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社历史与社会试题C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社历史与社会试题C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社历史与社会试题C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社历史与社会试题C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社历史与社会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社历史与社会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点燃这个火药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事件是A三国协约的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C珍珠港事件D俄国二月革命2 . 下列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ABCD3 .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 )A民主科学时代B君主立宪时代C民主共和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4 . 李华同学为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内容,搜集到了如下表格。据此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英德美法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D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5 . 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秋收起义6 . 1927年,国民革命军开入英租界,收回英租界管理权。由此可见,北伐战争具有以下意义( )A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D沉重打击列强势力7 .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B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C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8 . 澳大利亚驻华记者居住北京时间为1897-1920年,下列最有可能是他居住北京期间看到的是( )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的新闻报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报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文件ABCD9 .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B曾国藩的奏折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10 . 诗词蕴含历史。图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D11 .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签订“二十一条”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2 .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请问1927年8月1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北伐战争13 . 历史课上,张老师展示了右边这幅历史地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井冈山会师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14 . 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5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最残酷的战役是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马恩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16 . 歌曲是音符写成的历史。万里长城永不倒中“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冲开血路,挥手上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以下史实能说明此时“国人渐已醒”的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五四运动,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ABCD17 . 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D戊戌政变的发生18 .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戊戌变法19 . 电力的广泛应用改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电力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20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1914年9月,英法军队同德军在马恩河附近展开大会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C在凡尔登战役中,德法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21 . 一位老兵回忆道:“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慒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二、选择题22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图示解读正确的是 ( )A图示反映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B在A时间,洋务派提出了“求富”口号CC时间反映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DB和D爆发的运动都彻底批判儒家思想23 . 假如你生活在 1917 年的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形有 ( )陈独秀在阅读新青年杂志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内容报纸刊登倡导婚姻自由的文章街上在传唱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谣ABCD三、非选择题24 . 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图片展览)(古代篇)(1)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发生在哪个朝代?日本在古代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了大化改新。到了近代,日本又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进行了什么改革?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同一时期的清朝实行什么政策?(近代篇)(2)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个口号。(现代篇)(3)开国大典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的人物是谁?(4)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5)香港于哪年回归祖国?这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什么科学构想实现的?(感悟历史)(6)根据上述图片展现的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变化,请谈一谈有何感想。25 . 史学家往往依据自己的标准,选择和研究事件。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第一编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第一章封建制度末期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章理性时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第三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四章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和开明君主制第五章近代早期的民族独立运动第六章十七、十八世纪的国际关系和拿破仑战争第二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三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下列目录,体现了研究者眼中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应分别属于目录中的哪一章?(2)如果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主题整理史实,应包括18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百年,请说出“工业革命”标志性的发明是什么?在这一主题下,“工业革命”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请列举两点。(3)下侧是全球通史中的第二十章的目录,请说出第三部分内容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目录反映了本章叙述的视角是什么?26 .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3)“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4)“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试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例各一例。(5)“建国大业”发生于哪一年?(6)“改革春风”首先从农村吹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在实现“小康蓝图”的过程中,党确定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1) _ _ _(2) _(3) _(4) _ _(5) _(6) _(7) _27 . 2017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外来侵略,中华民族从未停止抗争的脚步。在先进的仁人志士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壮丽篇章。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19世纪后期我国在国家统一问题上面临严峻的形势,请以西北边疆的相关史实为例加以说明。为挽救民族危机,仁人志士奋起抗争,试列举一位湘籍的民族英雄。(2)20世纪初期,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了我国哪一重大政治事件?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标志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的创造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4)综合上述探究,对我国当下维护国家统一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28 . 南京这座历史名城,它亲历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 求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的南京)材料一: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 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临时大总统誓词 (1)材料一的誓词体现了什么指导思想?为此,临时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件?请指出 这一法律文件的地位? (战乱的南京)材料二: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南京大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