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化学考点提纲复习4(无答案)_第1页
2020届中考化学考点提纲复习4(无答案)_第2页
2020届中考化学考点提纲复习4(无答案)_第3页
2020届中考化学考点提纲复习4(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第一节燃烧和消化白人热水氧气(2)(1)白人白人红人热水一、燃烧n定义:一般燃烧是指可燃物和氧产生的发光、发热和激烈的氧化反应。探索n燃烧条件(本实验在通风柜或吸入装置中进行):A.向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毫升的热水,如右边的(1)所示,加入由硬纸圈包围的小白磷。烧杯上放着薄薄的黄铜片,一端放着一小堆干红磷,另一端放着用滤纸吸过水的白色磷片,观察现象。B.如右(2)所示,将上述烧杯上的白人对准导管,用少量氧气(或空气)穿透,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铜片上有白人燃烧,铜片上有红磷和水中白人没有燃烧。b .白人在水下燃烧。右边(1)等实验分析。与比较,说明:物质的燃烧与否与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有关。对比:物质的燃烧与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与图(2)相比,再次说明:燃烧要有氧气(空气)。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到达起火点n通风场是一种不完善的废气处理装置,改善上述实验,可以将红磷和白磷放入密封容器(另一套气球)中,方便废气处理。n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火灾点。点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固体燃料,燃点的高低与表面积大小、颗粒的难易厚度、热导率的大小等有关。并非所有燃烧都需要氧气,例如氢从氯中生成氯化氢。只有三个条件都满足,才能发生燃烧。n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燃。二、灭火n消化原理:去除可燃物或从其他物品中分离可燃物。隔离氧气(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注意事项燃点是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不随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物质的一种性质。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要破坏一个条件,就能防止燃烧。n灭火器u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 3 2 HCl=2 NaCl H2O CO2 u干粉灭火器反应原理:2nah co 3 na 2co 3 H2O CO2、u二氧化碳灭火器里面含有液体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三、爆炸北旗n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突然燃烧,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热量,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u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物理变化。除了u可燃性气体可能爆炸外,面粉、煤粉等可燃性灰尘也可能爆炸。n粉尘爆炸实验实验工作台拿了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切下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顶部,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部各钻了一个比橡胶管外径稍小的洞。如右图所示,连接装置,在小塑料瓶里放入干面粉,点亮蜡烛,用塑料盖子盖上罐头。在橡胶管的一端,用大量空气快速敲鼓,将面粉装满罐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实验现象“砰”的一声伴随着火球出现了。发烧;发烧。塑料盖子哗哗响。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后再点燃蜡烛的实验分析。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剧烈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空气波就会掀起塑料盖,显示可燃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注意事项面粉要干燥。安全气囊的作用:充分混合面粉和空气。鼓气球和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管稍长,人们可能远离危险。n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及煤矿的矿山内等要采取的安全措施:通风,禁止烟火。第二节燃料和热一、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n煤“工业食品”u煤的主要碳含量。u燃煤排放的污染物:SO2、NO2、CO、煤烟等。(SO2,NO2可能导致酸雨)为了综合利用u煤,可以干馏煤。也就是说,可以隔离空气,加强热量,将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天然气等有用的物质。(累托特是化学变化)n石油“工业血液”u石油主要含有碳,氢元素。u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铅化合物、碳烟。u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就可以分辨出石油,将石油各成分分开。(辨别是物理变化)u石油精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n天然气u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u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甲烷的物理特性: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低,很难溶于水。甲烷的化学性质:易燃。u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 2O2CO2 2H2O(甲烷燃烧产生浅蓝色火焰)。),以获取详细信息u中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包括:可以解决家庭燃料问题。农村环境、健康状况改善;提高肥料效率。n可燃冰: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大量的可燃冰。这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和水由低温高压形成。u可燃冰的优点:是替代高能量、发热量、化石燃料的新能源。u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采集过程中甲烷大量泄漏到大气中,就会产生更严重的温室效应。第二,我们对化石燃料的态度:合理开采,减少使用,综合利用。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探索n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段镁,添加5毫升盐酸观察现象,然后用手触摸试管外部。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发烧;发烧。镁条逐渐变小或消失。镁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化学方程式 mg 2 HCl=MGC L2 H2 n某些化学反应能产生像可燃物燃烧一样的热。铝,镁等金属和盐酸反应等。有些化学反应吸收热量,例如某些条件为“高温”的反应。充分燃烧n燃料的方法:增加空气量。增加燃料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例如:用煤粉粉碎块煤处理,或者制造蜂窝煤等。n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有限的能源(释放大量热量,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n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结果:减少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浪费资源。生产很多空腔和其他物质,污染空气。第三节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n煤燃烧时会释放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产物会溶解在雨水中,形成酸雨。n酸雨风险模拟实验在空气瓶和装满SO2的气瓶中分别加入少量水。将表中列出的物质分别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观察现象。请参阅以下表格添加的物质现象水SO2水植物叶子或树皮没有明显的变化植物的叶子或外皮变黄了镁或锌没有明显的变化镁或锌表面产生气泡大理石或石灰石没有明显的变化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产生气泡,变得粗糙酸雨是酸雨,能与多种物质反应。n酸雨的危险:腐蚀大理石建筑、钢铁制品;污染河流和湖泊,酸化土壤。影响水和植物的生长,破坏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n酸雨形成反应原理:SO2 H2O=H2SO3,2H2SO3 O2=2H2SO4资料来源: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排出的氮、硫的氧化物。二、防止和控制燃料燃烧引起的大气污染n酸雨防治: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减少使用含硫煤或脱硫煤。汽车燃料改进(如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减少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积极开发新燃料、新能源的使用。n减少汽车尾气的空气污染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禁止使用无铅汽油排放含铅物质。三、新燃料和能源的使用和开发n乙醇u乙醇一般称为酒精,化学式为C2H5OH。u乙醇的物理特性:无色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可溶于水(可与水以任何比例相互溶解),可溶于各种有机物。u乙醇是可燃物:C2H5OH 3O22CO2 3H2Ou乙醇的用途:用作酒精灯、锅、内燃机等的燃料;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