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的认知语言学阐释_第1页
“囧”的认知语言学阐释_第2页
“囧”的认知语言学阐释_第3页
“囧”的认知语言学阐释_第4页
“囧”的认知语言学阐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囧”的认知语言学阐释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相似性和联想类比基本理论的角度,对网络话语中“囧”字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囧字从虚拟的网络话语走向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且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认知。关键词:囧;认知;相似性;联想;类比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23-02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网络语言来进行交流。因此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相比,在风格上和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较现实语言来看,网络语言更加的简洁,幽默。同时也能更好的反映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一种态度。“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囧”,本义为“光明”。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下面我们通过互联网中两个比较大的搜索网站的搜素结果来看看“囧”的广泛使用:在2012年11月7日百度搜索“囧”的相关结果约为100,000,000,谷歌搜索“囧”的相关结果为184,000,000。网上的各种囧论坛,囧贴吧,囧视频,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囧也活跃在网络以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有以囧为名的电影,例如:人在囧途,囧蛋奇兵,泰囧等;以囧为名的囧鞋;以囧为名的奶茶店。囧字的流行同样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陈静(2012)从翻译的角度来探讨了,由囧字的翻译衍生的不可译的思考。马雯(2012)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出发,进一步揭示了网络新词“囧”词义演变的内在认知机制及其动因。韩璐(2011)从省力原则的角度讨论颜文字“囧”在传媒中的广泛使用,认为“囧”字体现了说话人的经济原则。余艳(2011)网络“囧”字的隐喻和转喻认知分析。孙静,陈国达(2010)从语言学理论出发,很好地说明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象似性关系。房珊珊(2010)从“囧”的本义、引申义及网络新义入手,对“囧”的流行进行了认知语用分析。这些论述分别从翻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角度对囧的特点及其流行的原因作了精辟客观的分析。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视角,以“囧”字为例谈谈网络语言对人你们生活的影响,为囧流行的必然性找到理论依据。二、“囧”的释义(一)“囧”的本义囧字出现很早,在甲骨文中即有记载。蒋瑞在甲骨文“囧”形义新证中指出囧字的几个原始形态都是圆形,取形于圆形物体,“囧”中的勾和曲,都呈现流动状,可解释为“火焰”,以此认为囧为大放光明之日。许慎说文解字囧部:“囧,窗牖丽廔,闿明也,象形。凡囧之属也者,皆从囧读若獷。贾侍中说读与明同。俱永切。”王筠说文释例中解释:“读若明同,既以明说其义,而复言此,是贾侍中直谓囧明一字矣。”无论是蒋瑞专门对甲骨文的考证,或说文中将囧解释为窗户,还是通过音释法说囧与明的意思相同,囧大致都可释为光明或带来光明之义。(二)“囧”的网络意义在网络文化中,囧的解读更加的惟妙惟肖,更加的丰富多彩。说起囧的流行,必须要提到“Orz”,乍看它像是一个单词。其实它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这个符号最早是在网络中被日本人广泛使用,表达了人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形象的表情,写作“囧rz”。面对囧这个字,我们似乎看到的是一张变态猥琐方方正正的脸,在这张面孔上,里面的小“八”字被看作为眉眼,“口”被看成是嘴。透过这张脸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人似乎是遇到了一些无奈的事情,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只能是眉头紧锁,内心郁闷无比。在网络语言中“囧”字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三、囧的语义与认知(一)隐喻相似形理论下的“囧”现象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人们认识抽象事物的认知工具。Lakoff&Johnson(1980)曾指出,隐喻不仅仅是关乎语言的,它与思维也是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对“囧”我们可以用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在隐喻中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比喻性地、而不是按照字面意义地运用一个或一些词语隐喻来传达。因此它是在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运用词语,这与词语在字典注出的语境中所具有的意义并不相同(霍克斯1990)。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相似性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它是隐喻赖以成立的基本要素(束定芳2000)。在网络语言中人们就是通过将已经认知的与身边事物的相似性,或将原先并未感觉到相似性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认知新的事物。其中相似性包括以下几种:物理相似性,指事物之间的形状上、声音上和功能上的相似。这一类在络聊天中尤为常见,例如:和“囧”本义由象形而来一样,网络文化中的囧,也可用象形来解读。囧中的八字,象征着眉眼,小框象征着人的嘴,整个字就是人脸的描摹。网络文化中的“囧”字,充分的运用了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惟妙惟肖的一张囧的面孔。囧字就像是一种表情符号属于拟像符,与现实中的物体或表情构成意象形态上的相似。“它们比普通的书面文字手段可以更直观地进入人们的视觉经验和认知活动,还原了语言的图像性,使人们远隔万里也能快速而真切地感觉到对方的感情和心情”。心理相似性,指的是一种非物理意义上的相似即一种心理感受上的相似一些常见的方向性隐往往利用的就是某些事物的物理基础与某些心理体验之间的相似。例如“囧”中的八字既可解释为皱眉头,表示思考或烦心郁闷,也可解释为眉眼连在一起,是一种很开心(眉毛和眼睛笑得连在了一起)的表情。小框既可以作张口结舌吃惊的口,也可认为是开心时哈哈大笑的嘴。如果把囧看做是头,可用以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现郁闷、开心与激动或用来形容一个人变态猥琐。(二)隐喻联想类比理论下的“囧”现象联想是一种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理活动,它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每当到一种新现象时,人们会在头脑中依照此现象展开联想,在己的词语仓库中搜寻到所需要的词语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成“仿”此“拟”彼的语言活动。当“囧”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产生了几个比较出名的“囧网站”。例如:囧客官方,囧人王国(又一个关于“囧”文化的娱乐性网站),囧的官方网站一日一囧,阿囧等等。有一群热衷于囧的人,他们将自己称为囧客。他们认为囧能够很好的表达他们的心情,并且十分关注囧事物,和与人分享囧事物。囧客们十分喜欢在网络上和生活中收集各种比较令人搞笑,无奈和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并乐于在网络上和其他的人分享这些囧事,囧视频他们喜欢用囧来表达他们当时的心情。在他们看来,囧能很好地表达他们在郁闷时的心境。类比指人们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相似,并且已知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知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事物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各种普遍的联系。这种普遍联系不仅表明了同类事物具有共性,而且还表明不同类别的事物也具有相似性借助类比,人类往往能在生活与工作中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在网络上目前可以搜索到的“囧论坛”有500个以上,类似的带有囧字的社区更是层出不穷。“囧”作为这种难以量度的东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成了强有力的力量,更有人将它作为区分网友类别的依据。在2008年4月18号,“囧”成了量度单位,作为囧论坛中的心得奖惩制度。在这个新的奖惩制度中,囧被作为积分单位。这个新的奖惩制度主要用来奖励对论坛有贡献的会员。按照会员在论坛根据注册会员在论坛的发帖量以及在线时间,将会员分为:小囧,囧民,队囧,团囧,牌囧,湿囧。然而以囧为名的奶茶店,更是生意火爆。湖北大学西门外有一家以“囧”字命名的奶茶店。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总有人会不时停下脚步,许多的学生都会进去买奶茶一探究竟。因此这个囧奶茶店门口人总是络绎不绝,老板的生意也越来越火爆。有的学生说奶茶店“囧”字奶茶店的奶茶,真的有特色。在这家奶茶店里卖得最好的“特色囧奶茶”,喝一口,有点咖啡、有点茶的奇怪感觉。每个喝下囧奶茶的人,都会眉头紧锁,在他们看囧奶茶就应该是这个味道。四、结论由此可见“囧”字,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表情符号被广大的90后所使用。“囧”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张正在忧郁惆怅的面孔,同时它也似乎将这种感情向我们表达的淋漓尽致。在网络世界中,它不仅仅是局限于网络世界,它更多的走向了现实,深深的影响中人们的生活。由此引发的“囧文化”,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手段,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参考文献:1GeorgeLakoff.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2GeorgeLakoff&MarkJonson.MetaphorWeLiveByM.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3黄胜兰.谈“囧”J.衡水学院学报,2012.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蒋瑞.甲骨文“囧”形义新证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