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和科举制2 .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说法中与当时实际不相符的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商业活动逐渐活跃D纸币被更多的使用3 . 西周后期国王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的事件是A武王讨伐B国人暴动C商汤灭夏D涿鹿之战4 . 看下图,你认为该杰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谁?A嬴政B刘邦C汉武帝刘彻D项羽5 . 以下历史故事中,发生在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的是( )A三皇五帝B大禹治水C武王伐纣D黄帝蚩尤的战争6 .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与项羽有关的是(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战争 修建阿房宫ABCD7 . 下列言论,出自孔子的是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8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废除旧制度存在的基础,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B统一度量衡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9 . 穿衣应顺应自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这种穿衣理念与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派别的主张接近?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0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司母戊鼎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它是A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B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高的青铜器C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D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精美的青铜器11 . 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遗址A元谋人B半坡原始居民C北京人D山顶洞人12 .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百姓备受战争之苦,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40多次。”这主要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农业技术先进,普遍使用青铜农具B战争较多,百姓深受其苦C冶铜技术发达,青铜器品种多D青铜礼器精美,体现权力大小13 . 1958年,我国在半坡遗址处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出土的象牙雕刻B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干栏式房屋D铜鼎14 . 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中,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不顾及民众苦难的是( )A庄子B韩非子C孟子D墨子15 . 下图的两牛牵引的犁进行的耕作方式在哪一历史时期就己出现A商B西周C春秋D战国16 . 君主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禹B禹传启,家天下C盘庚迁殷D武王伐纣17 .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这一诗句的意思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B炎帝C禹D舜18 . 以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A品德B相貌C体质D实力19 .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建立军事屏障B削弱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D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0 .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21 . 秦始皇给自己修建了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埃及法老也为自己修建了气势庞大的金字塔。大河流域的古代国家能够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主要是因为A实行中央集权,便于集中人力物力B帝王都重视墓葬规模C经济高度发达,建筑技术十分先进D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22 . 战国时期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国家,合称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中处于最西端的是( )A燕国B楚国C齐国D秦国23 . 一位同学在学习远古历史的时候发现黄河流域已出现部落联盟,部落联盟首领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有能力有功劳的人做部落首领,这种办法叫禅让制。舜年老后把位置让给了禹主要是因为( )A大禹治水有功B禹打败了游牧民族的进攻C禹和舜有亲戚关系D禹谦让宽厚24 . 下图所示被称为“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的主要原因是黄帝A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联合炎帝战败了蚩尤C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是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25 . 王非凡一家人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在半坡文物展厅里,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木构水井B猪骨C彩陶D陶埙26 . “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入战国期。”这首历史歌谣中的“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三家分晋,赵、魏、韩建立B田氏代齐,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C晋国灭亡,春秋结束D战国七雄形成,中国进人封建社会27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A大周B秦朝C张楚D西汉28 . 下列年代尺上四件大事标注有错的一项是:A葵丘会盟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C罗马共和国建立D郑和下西洋29 .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这里叙述的是原始人在某一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这里的变化主要是指( )A饮食B劳动工具C居住条件D交通30 . 楚汉战争指的是( )A南方楚国与西汉的战争B陈胜、吴广与秦朝的战争C项羽与刘邦的战争D项羽、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二、综合题31 .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说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争雄。(1)周平王是春秋时代的开创者,他在位时期,周王权利很大,可以号令诸侯。(2)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局面的出现都与周王权力衰落有关。(3)春秋时期是从公元770年至公元476年。(4)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5)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共持续500多年。(6)春秋时期有众多诸侯国,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出现了春秋五霸。32 . 阅读下列材料: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第一次统一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秦朝虽然短暂,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二:一天,张三拿了原齐国的刀币钱来到市场想买牛,结果发现市场上的人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这事闹到了秦始皇那里。材料三:材料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秦始皇如何解决? (3)观察材料三的图片,与周朝的分封制相比,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有何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通过以上的分析,秦朝的兴亡给予后人的历史启示是什么?三、辨析题3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国君)的支持? (2)请从政治上、经济上列举商鞅变法中各一项内容。(3)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适的途径是什么? (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理由。(5)学习了商鞅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四、论述题34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长城与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都江堰。都江堰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汨汨清流。有了都江堰,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都江堰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