深深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从实际出发,指出,如 果按照白圭所提出的税率,二十抽一,赋税倒是薄了,老百姓的 负担倒是减轻了,可国家怎么运转呢?除非像那边远落后的貉国 那样,根本就没有国家的机构,没有靠财政负担的单位和国家工 作人员。但文明进化的中原国家既然已不可能回到像貉国那样的 原始状态,怎能实现像貉国那样的税收制度呢?当然,这样说并 不意味着收得多越好,像暴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